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端手机安全大战会在2015年上演?

   时间:2014-12-10 13:50:19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尚吉刚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据移动安全公司Lookout统计,美国有68%的用户在手机被盗时,会不顾人身安全拼命夺回。因为手机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它就像是一个宝库。这两天,微信朋友圈内流行晒“十年账单”,消费总额在数十万元、理财收益在数万元的账单也是大有人在,让人不得不感叹——手机越发变成了大家的另一个财富中心,里面不单有宝贵的数字财富,更有真实的货币财富。看着土豪伙伴们的刷屏晒单,不禁也开始替他们担心——这么多钱都通过手机来交易,真的安全吗?

我想,中国用户如果手机被盗,拼命回夺的百分比数字估计比美国还要夸张,因为经过了去年的余额宝普及风暴,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手机进行理财,而随着BAT巨头的O2O大战,移动支付也成为了网民的习惯,今年双十一移动支付的占比更是接近半数。如何让寄托在手机内的各种财富100%安全,是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的痛点。

因此,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其实都是渴望手机内标配有安全措施的,但凡事都有发展的过程,目前来说,困扰手机厂商的主要有两大难题——首先是安全措施是否真的安全,其次是安全措施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不过,据我观察,手机用户的安全需求正在逐步积累,而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也在进行,两者的遭遇在一起,爆点迟早会出现,我认为高端智能手机在安全上的引爆点,会在2015年初的高端手机大战上上演。

图注:生物生别技术相比密码技术,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都有优势。

在手机安全技术上,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苹果Touch ID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指纹、眼球虹膜或者声纹等技术来识别身份,让非法用户无法访问手机中的信息。另外一个方向是硬件隔离技术,以酷派“双系统硬隔离”为代表,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在Android之外再建立一套独立的安全系统,在存储数据上属于物理隔绝,再加上专门的安全芯片在硬件上对系统进行加密,杜绝了被攻击和非法获取信息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势。指纹识别技术经过了苹果这两年的应用示范,目前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智能手机厂商只需要购买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可推出具备指纹识别,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和魅族都在其高端机型上推出了试水之作,也有传闻说小米5也会采用类似的指纹识别技术。不过,指纹识别确实可以应对外围的非法入侵,但是Android生态的乱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各种存在安全隐患的APP遍地都是,指纹识别对于这种Android系统内部应用和黑客的攻击,无能为力。

图注:酷派硬隔离采取了物理上的隔离,所以在防止黑客入侵上会更有效。

硬隔离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采取了物理隔绝,规避了Android脆弱的软件系统安全现状,这种技术在硬件上的投入会相对较高,同时也要求厂商具备较强的安全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什么是硬隔离呢?如果把智能手机比喻成一栋别墅,人(APP和信息流)可以在各个房间(Android)内游走,那么硬隔离系统就像是一间地下密室,它的入口专用,只有主人可以进入,设置有保险柜级别的密码锁,而且没有楼梯,通路上的物理隔绝,让没有升降梯和入口密码的人根本无法进入。而常规的小偷(黑客攻击),最多就只能偷偷进入各个房间而已。酷派的双系统硬隔离,第二个系统就像是那个密室,准军用级别的加密芯片就像密室门口的密码锁,让黑客攻击无能为力。同时,这套系统还兼顾了语音通信的加密,这对经常需要在电话中谈及商业机密的商务人士来说,是防止窃听的有效手段。

其实这种双系统的思路在PC时代也出现过,不过用户接受程度不高,很大原因在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切换太麻烦。这次酷派铂顿双系统设计,是可以达到”秒切“的程度的,手指一划就能完成切换,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适应性门槛。双系统、硬隔离在理论上会消耗更多的电能,但酷派铂顿双系统硬隔离在续航时间上,和单系统几乎没有差别,这略出乎我之前的预料。

过去安全也曾被手机厂商拿来做宣传点,但软件加密和防火墙,在安全性上还满足不了日益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所以我认为,在2015年,高端手机会出现更多的”硬“安全方案,指纹识别技术可能会更偏向大众消费级别的旗舰机型,而以酷派为代表的”双系统硬隔离“技术,则更适合对信息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的商务人士。

前几天,因为央行宣布存款利率浮动20%,一位老朋友问我值不值得将积蓄存定期,我的回答说为什么不选择手机理财?各种宝宝既方便又安全。她随即回答:“等我买个安全点的手机再说”。面对这样的商机,中华酷联米们肯定不会放过,随着需求增长和成本降低的临界点到来,安全模块必定会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也将会成为2015年旗舰机大战的主战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