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互联网金融抢贷款市场 风控堪忧?

   时间:2015-01-19 13:02:48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赵刚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如果说2014年各家互联网公司试水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主要靠理财,那么在2015年,大家拼的也许就是小贷和P2P。要做贷款,避不开最重要的“风控”。央行近期放开了民企的个人征信准入门槛,互联网公司做贷款,未来的风控还能有哪些方式?

单纯做理财?前途太不光明

自从阿里的宝宝出现后,各家互联网公司都争相卖起了理财产品。可实际上不少互联网公司做的,不过是做流量贩子而已。从各个渠道拿来的债权,打包包装成理财产品,就号称自己进军了互联网金融。但实际上呢?部分互联网公司本身并没有基本的风控能力,缺乏对贷款人还款能力的判断,因此,要么做分成少得可怜的低风险债权,要么就打肿脸卖分成高些的P2P理财。靠着自身的流量分些渠道费,更像是换个方式卖广告。

而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一些新的纯理财网站则更辛苦些,本身没有流量来源的他们,一方面吸收着一些小贷公司因为杠杆没法放贷、并且风险较高的债权,或是P2P网站卖不出去的债权,一方面还要在百度等平台上购买高额的渠道费。为了获得更多地投资机构融资,他们只能靠各种手段吸引注册用户。互联网金融这么火,注册量高的理财网站才能在投资机构面前讲出更好的故事。

这么看来,纯理财网站的前路还真是挺辛苦,靠流量变现总会有遇到瓶颈,然后呢?

做贷款,To B 容易To C量大如何选择?

和只做理财相比,自己做小贷或者P2P显然是更好的选择,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慧聪等等都注册了小贷公司。

阿里的小贷公司注册在了浙江、重庆;京东和百度的小贷公司都注册在了上海,京东注册资本3亿,百度注册资本2亿;苏宁和慧聪的小贷公司都注册在了重庆,苏宁注册资本3亿,慧聪注册资本3.75亿。唯品会则将小贷公司设在了广州。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591家,贷款余额9079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86亿元。而根据腾讯财经的消息,银监会将于2015年1月30日召开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下称小贷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会员接近300余家。

小贷公司如此之多,企业级的贷款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在个人领域的贷款争夺地尤为激烈。

按照央行的规定,小贷公司的利率上限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下限则不得低于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0.9倍。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等在2014年主做的都是供应链金融,给自家平台的商家放款,相对于个人卖家,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电商平台显然对商家的掌握度更高。

但是个人贷款的市场量级之大又不能忽略,因此,在掌握了商家之后,京东在2014年也开始小规模试水了针对个人的京东白条,阿里也在近期推出了针对个人的花呗。更多的小贷公司或者P2P网站,都把争夺的市场,放在了个人贷款领域,但针对个人的风控则是最大的难题。

P2P风控除了央行征信还能靠谁?

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7669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725亿元,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创下近四年新高。和商业银行的不良率相比,P2P公司的不良率能控制在7%都已经非常难得。而这个所折现的,正是P2P网站自身风控能力的薄弱。

P2P网站为何跑路的那么多?除去本身就是为了自融的一部分P2P网站外,更多的P2P网站最终跑路则是因为自身风控能力薄弱,无法真正的判断贷款人的还款能力。非常优质的贷款人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用钱,都被银行抢去了,P2P网站能够放贷的那部分用户,本身的资质就略逊于银行,再加上P2P网站能够获得的用户信息有限,要想控制不良率,一方面只能控制放款金额,像拍拍贷首次放款的金额都是3000,另一方面则需要靠更新颖的风控方式。

传统的P2P网站风控方式主要靠央行征信报告、银行流水、工资证明,同时为了保证贷款人提交的信息真实,往往还需要贷款人提供2-3位亲友的电话,用以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这么做虽然尽量去判别了贷款人还款能力,但仍有不少缺点:一是贷款周期长,一般的线下贷款风控时长长达2周;二是仍然无法判断用户提交信息的真伪。P2P网站的兴起甚至催生了另一个行业的勃发,他们靠给用户伪造证明来骗取小贷公司或者P2P网站放贷,从中收取10%以上的中介费。

而为了缩短用户资质审核的时间,纯线上的P2P网站也不少,他们靠引导用户在线上提交包括银行流水、工作证明、征信报告等等资料,直接在线上判断用户资质,并决定是否放款,这么做虽然能够保证了放款时间能缩短至2天,但坏账率其实更高,线下审核往往都不能避免用户证明造假,更何况线上?

除了传统的风控方式,新型的风控方式则五花八门。部分P2P网站只给正在还房贷或者车贷的用户贷款,如果你的房贷已经还了满半年,那么就能获得当月还款额最高40倍的贷款,这么做其实还是在抱着银行的大腿;部分贷款产品只给获得了车险或者其他保险的用户贷款,这么做就是抱了保险公司的大腿。

除此之外,电商网站还有更好的风控依据,那就是平台上供应商的交易数据,根据供应商在平台上的交易流水,电商网站往往很容易判断商家的资质,放不放贷就容易判别的多,只需要考虑是通过自己的小贷公司来放,还是通过自己P2P的平台来放。

阿里、腾讯最近都入围了个人征信的首批名单,芝麻信用、腾讯征信都将利用互联网交易大数据为用户“画像”、打分。这就意味着滴滴打车爽约、腾讯会员充值、淘宝上的差评等,都可能进入个人征信报告。用户除了面临个人交易信息能被合理的卖掉,更多地则是能有更多元化证明自己还款能力的证明。

除了这三个之外,其他吹嘘自己靠社交数据、用户填写信息时的输入时间间隔等等来进行风控的公司则显得不靠谱的多,“大数据”这个词本身对不少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来讲就是个营销用语,更别提通过大数据来做风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数据只能成为风控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要作为主要判别依据,要么把放款金额降得很低,要么就只能承担非常高的坏账率。

你知道P2P公司为了掩饰坏账会怎么做么?他们会靠放新标来吸取资金,填补之前的坏账,这个雪球越滚越大,等到平台无法承受之时,就是跑路之日。谁来给理财人兜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