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oogle +上公布消息显示,谷歌动作频频,针对旗下Android app多次更新,近日或将在引入材质设计语言之后,进行一次调整,主要针对增加支付选项以及渠道等内容。此举是否是为其入华在做最后冲刺?
国内移动应用市场针对Google Play入华的消息却给出了褒贬不一的看法。有人认为,从国际环境来看,Google确有赶超苹果App Store的趋势,其又有原生态安卓手机作为有利支撑,示好中国市场将对其超越苹果应用商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有评论指出,就目前国内安卓市场应用分发平台市场占有率角度来说,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占比较大,且寡头优势明显,而且Google Play早在2010年由于连番黑客攻击和审查制度退出中国,错失了最佳的成长时间,很难扭转当前局面。
本土化成为谷歌应用商店入华的最大绊脚石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74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谷歌自2010年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后,对于这块蛋糕的觊觎之心却没有丝毫减少。从去年起,谷歌就已和中国政府展开协商,洽谈Google Play入华相关事宜;此外还有外媒披露称谷歌正在和中兴、华为等国内手机厂商接触并打算确定合作意向。
而且谷歌毕竟是安卓的拥有者,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拥有权限,都是第三方应用商店所不具备的。甚至谷歌可以效仿苹果,手机内没有Google Play的话,则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全面服务。而且对于开发者来说,Google Play三七分成的国际惯例也要远优厚于国内传统的五五分成,开发者可以从谷歌手中获取到更多的利益。
综上,谷歌拥有绝对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但就目前状况而言,谷歌并无对这块极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做出任何特殊对策。
国内分发市场正趋于稳定,艾瑞官方数据显示,以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和腾讯应用宝为代表的“三巨头”已牢牢控制住市场近70%的份额;而其余份额则由第二梯队小米应用超市等终端应用商店与第三梯队的小型分发平台瓜分。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此次谷歌入华无疑对本土应用商店构成了侵略的态势,受到反扑自是理所当然。而谷歌一贯擅长的是于蓝海中开发新的市场空间,让自己成为规则的缔造者;但如果把环境换做国内的分发市场(红海),谷歌则明显力有不逮,这一点从早年谷歌被迫放弃大陆市场也能看出端倪。
谷歌拉拢终端商店是捡芝麻丢西瓜?
谷歌选择入华的时间也很值得考究。据了解,当前主流的三大分发平台都正值自身变革之际:其中最大的移动应用商店360手机助手首推包含社交分发模式的“新型分发平台”;百度手机助手正忙于消化91助手,使其为己所用;而腾讯应用宝则在打通微信qq受挫后选择跟随360手机助手的道路推行社交分发。
倘若等到三巨头完成自身变革再入华,届时360手机助手已完成由传统分发向社交分发的过度,分发平台头把交椅愈发稳固,Google Play的冲击将会被无限减小;百度则由于ios的篮子里(91助手)还有一半鸡蛋,即便安卓平台遭受冲击也有退避之所;腾讯则依靠对社交分发模式的迅速跟进,也能防止被过度冲击。所以,谷歌趁三巨头变革尚未结束时宣布将入华,极有可能是想抓住最后机会,在中国市场未完全成熟时,挤入其中。
其实,从谷歌目前进行的试水合作对象也不难看出,第三梯队的终端应用商店成为其最容易进入的领域。主要是因为该梯队品牌众多、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不高但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目前谷歌已经于华为等厂商达成了合作意向。而以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三足鼎立的寡头市场,谷歌并未表现出太大的合作意向。
谷歌拉拢终端应用商店的做法并非不可,但一需要时间周期,二需要提升用户黏性。时间周期很好理解,大众需要一个换手机的时间;而高用户粘性则是可以保障用户不会在购买Google Play设备后,再额外下载习惯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此举又使谷歌失去了国内第二梯队的市场,因为小米应用超市等终端应用商店绝不会容许“卧榻之上有他人酣睡”。当然,这也是谷歌选择华为而非国内最大手机公司小米洽谈合作意向的原因。
并非排外只是不媚外
或许有人会说Google Play毕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移动应用商店,背后的实力绝非一家可抗。但当年谷歌作为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不也依旧是被灰头土脸的赶出中国?
如今国内的分发平台已经走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道路,从独特的平台功能到社交分发模式的推行,从最初的单方面推广到如今的社交圈遍地开花。不得不承认,用户已经习惯了新模式的应用商店;Google Play想要进入国内市场,不是绝对的不可能,只是任重而道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