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4年“手环的悲剧”吗?一无例外的查看运动量、测算心率、监测睡眠质量、感应计步、闹钟唤醒、防水可佩戴……几乎是一夜之间市场上涌现了数百家品牌,价格从79元到近千元不等,却是一无例外、完全同质化的产品,最终浇灭的是普通用户的购买欲望:戴上这个,有什么用?
“戴上这个,有什么用?”一句最平实的诘问,对于这两年来那些顶创新之名、邀哗众之实的潮流追逐者,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自从2012年Google发布谷歌眼镜(Google Glass)以来,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硬件一浪热过一浪,先不论公司的技术储备或者产品定位如何,似乎一旦错过“风口”,就会和财富金山失之交臂。
继2000年的第一波.com热潮、2007年后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潮之后,智能硬件又将是一次千年不遇的创富机会?还是另一个巨大的泡沫?
Google眼镜:无用的拐杖
何为智能硬件?尽管业界对之并没有一个清晰、科学而统一的说法,但赋予IT设备智能化,则是一个最通俗、明了的注解。可见,智能硬件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自从人类经历18世纪工业革命、进入“机器体系时代”以来,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工作,追求机械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一直是工业界追求的最高目标。
一个世纪前出现的计算机就是智能硬件发展的里程碑,从此,计算机也被赋予了类似人脑的计算、思考、模仿和判断等特征,这就它被称为“电脑”的由来。曾几何时,计算机工业中硬件+软件的Wintel模式被奉为经典——硬件提供“骨架”,软件提供“血液”, 像1997年IBM 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故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但这些都是互联网之前发生的神奇故事了。硬件设备和互联网服务的结合,得以开辟出智能硬件的新纪元。尤其是2001年10月苹果iPod的诞生,用户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网络上下载他所喜爱的任何一首单曲,传统硬件工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很快被智能硬件的“连接——服务”模式所取代,当年iTunes上的网络音乐商店扮演了早期的“云服务”模式——它能够允诺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可以轻松地从“云”和“端”之间连接来获得自己喜欢的内容。连接一切、充满个性化和自由感的消费,都是新一代硬件设备网络化、智能化带给人们的全新体验和享受。
(在难以回答“戴上这个,有什么用?”之前,Apple Watch 恐怕在无法避免与谷歌眼镜相似的“无用拐杖”的命运,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发布时间。)
某种意义上,iPhone这样的智能手机就是iPod等智能设备的延续和扩展,真正的智能手机也就是从乔布斯的神奇之手开始的。也就从那一刻开始,iPhone所代表的智能硬件潮流似乎已经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果真如此吗?2012年4月,当谷歌眼镜初次亮相时,它似乎就亮瞎了全世界极客(Geek)们的眼镜:你只要对镜片的隐身小麦克说一声“OK,Glass”,这个玩意儿就可以帮你拍照、上网、导航、聊天,甚至还可以视频。可从2014年4月开始公开售卖,到上周Google宣布停售,才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引无数极客竞吐槽:那些昨天还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明天就该如此短命吗?
问题还得回到前面那八个字:“戴上这个,管什么用?”著名的技术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把这种现象称为“无用的拐杖”——本来拐杖是用来帮助受伤者来恢复腿部技能的,但是人们今天如此推崇各种各样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级“拐杖”,以致于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使用拐杖的社会一定比每个人都使用双腿走路的社会效率更高。
过去2年来,谷歌眼镜就是那个高级“无用的拐杖”。试想象,不用打开屏幕就能上网,不用征求面前那位美艳女郎的同意你就可以跟踪拍摄,甚至把她的信息传送到网络上,当然,不用等到眼睛疲劳,你很快就会成为一个需要心理治疗的深度“网瘾症”患者,而且你也很快就会赢得“眼镜混蛋”(Glassholes)的恶名——在很多公共场合的谷歌眼镜使用者都因为肆无忌惮的拍摄,而令周围人为之侧目和感到不适。
眼下,除了伪装逼格之外,谷歌眼镜似乎在消费者市场还没有找到第二个更加合适的用处。停售至少使谷歌眼镜避免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困境和道德困境——从电池续航时间、万元高价、镜腿发热,到使用者的安全问题和被拍摄者的隐私权保护等等。
(除了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正确性目的”外,Tesla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大型、可移动的智能硬件。)
谷歌眼镜的遭遇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智能硬件的生存状态——从一窝蜂的各种手环、三星的Galaxy Gear到那个千呼万唤、犹遮琵琶的 Apple watch。“不管商品是否需要就直接生产,不管发明是否有用就直接应用,不管动力是否有效就直接利用”,这是芒福德形容“无用拐杖”的三大特点,他提醒我们智能硬件同样涉及到“人的价值观”,因为它们同样会以创新之名,带来能源的浪费、损失和滥用。这样看来,在找不到合适的使用理由之前,Apple watch还得再让那些极客们多等上一段时间。
Tesla汽车为什么这么火?
