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据福布斯网站报道,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发声打压公司股价的CEO不多见,但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最近就这么做了。
上市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说服投资者更重视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利润。因此,Facebook第三季度业绩超过华尔街预期后,扎克伯格并未冲昏头脑,而是公布了一项长期战略,吓跑了许多投资者。当天盘后交易中,Facebook股价跌幅一度达到11%。
要理解为什么说这是扎克伯格的一个明智之举,先来看看亚马逊和IBM的不同命运吧。
在与华尔街打交道方面,比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更无畏的CEO很少。贝索斯17年前就向投资者表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意在长期价值。我们的目标是迅速巩固和扩大当前的优势,开始进军其他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我们投资决策的依据,将是长期的市场领先地位而非短期的利润或华尔街的反应。”
此后,贝索斯一直没有把盈利当回事,而是在日趋增长的零售领域和其他领域进行投资,其中包括平板电脑、手机、原创内容和云服务。
亚马逊公司的市值走势
亚马逊对信奉贝索斯长期策略的投资者有莫大吸引力,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98亿元),市盈率居高不下。尽管盈利能力不高,亚马逊股价却屡创新高。
未来,贝索斯必须使亚马逊盈利,才能与亚马逊庞大的体量相匹配。但现在,投资者对贝索斯为长期价值投资的策略仍然持宽容态度。
IBM的策略与贝索斯截然不同。2006年,时任IBM CEO的彭明盛(Sam Palmisano)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将专注于提高每股收益而非扩大业务。彭明盛的设想是,IBM是一家“成熟企业”,需要对股东的诉求作出回应,股东需要的是“更高的利润率和现金流,而非营收的增长”,彭明盛承诺到2010年将把每股收益由6美元(约合人民币37元)提升到10美元(约合人民币61元)。
IBM市盈率表现
IBM吸引了大量“志同道合”的投资者,他们推动IBM股价随利润增长而节节攀升。这一策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彭明盛及其接班人罗睿兰(Ginni Rometty)进一步承诺到2015年把每股收益提升至20美元(约合人民币123元)。
尽管受到投资者青睐,但这一策略使得IBM偏离了满足客户和员工需求的“轨道”。问题在于,尽管IBM自认为是一家成熟的企业,但是,它所处的行业不要说在2006年,即使现在也没有成熟。IBM需要的不是承认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而是成为像创业公司那样灵活,像亚马逊那样有增长意识的巨头。但彭明盛和罗睿兰却一味迎合投资者需求,使得IBM失去了活力。
IBM管理层不是想着如何在快速发展的IT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而是被迫依靠财务和业务重组实现对投资者的承诺——增加利润。
一名业内人士如是概括IBM的窘境,“他们正在为转向服务领域,却不对支持服务业务的基础技术进行投资而付出代价,他们通过举债回购股票等财务手段来拉动每股收益的增长。”
IBM为不创新付出了沉重代价。过去10个季度,IBM营收要么停滞不前要么下滑。
在两大巨头的云服务争夺战中,亚马逊的长期市场领先策略针对IBM的短期盈利考量的优越性表现得淋漓尽致。1997年,谁能想到云计算将成为IT市场的明星之一,亚马逊能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霸主?如果说有一家公司能预见到云计算的崛起,并成为该领域的霸主,这家公司应该是IBM。IBM与大量企业客户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为企业客户管理数据和网络中心。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估计,Amazon Web Services占到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的约83%,今年第一季度亚马逊云计算基础架构和平台服务业务的营收增长了67%。亚马逊在云计算服务市场上多次战胜IBM,其中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为期10年、价值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的云计算服务合同。
扎克伯格在最近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完全可以取悦短线投资者,毕竟Facebook营收和利润双双超过华尔街预期。Facebook还向外界证明,它将主导移动广告市场。如果扎克伯格专注于盈利,Facebook股价肯定会大涨。
相反,扎克伯格模仿贝索斯,阐述了公司未来5年、10年的增长愿景。他说,Facebook将打造一系列用户达到10亿量级的产品,然后才会考虑通过它们创收。他还说,Facebook将开发以增强现实为中心的新一代计算平台。扎克伯格还明确表示,实现这些愿景需要巨额投资,与短期的盈利相比,他更重视长期的市场领先地位,“我们将通过积极的投资,为未来未雨绸缪”。盘后交易中Facebook股价大跌,表明许多投资者理解了扎克伯格发出的信息。
扎克伯格仍然需要执行其长期战略,但是明白无误地阐述意图,确保长期战略得到投资者认可,这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