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微信公众号会沦为第二个淘宝吗

   时间:2014-11-05 14:14:22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胡赛萌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双十一”大战在即,阿里阵营的天猫大军枕戈待旦,无论是负责正面强攻的主力部队还是负责掩护的侧翼部队都在有条不紊地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准备;腾讯帝国支持下的京东集团也在厉兵秣马,内部的总动员令早已下达至最基层,整个集团已然成为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随着开战日期的临近,互联网上弥漫着愈来愈浓烈的硝烟味儿和火药气息。在战争正式开打之前,双方在公关领域的分战场已经有小股部队的零星交锋。无论是京东“瞎淘”“买一真的”等极具针对性的广告语,还是阿里要求媒体的二选一,以及随后京东发布的《致全国媒体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从这场战争目前的态势来看,阿里的主力部队中已然没有“淘宝”的番号,取而代之的是“天猫”这嫡系中央军。

让我们再把时间的指针驳回9年前的2005年,阿里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一时间,阿里与他的军团统帅马云风光无两,在随后的一次采访中,马云大言不惭地说,“我加入Google,Google会赢,我加入雅虎,雅虎可能会赢。”就是在那次采访中,马云还颇为得意地向外界披露阿里奇兵——淘宝的诞生过程。

我们认真考虑过后就挑了六七个年轻人,我和CFO、COO、几个副总裁坐在办公室,叫他们一一进来。进来后,我就和他说,现在要派你去做一件事,要离开杭州,离开公司。你不能告诉你的朋友,也不能告诉你爸爸妈妈去做什么了。桌子上是一份合同,全是英文的,如果你签下字以后,10个月以内你不能漏出一点点风声。就这样,这七八个人就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办公。记得淘宝刚出来的时候,我们七八个人要凑产品,每个人必须在家里找出四件产品。我们翻箱倒柜,总共找了30件东西。然后我们你买我的我买你的,大家都去造人气。到今天,淘宝上有1300多万件产品,而第一天只有30件。

从马云上述的这段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淘宝简直是马云最值得对外炫耀的一支奇兵,在整个阿里军团内部的地位也非常之高。可是短短几年之后,淘宝商城就从淘宝网中应运而生,到后来的独立域名、独立运营,再到后来波及广泛的“淘宝十月围城”事件,淘宝在整个阿里内部的地位开始显著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猫军团,连一开始的“淘宝双十一狂欢节”都变成了今天的“天猫购物狂欢节”。

淘宝的衰落比人们想象之中的要迅速得多,也惨烈得多。这衰落的背后既有B2C模式崛起的客观原因,也有淘宝作为平台本身不作为、恶作为的主观因素。

作为中国市场最大的C2C交易平台,淘宝一直以来都没有将“假货”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反而让问题愈演愈烈。面对外界的质疑,马云曾回应说:“我很冤枉,淘宝不生成假货,是社会上生成假货在淘宝上容易被发现而已,我没有办法把这个假货打掉,因为我不是执法机构。”这种诡辩跟马云一向提倡的新商业文明很不相符,也不符合他一直称要打造的健康良性的生态系统。

当淘宝一家独大的时候,消费者对于“假货”盛行的淘宝固然恨之入骨,但却无法弃之如敝屣。可是,随着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的加入,B2C模式开始崛起,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支付、高效的物流,以及贴心的服务,当然,还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这些都成为一记记重拳打在了淘宝脸上,消费者抛弃淘宝就是分分钟钟的事,而广大盈利无望的中小卖家“出淘”就理所当然。

可以说,“假货”是淘宝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是压垮这头垂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比淘宝令人喟叹的兴衰史,如今有着自媒体第一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似乎有步其后尘的趋势。相比于淘宝上的假货猖獗,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抄袭更是成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经过数年的蓬勃发展之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开始出现同质化现象,微信的用户也趋于饱和,账号与账号之间的竞争呈现出肉搏战的态势。因为公众号门槛太低,所以混入了一大批打着“自媒体”旗号的营销大号,他们毫无原创能力,信奉“天下文章第一大抄”的法宝,将抄袭之风刮倒公众平台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假货”是淘宝的阿喀琉斯之踵,那么“抄袭”则是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隐痛。我们不禁会问,这隐痛会成为溃败千里之提的那个蚁穴吗?微信公众号沦为第二个被遗弃的淘宝吗?

之前,微信官方公布其平台上公众账号数量达到800万个,并且每天以1.5万个的速度递增。在这些近千万计的公众号账号里,绝大多数多是同质化的内容,盗版泛滥,东拼西凑,复制粘贴,抄袭之风日盛一日,组队互推,如火如荼,整个自媒体行业完全陷入了一种空前的狂躁之中。不过,读者并不是傻子,当所谓的自媒体人靠着惊悚的标题博取眼球、骗取读者点开图文链接之后,一旦读者发觉自己上当受骗,会加速离开这个早已杂草丛生的自媒体平台。

“抄袭型”的唯一价值在于筛选,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海洋里打捞出来,并及时推送给读者。但是,这种类型的账号并不具备价值源的地位,当抄袭成为风气之后,作为价值源的原创型账号就会面临劣币逐良币的窘境,从而加大他们逃离这个平台的决心和速度,一旦价值源头干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些抄袭型账号该如何自处?

正是因为抄袭之风严重,所以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和阅读率近来双双走低。对许多读者来说,与其阅读订阅账号的推送内容,还不如刷朋友圈中的好友推荐,明道副总裁许唯曾在朋友圈中感叹,微信收藏功能已经成为自己的阅读聚合器。因为账号同质化严重,所以导致社区化阅读的崛起,就像C2C的衰落必将伴随着B2C的崛起一样。

如果作为平台方的微信一直任这种抄袭之风弥漫下去,这个原本得天独厚的自媒体平台迟早会有一天沦为“养生党”“鸡汤狗”“段子手”等一类营销人的天堂。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那我们再去讨论这个平台是否回沦为第二淘宝已经没有了什么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因为它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将一个原本无限可能的平台做成一滩死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