同样是智能硬件设备,电动汽车Tesla的命运却让人刮目相看。某种意义上,它才是今天称雄智能硬件界的“王者”。
Tesla的如日中天,首先取决于它的“目的正确性”。为了打造一款全新的与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的纯电动汽车,Tesla在其创立20年之后才登陆资本市场,其最经典的Model S诞生于22年之后,公司首季盈利在创立23年之后,这些成就是几代人孜孜努力的结果,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带领这家全新的汽车公司“穿越漫漫长夜”之前,Tesla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来克服电池、新型变速箱和成本等层出不穷的问题,才有了Tesla今天百公里加速3.2秒、最大续航400多公里、年销售量3万多台的骄人战绩。从这一点而论,谷歌眼镜“太年轻了”,年轻得找不到方向。
其次是Tesla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精神。Tesla虽然眼下无法以普通用户为服务目标,但其对于用户体验的理解自始至终贯穿了追求极致的互联网风格。且不论“整部车就像一个移动设备控制的智能硬件”,其炫酷时尚的设计风格、连车门拉手都不放过的追求细节、以及充满个性化、可定制的自由风格,都与乔布斯当年的苹果精髓如出一辙。
最后当然还有Tesla在营销上的精准定位。Tesla和我们动辄就以79元的手环不同的是,前者关心的只是数量和利润,后者更多关心的是创造力和用户体验。现阶段,Tesla因为动辄近百万元的价格无法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它巧妙地将跑车、新能源和互联网等不同理念结合在一起,吸引的恰恰是那些有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商界高收入人群和社会名流。
智能硬件的三大应用场景
谷歌眼镜的停售和Tesla的走热,显示了应用场景对于全新一代的智能硬件是何等重要。和那些闻风而动的可穿戴设备不同的是,未来智能硬件有望从以下三个重要的应用场景中进行突破,甚至获得类似Tesla一样的成功。
(李书福近年来通过接二连三的跨国并购,先后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和英国Emerald电动汽车公司,如果假以时日,中国人自己的、具备智能特征的纯电动汽车依旧可以期待。)
一、新能源汽车。有Tesla高端市场上的抢跑在前,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在中高端市场一样可以大有作为。比起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李书福的新能源汽车更值得期待,当然,后者更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
二、智能家居。继2014年Google以32亿美元收购Nest之后,相信2015年在这一领域有更多的新加入者出现。和零散的可穿戴设备不同的是,智能家居更适合一个统一的平台系统构建,连接不同的设备,并以更加节能、智能和多功能的“三能”模式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
三、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将是人类未来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到全面深入到水、空气和食物等健康服务领域,这将是智能硬件大展身手的广阔天地。
从长远来看,正如芒福德在80多年前所告诫的,如同任何一部机器一样,智能硬件的真正价值既“不在于大量地创造产品”,也不在于“大范围地制造需求”,而在于它们能否“增加能量的转化,在于高效的生产和平衡的消费,以及社会化的创造”,或者换言之,看它们是否最终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休闲、创造和行动的自由”。就此而论,正在兴起的智能硬件产业的进化之路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需要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加以检视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这样才不至于“要么把它们的最新应用说得天花乱坠,或者因为其成果有限而将它们说得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