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见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公司,都很兴奋。看着它们一步步成长,也非常开心。但是,最近大型金融机构要么投资、要么收购,要么自己来做互联网金融,留给大型创业者的时间窗口不多的。
市场就是这么现实而残酷。当大佬频频进军互联网金融之后,留给屌丝创业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了。
这最终还是由互联网金融的独特属性确定的。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创业团队,需要在某个细分领域建立自己的产业链上那下游的护城河,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考核是平台拥有的数据量。
比如,在互联网巨头角逐互联网金融的游戏中,阿里、京东等电商公司依托电商建构的数据闭环,也让这两家公司相比于百度、360等平台更有机会。这其中,也是因为有效的数据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时代最靠谱的船票。
2014年年中,阿里巴巴在内部的沟通会中表示,未来,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电商、也不是金融,而是数据。这一战略调整影响了所有的阿里人,对未来的思考。这也反应出马云对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到也不是说阿里会一家独大。在电商业态涉及B2B、B2C、C2C等业务模式中,B2B主要针对的信息层,也是切入金融最早的业务形态。而在整个中国B2B的盘子中,阿里只是其中的一小块,还有诸如我的钢铁网、慧聪网、马可波罗、网盛生意宝等众多玩家。
从2013年开始,受互联网金融概念影响,B2B领域上市公司的股票爆涨。这些B2B公司也看到了自身切入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机会,于是纷纷成立金融部门,逐鹿中原。
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之母
在谈B2B如何玩转互联网金融之前,笔者想先谈一下大数据。
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进军金融,都是借由原先业务的优势,顺势切入金融。而目前来看,这些巨头在电商、流量、搜索技术等方面的护城河是很深的。借由,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可以获得更多的个人、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形成生态圈,依此进行互联网金融。
再来对比一下,互联网金融创业最火的领域——P2P网贷。目前,市场上预计2014年,P2P的交易规模可达到2500亿。2013年,这一数字不到1000亿。P2P平台不断跑马圈地,扩充资源。而目前,这些P2P平台主要扮演的是导流功能,盈利模式是息差。目前,大量P2P平台大多充当资金流的模式,可以吸引投资人的数据,未能拥有资产端的数据。这些P2P平台并未将投资人的理财数据、中小企业的借贷数据积累到平台上来。不少P2P平台对笔者表示,一直希望能够将投资人的数据、借贷方的数据积累起来 ,形成数据聚集。
扮演销售角色的电商拥有的大数据是闭环式数据。比如B2C平台拥有的人企业到个人的进销存与配送数据(京东的配送数据在自己手里,无物流的电商其配送数据在物流手里)、B2B拥有的则是原材料采购与成品销售的数据、C2C拥有的是个体户与个人之间的终端销售数据。而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数据都沉淀在电商平台,而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既可以高效率地做出决策,也可以进行实时的风控。阿里小贷、京东京保贝,都是大数据风控的路数。
虽然目前,大数据风控有些务虚,但是随着数据的积累、颗粒度的细化、数据分析技能的提升,可以让大数据金融做得更好。比如,顺丰正在盘整其IT平台上积累的物流数据,意欲给其上游与下游提供金融服务。并且,依托嘿店、顺丰优选等收集个人用户的数据,也可以提供消费金融。
大数据信贷,在美国颇受追捧。大名鼎鼎的Kabbage,就是一家利用大数据放贷的美国公司。刚开始,Kabbage公司主要基于第三方网店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销售数据、信用记录、客户评价、流量、社交数据等,来提供贷款;UPS入股,拿到了UPS所有的配送数据;与美国的Intuit合作,获其得数据。不断充实的数据流,不仅增加了Kabbage对企业的分析能力,经过对数据的整合,kabbage顺势推出了信用评分体系,与大名鼎鼎的FICO相抗衡。目前,Kabbage在美国很受追捧,诸多投资人拎钱等在公司门外,希望能够获得投资。
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大数据,征信的基础也是大数据。因为,业界有这一说法——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之母。
B2B有一张靠谱船票
如果说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之母,B2B平台就有着天然的优势。
大多数B2B平台,如慧聪网、阿里巴巴、马可波罗、金银岛、我的钢铁网、网盛生意宝(中国化工网)等平台,都是在细分产业链领域的上下游扎得很深。在互联网的10年,它们不断在信息层进行积累,在这些细分平台,数据量也非常大。
早在2013年以前,这些平台就发现了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它们一般与银行、保险、P2P类的公司合作,后者来提供服务,B2B平台主要提供信息。在这个导流的角色中,B2B平台很难记录信贷类的数据,在交易中获得的利润空间不大。据了解,2013年中,慧聪网约有3000多个客户从人人贷寻求贷款支持,以每个客户平均贷款10万元来计算,这给人人贷带去的贷款额为3亿元。不过,慧聪网营收也很少,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说个最近做的不错的例子。马可波罗网,作为国内的知名采购搜索平台,目前以5亿条SKU排名行业第一,拥有千万级别的中小企业注册用户。经过8年的积累,还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网络采购的行为数据。
2013年底,马可波罗上线马可金融,发展思路与Kabbage颇为神似。依靠搜索平台采集到的采购、销售行为数据,及时发现用户的资金需求,再通过库存、历史销售情况、行业前景对其进行初步的信用评级,然后再推荐给债权融资机构。同时,由专门的服务人员对接客户、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并对流程进行跟踪、反馈。
与Kabbage扩展对外合作数据类似,马可波罗也在收集外来数据。目前,马可波罗也在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加强交易层与物流层的数据库。2014年9月,华南城以2250万美元投资马可波罗,双方将在微商联盟、O2O商业生态圈、互联网金融服务、仓储物流及商品展示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生态产业链。
由此,马可波罗的数据库资源将获得暴增的机会。华南城旗下8大商贸物流中心的实体交易、仓储物流数据自不必说,还有华南城的同盟军腾讯旗下微信(服务号)、QQ企业群的数据收入囊中也是顺理成章,腾讯系京东方面的数据整合也可以畅想……同时,接近这家公司的人还透露,他们正在跟百度商谈合作……
数据库的整合是第一步,马可金融计划建立自有的信用评级系统,依此来给中小企业放贷。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是征信,由于国外有FICO评分体系,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借贷都有据可循。而国内,线下数据形成一个个孤岛,很难做出评分体系。而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渠道、IT聚集优势,给有效数据的集聚,提供了基础。马可波罗也希望将自己平台上的搜索数据,以及合作来的其他巨大数据库进行“解读”,据此,给中小企业提供评分服务。
在未来马可金融的布局中,针对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理财需求、流动性现金要求,马可金融都做了细致地满足。比如,针对中小企业主的信用卡,用于满足短期的资金透支需求,保险则针对企业与企业员工。票据贴现与过桥贷,则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补充。
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已然开始变现。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马可金融累计申请贷款金额达到1000亿,日均申请量超过5亿元。
除了马可波罗之外,其他的B2B平台也正在做类似的事情,未来想象空间巨大,市场对他们的估值也是水涨船高。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真正改变世界之前,谁都希望,握有一张靠谱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