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表让可穿戴设备厂商又爱又恨。
爱它是因为苹果手表可以增加同类产品的曝光率,苹果对行业的导向作用也能让原本混沌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明晰方向。恨它则是在于,拥有压感触屏、数字表冠等多项技术和交互创新的苹果手表即将上市,但众多可穿戴厂商至今依旧一筹莫展。
一边是市场即将开启的期待和企盼,一边是“狼来了”式的紧张与焦虑,两种复杂的情绪交缠之下,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厂商如何反应?
价格:近七成用户表示低于千元才会买
企鹅智酷近日启动了一项面向大众用户的调查,内容涉及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定价、形态等多个层面。调查收集到6320名用户的反馈,来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
调查中,仅有26.4%的用户表示购买过可穿戴产品,高达56.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没有购买过任何可穿戴设备。另外还有17.5%的用户表示自己不知道可穿戴设备是什么。
此外,用户对国产可穿戴设备的价格期待也普遍较低。66.9%的被调查者认为,国产可穿戴设备的价格只有在1000元以内,他们才会购买。其中35.5%的用户更加苛刻,他们表示只有当价格低于500元时,才会购买国产可穿戴设备。
用户的功能需求:电池耐用,游戏、拍照无所谓
促进用户购买的产品特性中,功能和价格依旧是两大主要因素,其中分别有64%和29.2%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为实用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买单。除此之外,还有18.3%的用户表示,出色的外形设计也会吸引他们购买。
与其它消费品不同的是,明星代言在可穿戴设备中的促销作用微乎其微,仅1.9%的用户表示会因此购买产品。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需求,用户的反馈相对平均。与智能手机相似,人们关注最多的依旧是续航。44.4%的被调查者希望可穿戴设备的电池足够耐用。
同样受到关注的特性还包括地理定位、外形设计、打电话发短信、记录运动数据等。地理定位由于能够用于预防老人、儿童走失而备受推崇,用户对它的需求仅次于电池续航。
值得注意的是,拍照、游戏等手机中的强需求,在可穿戴设备上的需求量并不高。用户很清楚可穿戴设备的小屏幕无法带来令人惊叹的拍照和游戏体验,因此对它们的需求也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