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家居畅想

   时间:2014-11-25 09:25:47 来源:网易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前言:

嗨,好久不见,我这人一忙就变胖,尤其是舌头,所以大家一看就知道——我最近肯定很忙。今天我们聊聊异常火爆的智能家居。这个话题不好讲,因为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认为这是下一个必争的战略高地,但行业趋势?产品发展?技术走向?厂商们各执已见。我要是三言两语说清这里的宇宙大道,早去华尔街当分析师了。但是,真理往往就隐藏在用户体验的细微之处,今天带着大家畅想一下智能家居的美好未来,再看一看现在的产品细节体验,见微知著,相信你会更加清晰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产品弊端、以及购买时需要避开的那些陷井。

现在是风口么?

用科技产品改造家居环境,我经验还算丰富,从两千年自己动手践行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到工作以后尽职责所能配合英特尔的数字家庭、陈天桥的网络迪斯尼直至梦碎。“智能家居 ”概念喊了很多年,从令人向往的科技潮词,变成一个只见投入不见回报的深坑。敢吃螃蟹的公司和先行极客们前仆后继,大都折戟沉沙。

总结其原因,有人说当时的网速不行、标准不统一、产品体验差、价格贵……用这些所谓“条件不成熟”的理由敷衍搪塞,无助我们今天更好的前行。我认为更根本的原因是——智能家居不是强需求。用户需求不强,试水厂商赚不到钱,就无法倒逼标准的建立、产品的改进以及规模化后的成本降低。

什么是强需求?省钱是强需求、安全耐用是、在中国社交和装逼也是,比如同是智能设备,智能汽车外出能秀就是强需求,而智能家居并不是基础必须品,花了更多的钱仅仅实现了自我满足,不具社交性和示范连动效应,就无法促进周围的人跟风购买,成不了气候。

那么时值今日智能家居就已经变成强需求、到了马上要暴发的临界点了么?理性的说,并不乐观。只能说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手机与周边设备智能化连动的程度越来越高,低头族们用手机掌控家居生活的需求正在开始慢慢变强。我相信今天关注本期节目的,都是想实现自我价值、觉悟比较高的消费者。呵呵,之所以这么给你们戴高帽,是因为我非常希望智能家居可以普及开来,但这一波产品热潮会不会重蹈几年前曲高和寡的覆辙,真的取决于当前市场处在需求顶层、有前瞻能力消费者的态度。

畅想:

智能家居之所以十几年来反复牵动着我们的兴奋神经,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每个极客男心底都有一个钢铁侠,甚至感性的科技盲们,对这个场景是否还有印象?

不要觉得这些离我们很远。我就举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小细节:你有没有觉得家里遥控器四处乱丢、太多太乱,光电池就要耗费N节,父母记性稍差点就会手忙脚乱,哎,如果用一个有“学习”功能的遥控器,把常用按键的红外信号代码记住,就能合而为一了。这已经算是跨进智能家居的大门了,因为“智能”第一层境界就是互联互通、集中管控。当你体会了其中的方便之后,敢不敢再往下想?如果家里的灯、窗帘、微波炉、扫地机器人……也能用遥控器控制、再干脆呀把遥控器换成手机,那我们就可以懒死在床上了呀。不光是你,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伟大的梦想。

那就一起来畅想下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吧:早上起来——

你在床上喊一句:“要有光”,于是窗帘缓缓打开,阳光照进房间,台灯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渐渐亮起……

你又喊了一句:“要有空气”,于是智能新风系统开启,将屋外的雾霾过滤掉带给你新鲜的空气,空调也自动打开给把整个房间调整到舒适的温度。

你接着说“要有食物和水”,早餐机、微波炉开始工作,不一会儿出来的就是热牛奶和热腾腾的面包。

“要有草,要有生命”,于是智能浇灌系统开始给花朵浇灌、宠物的食盆里也自动补满。

这时你再慢慢起床,一边穿衣吃饭、一边听着电视里推送过来的天气状预报和早间新闻。出门也不用担心会忘记带钱包和钥匙,因为手机早已可以充当银行卡,而你的门和车也都可以通过手机近距离安全授权来打开。惬意的一天就此开始。

工作中可以忙里偷闲,通过智能摄像头看看家里的果汁是不是又调皮了。再搜搜最近新出的人气电影,预订下载。晚上回到家就可以自如地观赏,看完别忘再和远方父母来个面对面的视频通话。睡觉前手机点一个按键,所有灯光和相关设备都伴着你一起进入休眠模式……

