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15CES盘点:手机创新减速,连接一切时代到来

   时间:2015-01-09 10:03:32 来源:搜狐IT 作者:宿艺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风向标的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开幕。与往届相比,本届CES通信行业出现了以下特点:智能手机创新力度降低,国产品牌大规模出海已成趋势。智能家庭、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成为本届展会亮点,“连接一切”正在从口号变成现实。中国电子消费企业正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机遇。

智能手机不再是CES热点

CES曾是除苹果以外的各大手机厂商竞相发布新的焦点舞台,也成为近几年判断手机行业年度趋势的展会。不过本届CES除LG发布的新品G Flex 2曲面手机外,明星手机产品较为稀疏,甚至包括三星等多家手机厂商都未发布新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生命周期大为缩短,手机企业新品发布节奏从一年1-2次的频率,拓展到了每个季度。另一方面是随着手机产业链硬件升级节奏放缓,软件APP模式稳定,智能手机行业创新已很难再有明显突破。

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对《壹观察》表示,从单核、双核、四核、到八核,从32位到64位,过去三年来手机处理器的速度升级已经创造了纪录。而受到制程与能耗限制,短时间内处理器行业很难继续快速升级。对于联发科来说,希望将过去在电视、蓝光DVD的多媒体优势逐步应用在手机处理器之中,为手机厂商提供更多差异化和增至服务。

就发展趋势而言,华为消费BG CEO余承东、TCL通讯COO王激扬、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旺都认为柔性屏幕将成为未来两年手机行业的硬件发展趋势。而中兴执行副总裁、终端事业部CEO曾学忠则认为智能语音将成为用户的手机新需求。

余承东对《壹观察》表示,手机硬件产业链竞争趋缓,国产手机与三星等国际厂商差距迅速缩小甚至会超越,对中国手机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会加速自身洗牌,甚至“大多数国产手机品牌都会在地球上消失”。

国产手机迎来第二个颠覆时期

摩托罗拉手机产品2月回归中国,TCL宣布收购Palm品牌,成为本届CES上国产手机厂商引发业内关注的焦点。

前者实际上是联想向欧美成熟手机市场全面扩张的标志,而后者则是TCL选择向美国高端手机市场进军的起点。无论是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还是TCL旗下的阿尔卡特手机品牌,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都超过10%,再加上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市场第四位的中兴通讯,中国手机厂商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接近30%。随着三星未能继续止跌,以及酷派2015年加大在美国市场投入,中国手机品牌2015年份额还将出现明显增长。

与此同时,华为2015年在欧洲市场的投入也将继续加大。而小米、金立、vivo、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2014年都以大举进入印度、印尼、泰国等新兴市场。经过全球竞争最残酷的中国市场洗礼,国产手机品牌正迎来第二个发展巅峰期,而索尼、HTC、黑莓等已经在此轮竞争中处于颓势的国际品牌将很难迎来市场翻身机会。

连接一切的时代到来

本届CES,智能家庭、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成为展会关注焦点。三星电子联席CEO尹富根称物联网时代已经开始,2017年三星90%的设备将全部实现联网,5年后,所有的设备都是物联网设备。LG首席技术官斯科特·安则表示LG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Chat人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之间的沟通。

全球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厂商都参加了本届CES,并都展出了智能汽车。其中奔驰和奥迪展示了最新的无人驾驶汽车,而奥迪这辆车干脆从硅谷开到了拉斯维加斯。福特智能汽车加装了多种传感器技术,能根据交通情况调整速度。谷歌和苹果也成为汽车公司争取的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在CES上宣布,将在年底的新车中整合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

在智能家庭领域,TCL、长虹、海尔等中国企业都展示了其最新产品。不过与三星和LG相比,无论是工业设计与制造、智能概念的理解、与智能手机控制互动等方面差距明显。不过随着小米+美的、360+酷派、荣耀+创维、阿里巴巴+海尔等来自互联网、终端企业、家电企业在2014年开始的“合纵连横”,再加上中国本土广大的市场,中国企业在智能家庭领域的前景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等芯片企业本届CES都发布了新的面向智能家庭、智能企业、穿戴式设备的解决方案。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对《壹观察》透露称,联发科计划2015年内在深圳召开面向智能家庭和穿戴式设备的产业链峰会,到时将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推出。产业链从芯片层级的完善,将大大加速国内企业在智能家庭、穿戴式设备的研发与市场化速度,在讨论十年之后,“连接一切”的时代正在真正到来。而中国电子消费企业正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机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