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上个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前五名中有三家国产品牌,华为、小米、联想跟在三星、苹果之后分列三至五位。
从绝对数量上,国产手机三强每一家都有超过1500万台的出货量,距离三星苹果并不太远,但在品牌影响力上,国产手机距离三星苹果差得就不是一点两点了。
三星苹果瓜分全球智能手机利润
调研机构赛诺在2012年底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国内3000元以上手机市场90%的份额被苹果和三星两家占据,剩下10%份额被索尼、诺基亚、HTC等国际化品牌瓜分,国产品牌在该市场占有率几乎为0。
从2013年开始,联想、中兴、华为、酷派等国产品牌纷纷推出3000元以上智能手机,但和联想的K900一样,留下的只有失败案例。3000元以上国产手机里唯一的亮点还算是小众品牌OPPO 与 VIVO,这两家源自步步高的手机厂商硬是用广告砸出了一定的销量。至于锤子手机,罗永浩的个人品牌溢价并没有让锤子手机畅销,T1已公布销量仅为12万台,并很快从3000元降价到1980元。
与赛诺两年前的报告类似的是,在小米Note还没有站稳脚跟前,国产品牌在3000元以上手机市场几乎集体失语。
国外的调研机构几乎每隔一个季度就要发布一份报告,主要内容是全球手机厂商利润分配情况。基本上标题都是苹果三星占据全球手机市场利润109%之类的。三星、苹果用超高的出货率和远超同行的利润率瓜分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空间,其它厂商,大多处于亏损或不赚钱状态。
国产手机品牌无奈血战红海市场
三星苹果之外的手机厂商,特别是国产手机厂商,为什么不赚钱?这与他们一直在3000元以下红海市场鏖战有直接关系。
智能手机的硬件成本现在已经非常透明,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开启了成本定价的竞争模式,直接把国产手机厂商的利润压到几乎为零,再加上推广成本和行政成本,不亏本就是万幸,用利润换销量也是无奈之举。
国产手机被压制在3000元以下红海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很难得到品牌溢价,价位向苹果以及三星的高端机型靠齐很难收获用户,即使是学OPPO 与 VIVO大打广告战也很难将植根于用户心目中的低端品牌形象抹平。
国产手机品牌的软硬件实力有待提升
被用户定位为二流品牌,这是国产手机品牌的集体悲哀。刨去对洋品牌天生好感的“崇洋媚外”心理,国产手机没有品牌溢价的最大原因还是自身软硬件实力不够。
在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时代,山寨机曾经风行一时,MTK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让没有任何手机生产经验的人也能大胆进军手机行业。
到了智能手机市场相对成熟的当下,不少手机厂商相比四五年前并没有太大进步,系统用的是宣称被优化的安卓系统,CPU主流不是高通就是MTK,其它像GPU、屏幕、传感器等重要组件也基本进口自欧美日韩,设计上更是有以大可乐为代表的一批厂商以向乔布斯致敬的名义抄袭iPhone。至于专利,几乎以买为主,买不到的只能祈祷不被告。
反观三星,除安卓系统外几乎坐拥手机产业链的全部资源,苹果除垄断iOS系统外,还自己设计CPU,掌握最核心资源和专利。这些差距,并不是国产品牌短时间能够赶上的。虽然生产的全球化已经让代工成为主流,但不掌握核心资源,商战中受制于人也是难免的。
国产手机品牌想要摆脱二流品牌的形象,除了争夺市场份额外,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在手机产业链里的话语权,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早日摆脱对洋品牌的依赖。手机操作系统大局已定,软件上突破很难,做好安卓系统优化即可,但在硬件和设计上,还是有不少可以突围的地方。
假以时日,国产手机能够大胆宣传CPU是自主研发,不再盲目致敬乔布斯,才是改变二流品牌形象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