这场面大家听着也会醉了吧,好消息是技术上实现并不遥远,懒死在床上现如今已经不再是梦想,坏消息是你要你要先累死累活半辈子努力挣钱,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哈,开个玩笑,没那么夸张,不过我们也要先冷静一下,回归产品当下的现实。

现实:

罗马不是一夜建成,技术也要从无到有逐步的发展完善。纵观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相互拆台、杀鸡取卵的撕逼史。争的是什么?争的是「标准」这个入口。你看手机界打的红红火火,各家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除了明枪、暗箭、苦情、设局之外,也有价格一撸到底、自断双臂的,不赚钱还如此卖命至于吗?至于。谁都知道用户一旦适应了某个标准生态,不到万不得以是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他们窥探的都是以手机为平台突破入口,最终控制你所有生活细节这块大蛋糕。

遥想上个十年的远古时代,各大PC厂商就在为数字家庭的技术标准明争暗斗,当时我在的同方还为站队闪联阵营还是e家佳阵营而苦脑,现在想想着实可笑,产品还没出来、市场还没认可,就先在窝里斗。最后终究是一场神仙打架,糊里糊涂收场。

然而战火并没有熄灭,近两年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无线连接技术又成为争斗焦点。刚才提到智能家居的第一步是互联互通,可是目前常见而且适用的无线技术至少五类以上,我们有必要逐一介绍下,用个形象记忆法吧,分别是红外、蓝牙、WIFI、Zigbee和Z-Wave姑且算一类吧,最后是NFC。

红外,我们家里绝大多数电器,都是用红外来遥控的。在智能家居时代,它有点太弱小了。首先红外的穿墙能力太差,客厅和卧室就是两个决绝的世界,其次它的数据传输速率极低,只适合几个字段的代码。再者指向性强,角度对不准就彻底无效。如此多的限制和低效率注定要被淘汰。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产品,通过WIFI与手机相连,然后把手机的控制指令转换成各种红外信号发射出去。非常巧妙地让老家电瞬间智能化、焕发第二春,空调多少度、电视第几台……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家居初见雏形,不过长远角度考虑,它只是个临时过度的产品形态,并不适合消费者持续拓展投资。

蓝牙的资历也不浅了,这是一种30米左右的短距离的连接方案,功耗低、带宽足、穿墙能力不错,尤其蓝牙的一个变种——iBeacon在苹果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HomeKit里扮演重要角色,前景十分乐观。但它有两个致命缺陷:第一,一个主设备能连接的从设备有限,一般六、七个,多于十个就非常不稳,这个数量对整个家居来说远远不够看的。第二、这技术是点对点,需要两两配对,从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很难数据沟通,比如空调可能无法获悉窗户是开着还是关着。

最被抱以厚望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WIFI了,不用过多介绍,WIFI距离最长、速率最高,手机电脑全适用。但它也有短板——太耗电了。你看红外、蓝牙装个电池就能用个一年半载,假如一个智能水杯是用的是WIFI,那两节电池也就顶个两、三天。所以一些带220V插头的强电设备可以上WIFI,比如开关、灯泡、空气净化器,耗电多也不怕,而一些需要用电池的弱电设备,比如无线键鼠、智能牙刷、体重计什么的,WIFI显得用力过猛并不适合。

因为WIFI功耗上的先天不足,同样基于IEEE标准,又衍生出Zigbee和Z-Wave两个技术。它们支持的节点很多,除具备WIFI的优势之外 ,通过降低速率解决了耗电的问题,所以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最适合智能家居的无线连接方案。很多传统家电企业和很多搞所谓「物联网」的,用的多是双Z技术,很多利益集团也压宝它们。但……以我个人浅见说几句得罪人的话:双Z最大的问题是与WIFI互不兼容,家里还要单买个“集中控制器”,当然WIFI也要集中控制设备,不过那个叫“路由器”,家家都有不算负担。而且双Z在我的实际使用体验中不太稳定。相互干扰、信号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对用这种技术的无线设备心存抵触。

最后不要忘了NFC,传输距离最短,只在3、4厘米内有效,对接快,传输速率低。家居中似乎没什么设备距离能保证在这么短距离内的。但这样的技术特点,非常适合开门、解锁等需要安全授权的场景。试想如果家里门锁通过WIFI来网络控制的,尽管……也比较安全,但不怕贼偷,就怕贼在远程惦记着。NFC这种距离超短的劣势,反而成了安全上的优势。虽然短,但足够的Stronger。

