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搜狗跟风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 分杯羹还是玩票?

   时间:2014-12-05 16:28:45 来源:中国网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近,360儿童卫士手表是彻底火了,这个被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定位为人类生活进入IOT(Internet Of Things)时代的万能钥匙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销量迅速突破30万台,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智能手表,就是最好的明证。随后,同样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搜狗也推出智能手表产品跟风360,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款产品从定位到研发显然有些仓促,情急之下急于分一杯羹的心态暴露无遗。

图:360儿童卫士手表VS搜狗“糖猫”儿童手表

一个“急”引发的“不足”

有比较才能看出差别,一个是系列产品的完善之作,一个是急于跟进市场,急于入局的仓促之作,从起点上讲,360就占了一些先天的优势。具体对比如下:

1、产品定位模糊:

360儿童卫士手表明确自己产品以保护儿童安全、防止儿童走失为出发点。通过这样的产品定位,360儿童手表能够一定程度上对避免、防范近年来持续上升的拐卖儿童、校园暴力、儿童被侵害等状况问题,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

而反观搜狗推出的儿童智能手表——“糖猫”,产品定位模糊。一方面搜狗希望将产品定位为孩子成长的玩伴,但同时又想涉足儿童安全领域。这种大而全的设计理念,需要过硬的产品来提供解决方案,必火。但就“糖猫”而言,似乎没弄明白术业有专攻这个简单的道理,贪多嚼不烂,产品定位上混乱,提供的功能与同类产品相比明显落后。

2、产品设置内聚力不足:

为什么说搜狗儿童智能手表中气不足?内聚力学说认为,相同水分子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当水分子之间内聚力足够大时便可抵抗外界张力。内聚力高表明分子链结合紧密,材料均一性强,分子间排斥力小。对于产品,这一学说大为适用。

360儿童卫士手表从产品定位到产品设置,形成了一道完整、缜密的思路。防儿童走失,它具备五颗芯片四重定位系统,GPS芯片采用与奔驰、宝马、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服务级别的U-BLOX产品;与高德地图合作,同时具备电子围栏功能,一旦儿童走出安全范围则自动向家长发出警示信息并提供当前位置及录音。防儿童受到暴力侵害,设置有一键警报功能,宝贝受到侵害时使用此按钮则多一份保障;而家长通过随时录音功能,也可判断宝贝是否安全。清晰的产品定位加上高规格的配置紧密连结在一起,就是产品高内聚力的体现。

而搜狗如何做的呢?可能是急躁的心态影响了它的判断,不论是“陪伴”还是“安全”,首先这是一款针对儿童而推出的智能产品。语音对讲功能势必会产生一定量的辐射,而“糖猫”使用的2G网络,在信号弱的环境中产生的辐射量也是平时数倍,且不说这样的网络定位系统无法保全家长知晓孩子位置,就辐射量安全而言,若定位于儿童产品,搜狗考虑的还不周到。而如果说其定位于“儿童安全”,相应设置的紧急呼叫功能却仅适用于孩子在家长附近时,要知道儿童侵害事件发生时往往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明显是产品层面的功课没有做到位。

3、产品抗压能力未跟进:

一款产品进入市场,必然要受到用户市场全方位的考量,360儿童卫士手表经BKP科学实验室测试:防水测试,在鱼缸中浸泡一分钟;高空测试,从18层楼(50-60米)的高度抛下;蹂躏测试,经身高7尺、腰围7尺壮汉踩踏、碾压。一些列测试下来,除暴力环节造成的外观损害,360儿童卫士手表功能均不受影响。

相比之下,搜狗这款儿童智能手表,防水等级为IP64,为防尘、防水溅级别。但其耐用以及抵抗外界暴力损害的能力还有待考证。

一个“过”引发的“不及”

在互联网圈子里,现在大而全的产品思路已经被人们摒弃,选择集中力量单点突破才能收获过硬的产品体验。

单说搜狗“糖猫”的语音聊天功能吧,如果细细思量,这样的功能对于儿童安全产品来说,很可能只是“鸡肋”。

这类智能可穿戴产品,目标客户群是孩子的家长,但是首先得考虑,幼儿是否具备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产品目标设定为“儿童安全”的话,更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自行判断危险、又是否能清楚表达来龙去脉。如果不能,这个聊天功能可能带来的并非有效的帮助。

假设孩子每时每刻对着它跟家长聊天,耗电问题无法解决,当危机真正降临时,反而无法工作?其次,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对讲中孩子为了好玩,闹家长一下家长怎么判断?再次,当孩子有能力向家长报告危机时,使用对讲传输,可能激怒加害者给孩子带来的直接伤害后果不可预料。

比较下来,我们清晰的看到,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累加,只有摸清用户需求,精确解读产品的功能导向,才能创造出市场所推崇的产品。搜狗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玩票之心不可有,本身这样的产品背后,是关乎家庭社会稳定的儿童安全问题,理应谨言慎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