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洪峰谈小米主题:2014年我们真正教育了这个市场

   时间:2015-01-12 09:42:04 来源:凤凰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如果不喜欢Android原生的桌面,也看烦了MIUI官方的界面,小米手机用户还有一个选择——小米主题。这个本是增加小米手机可玩性的功能,现在已经拥有超过9700款主题,超过3000名设计师提交过作品,各类主题的总下载次数已经达28亿次。

小米为什么要做小米主题?小米主题生态现在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小米联合创始人之一,MIUI掌门人洪峰接受凤凰科技采访,解答了这些疑问。

我们真正教育了这个市场

对小米比较熟悉的人应该还记得,2011年小米手机发布之前,推出过一个宣传MIUI的官方视频。视频中除了宣传MIUI中为中国人设计的特色功能,还着力渲染了百变主题。当时的Android手机,大部分使用的仍是原生界面,锁屏、图标都比较单一,用户如果想定制美化,就需要下载例如Go桌面的APP。但这些第三方软件的功能仍不够丰富。小米的百变主题,可以实现壁纸、锁屏、铃声、图标、字体、交互等多处的定制,一推出让很多追求个性化的人趋之若鹜。

“主题是小米手机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我们当时推出主题功能,主要是希望用户在用手机的时候找到乐趣,因为主题这件事爱上小米手机。”洪峰说。

MIUI的强大不仅仅是主题变换,但这一功能却吸引了诸多用户的使用。据洪峰介绍,有接近一半的MIUI用户会尝试更换主题,如果按照7月份的数据计算,这一数量将达到3500万。

在设计制作端,截至2014年底,小米主题生态拥有超过9700款主题,超过3000名设计师向小米主题商店提交作品,各类主题总下载次数达28亿次,加上壁纸、铃声等其他内容总下载次数超过140亿次。无论是入库主题数,新增设计师数量还是总下载数,较2013年都有两到三倍的增长。

对于如此快速的增长,洪峰认为原因在于,2014年小米主题生态真正教育了这个市场,让参与者看到这件事情有奔头,“以前设计师认为‘画几个图标就能挣到钱’是忽悠人,但是经过我们对市场的教育,让大家看到通过这个事情是可以挣钱的,所以从去年起,设计师们开始觉得这个事情靠谱,并且参与进来。毕竟设计师的圈子也不大,大家口口相传(就能达到效果)。”

小米跟开发者采取3:7的分成比例,据小米官方数据,2014年小米主题生态中出现了年营收超过100万元的设计师,个人设计师最高月收入达到18万元,设计师团队最高月收入达40万元。“有的人靠这个买了车买了房。”小米的工作人员说。

小米主题都做了什么?

小米主题生态的成长,跟MIUI一样,是随着小米手机出货量的增长而自然增长。2014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是6112万台,2015年的预计出货量为1亿台。“随着小米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小米主题生态将发挥更大的潜力。”洪峰表示。

为了吸引更多设计师、制作者参与到小米主题生态建设中来,小米提供了多方位业务支撑:首先是引入版权方进行合作,例如小米已经跟“小羊肖恩”“新世纪福音战士(EVA)”“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等品牌达成合作,解决了设计师在版权上的后顾之忧;其次小米开始陆续引进艺术家的主题作品,目前已经有画家李尤松的作品进驻小米主题商店。此外,为减少设计师的顾虑,小米还为某些主题提供了保底费用,让设计师在保证收入的前提下,专注到新作品当中。

在业务创新上,除了已有的米币付费模式,小米主题正在摸索B2B的道路,例如小米跟腾讯合作推出的“炫舞时代”主题,用户无需解锁打开游戏,只需要点亮屏幕就可以玩游戏了。目前B2B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快消品牌,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把厂商的需求融合在主题里,给产品以曝光。

“一个普通手机用户每天的解锁次数大概有五六十次,即使使用一周的主题,对品牌的曝光度也很重。”洪峰说。据悉,小米主题现在正跟汽车厂商、家电、电商等洽谈合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B2B业务,收入已经超过了百万元。

除了国内市场,小米还计划将主题生态搬到海外市场。据了解,目前小米已经在印度开始教授本地设计师,设计一些当地风格的主题。

但是主题相对于其他服务来说,并非一个必要性产品,就像洪峰所言,更多是给手机增加一份乐趣,但这种乐趣又不如游戏强烈与长久,因此相对于应用商店的丰厚收益,小米主题的营收让人“不好意思开口”,每个月只有数百万元。洪峰坦言,目前小米主题的用户中,大部分仍是免费主题用户,付费用户只占据少部分。而在小米主题主流消费人群中,0-24岁的年轻用户占据了59.5%,这部分用户仍属于低消费能力的年轻用户。当他们成长起来,消费能力提升的时候,是否还会对主题有这样的新鲜感与热爱?试想已经年过三十岁的消费者,会花多少精力在手机主题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