五类技术混战一团,哪个才是智能家居的未来?要我说:从长远来看,他们统统靠边站,我更看好正还在制定中的下一代WIFI低功耗标准——802.11ah,与现有WIFI全兼容,打通平板手机和传统黑电白电。所以我给大家的采购建议就是使用交流电的智能WIFI设备现在可以优先购买,其它用电池的,便宜点可以玩玩,稍贵些的尽量别碰。另外从短期来看,试图用一种无线技术统一天下不现实,一定是不同特点的无线技术,分别适用在不同的智能设备上,然后用一个「平台」统筹控制。

何谓「平台」?平台是一套软件体系标准,再辅以少量硬件当他的感知触手。有了平台可以直接把无线连接方式的问题降为不可见、且无足轻重的「底层」问题。用户和上层应用只需要控制就行了,用不着知道是「怎么」控制的。一个成熟的平台标准,应该是定义规范了这么几件事情:

1、设备之间硬件上的连接拓扑结构是什么样的,比如所有设备的控制中枢究竟是智能路由?智能电视、手机还是压根就没中枢?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家庭里所有的数据究竟是集中在几块硬盘挂在路由上?挂在电脑上?还是放在云端,又或者分散在各个设备自带的存储卡里?各个平台都有自己规范的组织结构。究竟哪种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别笑,真的。

2、定义了设备在软件上的管理形式。究竟是按房间,还是设备类型,还是按场景分组?要不要连动?有没有上下级?状态反馈、安全应急都是什么机制?这些决定了这个平台未来发展后的功能边际,以及用户能有什么花样的「玩法」。

3、最后就是安全和接入标准了。这个也可以说是为用户着想,也可以说是各个平台为了建立门坎,关门收钱,就不多说了。

所以我认为,用什么连接技术其实并不重要,真正的战场在于引导消费者跳进哪个“平台”。

有资格引领智能家居建立平台标准的,一定是在这方面涉猎较早并在产品上的所建树的知名公司。我们就细数一下这窥视九鼎的战国N雄。

谷歌32亿美金收购了Nest,黑莓才47亿,名不见经传的Nest何以值这么多钱呢?让我们看看它仅有的两个产品之一:这个智能温控器……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用手机随时随地控制家里温度,家里没人时保持低功耗节能状态,要回家时提前把室温调至舒适,功能作用并不复杂,使用局限性也蛮大,家里得是中央空调,但你发现它的优势了么?嗯,非常漂亮、人性化。无法否认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具备出色设计的产品总是有一种勾引人冲动消费的魔力,而用户一旦踏入此门,就是全盘接受这套体系标准的开始。

果不其然,6月份收购Dropcam,10月份收购Revolv,虽然谷歌自己的平台还没公开发布,但其宏大的构想蓝图已昭然若示,不出意外,Android 6.0发布之日,就是谷歌对智能家居展开全面狩猎之时。智能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让谷歌的创新精神名声大噪,智能家居领域中的每一个举动都引人侧目,要不要投入谷歌的怀抱是一件值得认真考虑的事,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还没东西。

再说苹果,6月苹果在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智能家居技术标准HomeKit,虽然在iPhone6和6+上它还是不可用的僵尸状态,但标准已经清晰接口规范相对明确,愿意遵循这个标准的硬件厂已经可以开工。苹果的理念相当互联网,所有设备在它眼里都不是硬件,而是能提供某类数据的服务者,比如的提供光线的「人」、提供温度的「人」,提供声音的「人」,在HomeKit下,设备不光有房间、区域,还有场景的概念,这意味着你不光可以单独控制一个房间的灯和动力,还能让整个家都处于Party模式、电影院模式或浪漫入睡模式。所有设备自动连动相互配合营造出氛围。

苹果做智能家居除了有全球数以亿计的iOS设备作后盾外,还有两个先天优势,一是它有非常完善的iCloud云服务。家庭数据库放在云端,不仅突破了「家」这个狭小范围,出门在外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和控制。二是苹果有相对成熟的语音控制技术Siri,语音目前使用的人还不多,但随着准确性越来越高,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智能家居的人机交互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语音,以后再说「UI」(用户界面)这个词含义可能指的就不是图形按钮,而是语音了。苹果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前景可以用水到渠成、众望所归来形容。

