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谷歌眼镜闭关,有东山再起机会吗?

   时间:2015-01-20 09:36:50 来源:百度百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Google公司于1月15日宣布,19日起将停止接受谷歌眼镜 (Google Glass) 订单,并将关闭其“探索者(Explorer)”软件开发项目,谷歌眼镜团队也将搬出Google X部门。此举被关注Google Glass命运的人们视为Google公司放弃这一被高调宣传过的项目。Google Glass和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差不多同时公布,Google也不遗余力地造势,为何被Google公司雪藏了起来?

Google Glass从诞生起争议不断 

2012年6月27日,Google公司创始人Sergey Brin发布了Google Glass。2013年4月,Google通过Explorer项目向申请者发销谷歌眼镜,申请者成为最早的测试人员。2014年5月,谷歌向所有美国消费者出售Google Glass,不过销量不高,大家期待的是成熟的产品而不是原型机。

Google公司称将继续研发新款智能眼镜,停售现在的版本并非停止谷歌眼镜项目。不过这被视为公关托词,因为Google公司未给出任何有关新款谷歌眼镜研发的具体时间表。有接受Google公司说法的分析师认为,Google公司接受教训将封闭研发新款智能眼镜,等到有了更好更完善的用户体验再推广;持相反观点的人士则认为,Google Glass已经失败了。Google Glass诞生之初,被认为是一款很酷的产品,Google公司创始人Sergey Brin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不过因为定位问题,始终局限于极客圈和小部分愿意支付高价尝试的人群中。当后期大量负面新闻爆发,Google公司也回天无力了。

Google Glass从2013年上架起就引发争议,隐私一直是最大的争议点。一项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因为隐私问题而拒绝佩戴Google Glass。他们担心黑客通过Google Glass访问到地理位置等个人数据,从而泄露隐私信息。因为Google Glass内置了摄像头和记录装置,可以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普通人担心Google Glass佩戴者偷看、窥视自己的隐私生活。美国电影协会禁止消费者佩戴Google Glass进入电影院,以防止盗版问题。Google Glass在一些医院、酒吧也被禁止携带入内。

Google公司危机公关的时候曾试图引进时尚元素拯救Google Glass。Google公司与时尚设计师Diane von Furstenberg合作,推出时尚版Google Glass,包括两种款式,有5种镜框和8种镜片可选,不过售价更高了——1725美元。还开设了四家Basecamp实体店,分别位于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以及英国的伦敦。不过去年11月也关闭了,Google公司的相关人员给出的理由是大量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Google Glass,所以不需要实体店销售。

Google Glass败走麦城的原因

1 隐私问题的争议。美国人平时很注重界限,但在酒吧或者Party上会比较放得开,所以也就担心被Google Glass携带者拍下不雅的照片。

2 高昂的售价与有限的功能,1500美元比其他高科技产品贵的多,阻止了普通消费者的使用。

3 不成熟的技术,续航时间过短,大概3小时到5小时就需要充电,充电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达不到宣传时所说的一小时。

4 缺乏配套的应用,曾有野心勃勃的开发人员研发App,不过很多都半途而废,目前仅有100款Apps,连Twitter最后都停止开发Google Glass应用。

Google公司最大的可能是学习苹果的经验,秘密开发消费者产品,等最终完善后再推向市场。支撑这一可能性的证据是,Google公司一个有关智能眼镜的专利被曝光:第二代的Google Glass体积更加小巧,可以和可穿戴智能设备搭配使用。新版Google Glass吸收模块化的思路,配件均匀分布在镜架上,不会像现在集中右上方那么显眼了。

负责人Ivy Ross称第二代Google Glass将更加便宜、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提升音响的质量并配备更好的显示屏幕。其实这针对的都是Google Glass被消费者发现的问题:售价太高、电池续航能力不强、音效糟糕以及时不时出现画面扭曲。据称Google公司也尝试在下一代Google Glass中解决隐私问题,准备在眼镜外部增加一个指示灯,以提醒其他人摄像头是否正在工作。

相信以Google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财力,如果能坚持研发并推出一款成熟的产品,在人们淡忘了目前的争议后,让普通人逐渐接受,Google Glass还是有可能东山再起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