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平安夜刚后,滴滴打车就发布了平安夜国人出行数据报告,对平安夜使用滴滴打车叫车的用户出行行为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当天,全国共有3000万人次选择滴滴打车准时、平安地到达了目的地,使用滴滴打车召租软件的乘客打车成功率达到了90%。
如今,平安夜已经成为国内青年人热衷的“洋节”之一,在这天购物、聚会成为不少人的必选活动。不过,“扎堆”效应也让交通出行变得困难重重。据统计,平安夜当晚打车需求激增,在2012年之前,中国大中城市的出租车叫车成功率不足50%。
2012年以后,随着以滴滴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出现,解决了城市出租车出行的痛点——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人等车,车找人”现象严重。滴滴将自己定位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行服务信息提供和交易撮合平台,通过收集乘客需求和司机信息,做到乘客和司机之间的最佳匹配,大幅提升了城市交通的运力和效率水平。
“滴滴打车真是棒棒哒,一下班就顺利打上了车,美美地去参加朋友聚会啦!”“用了滴滴打车,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打不上车了,平安夜顺利到家,和家人过了一个温馨的圣诞节。”滴滴用户在平安夜过后,纷纷在社交网站上给予滴滴打车极高的评价。
据了解,滴滴公司之所以能保证乘客在平安夜当晚的打车成功率,其背后源于滴滴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对大数据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司机和乘客在地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滴滴公司CTO张博曾举例,滴滴通过对用户日常出行行为的分析,发现在高峰期有哪些地标,会在某个时间点集中爆发叫车需求,而这些需求是可以预测的。“比如在北京,酒吧餐厅集聚的三里屯,晚上10点至12点,会有很多从三里屯发出的需求;在IT企业集中的中关村,晚上9点之后,加班的人群纷纷下班,也会产生一个夜高峰。”
于是,滴滴公司在预测到某些需求之后,会提前给司机推送通知,告诉司机大概多少小时之后,在哪个地段或者路口会爆发较多订单。根据滴滴公司测试,有80%的司机用户认为信息对他有用,有50%的司机用户在接到这个信息后,会按照信息的提示前往预测的地区。
在今年平安夜,滴滴公司同样借助大数据团队的技术支撑,以精准的分析和引导能力向乘客和司机发布参考信息,有效地引导乘客,提示司机,极大提升了城市出租车调度效率。
“我们有一个800人的大数据团队,这个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核心资产。滴滴其实也是一个大数据公司,我们从数据分析中不断认识乘客需求,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跟本地商业连接等。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给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张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