SmartThings作为一个开放智能家居平台,刚刚崭露头角就被野心勃勃的三星收购,自此三星也成为这个游戏重要的玩家,并带来不少好处,首先他的财力会保证社区式开发模式递进速度更快,第二,SmartThings很开放可以同时跑在安卓和iOS平台上,并且三星电子涉及的家电面很广,电视、冰箱、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这些都已经有明确的智能化日程表,一量发展起来,能量不容小觑。

互联网厂商风云际会,别忘了海尔这样的传统家电厂商,海尔白电天下第一,好多家庭都是整套带套的买,有这样好的平台和机遇,海尔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U+,誓要分一杯羹。只是……我是这么看:这个游戏的胜负手不是自己玩的High就行,关键是看谁能振臂一呼带动起整个产业开发环境,让第三方设备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形成生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互联网厂商更擅长。愿意花钱尝鲜的往往是生在网络时代的新新人类,海尔对他们的影响力有限。并且U+平台标准制定速度过慢、加上海尔自己似乎也三心二意的同时保持对HomeKit的兼容性,这些都是前景堪忧的征兆。

把小米放到最后来说,因为这是一个每走过一个地方,必将引起血雨腥风的行动派。它不是慢慢自己研发做产品,而是通过投资整合,迅速就拥有了一堆「自己」的产品,又通过强势植入「小米智能芯」的WIFI芯片,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平台和门坎,就是干的生猛作派让我反思别家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学究了,技术标准还在襁褓,小米产品已经开卖了。

插座、灯泡、摄像头……小米推出的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居物件,即便加了“智能”二字,我给大家介绍它们功能特点和使用体验,也不过一杆烟的时间。下面以小米的产品为例,让大家感受下当前智能家居产品的现状,以及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好了,现在大家可以……点烟了。

小蚁智能摄像头,售价149,价格参考:传统100万像素摄像头大概7、80,同档次无线摄像头大概240,专业监控摄像头贵的就没边儿了。小蚁摄像头虽然也能当普通摄像头用,但它的特点还是更适合做家庭监控。

家里为什么需要监控?比如长期不住人的房子,有个监控能很好的防盗,另外家里要是有小孩的可以用来看着保姆在干啥,有宠物的,上班时也总想偷瞄看两眼。不要试图当情侣们远程视频聊天的工具,因为从这个镜头画面里看到的都是一副犯罪嫌疑人的样子。

有无线摄像头可以不连电脑直连路由器来远程监控不算新鲜,小蚁在无线摄像头的基础上加了什么样的「智能」呢?首先内置了小米智能心的WIFI芯,让连网这事变得异常简单,只要接上电源,附近安装了小米智能家庭客户端的手机就能发现它,点添加,输入密码,绑定后就能控制了。第二它打通了电脑和手机,并且在手机一个APP里做到同时管理N个智能设备,你看,只要有网络地方,都可以随时拿来看看。

小蚁智能摄像头还有这么几个地方值得注意:

本体就是一个圆形,剩下这个是架子,拆下来更方便隐藏,线也有黑的可选。

指示灯可以关掉,这样更隐蔽。带麦克和扬声器,你在远端如果想听,可以打开听到现场声音,也可以突然吼一嗓子,吓别人一跳。

画质可选标准360p和高清720p,画面鱼眼有变形,可视角度约80度。左上角的时间码会自动判断背景来黑白变色。

实测中如果4M以下网络,用高清录的话会比较卡。记录的图像可以选择是24小时不间断、几天一循环,一小时大概300M。或者是仅当画面有运动物体时再录,这样就非常节省空间。存储介质一般是用外插的SD卡。好玩的来了:如果摄像头是插小米路由上,那你可以录在路由那块1T硬盘上,这样连续录几个月也不是问题。

小蚁和行业监控摄像头比肯定还是有一些不足,首先没红外,夜视效果不佳,其次不能摆动,怎么放,房间都会有死角,可能需要两台一起。另外录的像不管是在SD卡还是小米路由上,都属于本地存储,如果被监控人事后发现,数据很容易消除,防君子不防小人吧。不过至少,「智能」让曾经高大上的行业监控,一下子变得简单和便宜多了。

小米智能插座,售价39,参考价格:市场上不智能的带USB单个转换插头,大概也要2、30。也内置了小米智能WIFI芯,打开开关,同样出现在小米智能家庭的应用里,如果你装过别的小米智能设备,这次可以不用输密码快速连接。一个小小插座,你用手机能控制的无非也就是开和关两种状态,有什么用呢?一些可以常开的电器,比如灯,还有这个……啊,还有什么呢?就说灯吧,保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就可以通过手机控制类的灯亮和灯灭了。另外一个用途是一些关掉后仍然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器,为安全起见,以前是还要关下插排的开关,现在可以在手机里就实现彻底断电了。

听到这有人已经开始觉得扯淡了,直接按个开关多方便,非要打开手机点开App再控制?是的,只是如果这种插头在家里有很多,可以编组批量开关,或者定时自动开关,很爽。还有冬天晚上你要和老婆划拳决定谁爬起来去关灯的时候,这个就有点用了。

第三件yeelight sunflower LED智能灯泡,这个和苹果商店里菲利浦的智能灯很像。预计售价199,199一个灯泡……就不给啥参考价了。把灯装好,开关打开,由于不是WIFI而是Zigbee的,所以还需要一个支持Zigbee的USB dongle插在小米路由上,注意,这是给小米定制的如果你没小米路由就用不了了。安装完很不爽的是yeelight智能灯的控制界面并没有集成在小米智能家庭的APP里,而是在小米路由器APP的扩展插件里。接管后,可以控制开关、亮度,还可以调成各种颜色。人家不叫具体颜色名,而是叫浪漫、沙滩、海浪、激情等各种场景名替代,究竟能不能营造这种气氛,需要使用者有强大的脑补能力。

yeelight智能灯是小米智能家居几件套里相对不靠谱的一款,首先如果不用Zigbee理论上是能省掉一个dongle和宝贵的USB口。其次调颜色吧用户可能开始新鲜过后就厌倦了,待机时有功耗,最有用的远程开关通过智能插座也能实现。所以这个产品形态我不是特别看好。另外控制界面和其它小米智能设备不统一,还没有完全融合进小米智能体系。

不管怎样,小米在所有国产厂商里,已经快速、坚实地踏出了第一步。也许到平台战争收官阶段,各个玩家show hand的时候,小米平台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用户筹码,闷声做成了既定事实。

拿小米三件套举例,也是因为它们也大体代表了市场上所有智能家居的产品现状,不能雪中送炭,但可锦上添花。有好玩可爱的地方,也有难用蹩脚之处。如果你现在决定买智能家居的产品,可能会踏进一个深坑,但至少……它是一个美丽的深坑。

总结:今天聊的是一个开放话题,在未来还输赢未定、充满变数之时,夹带了很多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和预判,大家见谅。从背景、技术、产业形势和产品体验的介绍,大家可能也看出,目前智能家居还处于探索阶段,产品相对初级,解决的也不一定是家里的刚需。但美好前景已见端倪,当下智能产品越来越多,智能钢琴、智能血糖仪、智能空气检测、智能自行车……喜欢尝鲜的朋友,可以有选择性的出手了。

选什么?虽说产业规律是得平台生态者得天下,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千万不要陷入研究背后技术优劣的怪圈。好技术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只要出现一款足够有魅力能迷住你、让你心存向往的好产品,不要管它是什么连接技术?隶属哪个平台?不要犹豫勇敢地去买吧。历史上靠单品突破,慢慢形成平台生态的例子举不胜举。Windows、iPhone、尼康佳能、小米腾讯无不如此……世界本没有平台,用的人多了,就成了平台。乱世混战,无律可循的时代,Follow your heart。

尾巴: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给我看了一本童话,一个叫托米的孩子很懒,每天早上都是床自动翻转,各种机械臂帮他穿好衣服,机器人刷牙,传送带送他上学。但有一天机器坏了,给他的头穿上裤子,给脚刷牙,自己又什么都不会做的托米无助的哭了……多么悲伤、励志的故事呀,教育孩子要勤劳动手,而我却深深地迷上了那套装置,对托米羡慕的要死。

呵呵,与其说懒人推动世界进步,不如说是源自人们心中的叛逆和不随人后的想法,在西迪奥尼的《影响力》中提到,世界由那一小部分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决定,他们引领了社会看势跟风的主流人群。做先烈是要付出代价的,试着问问你自己,如果在电视刚刚诞生,只能收看一个台的时候,你会花钱去买么?很明显的问题对吗?向那些做出「蠢」决策的人致敬。如星际穿越中所说:「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我们不是守护者,而是探索者,是先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