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专车和黑车符合中国国情?

   时间:2015-01-21 09:46:04 来源:百度百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4年是世界交通史上頗具里程碑性質的一年,马航两次事故不仅带来了国内满屏的蜡烛,也重新燃起了科技、信息、互联网领域专家的热情,他们发誓要让飞机运行地更安全,但无奈的是,就在2014年行将结束之际,亚航却再次发生事故,死者长已矣,但关于飞行安全的大讨论才刚刚开始,否则,以后的空姐再也不会这么漂亮了;2014年也是中国交通史上的改善年,春天伊始,打车软件们就挥舞着金钱,烧透了行业的半边天,腾讯和阿里看似赌气式的较量,实则布局巧妙。在最火爆的几个月内,两大打车软件的Logo几乎无人不知,有的消费者甚至出来遛弯都要打个车,他们一边花着打车软件的补贴,一边讨论者“飞机到底去哪儿了”。

两大巨头联手烧掉了数十亿元,收获也不可谓不丰厚,不单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培养了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习惯,而且司机的钱正越来越多地存到支付宝里。事实上,对于玩弄资本的巨头来说,钱是否存在自己名下并不重要,只要能用,他们随时把烧掉的钱一把赚回来!

烧钱大战的好处正不断发酵,专车服务就是其中最大的瑰宝。去年8月份,互联网专车服务在中国诞生,大量的高档轿车纷纷出现在城市公路上,一般为20万左右的车,常见的起步价为17元,每公里3.5元。同普通出租车相比,专车的服务具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等运营特点,原本是想成为“传统出租车”的补充,但没想到市场反应火爆,直接威胁到传统出租车的生存,一不小心点燃了传统司机的怒火,他们再也无法忍受高额的份子钱和琳琅满目的附加费用了。现在看来,烧钱大战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科技资本领域,更关乎中国交通系统的升级,甚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民生,好事者纷纷预测:交通部有望借着专车服务,彻底推倒现有的交通格局,建立租车新秩序。

专车不黑,它是交通改革的药引子

专车服务理应借着互联网风靡全国,为市民出行提供更高质量服务,同时,也能大大缓解传统交通系统的运营压力,但正在国内专车服务野蛮生长之际,相关部门的“黑车”帽子却在适当地时候扣下来,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查扣互联网专车,而外国租车业巨头Uber也迟迟不能本土化。关于查扣,官方解释最流行的版本就是“私家车加入专车运营属于黑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而多地出现女大学生因搭乘黑车失联的新闻,也让这种声音显得底气十足。

但真正的事实是,任何的查扣都会打着“保护消费者”的幌子,同时,会和相关的利益集团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次针对互联网专车的查扣与规范,就像当初四大银行联合围剿“余额宝”一样,是一次传统利益集团和新技术、新模式的残酷对决,碰巧的是,互联网专车服务也得到了国家力挺,这也几乎奠定了“专车服务”的胜局。随着专车服务的火爆,舆论风暴的重心集中于“专车即黑车”的讨论上,但自大量传统出租车司机罢工之后,舆论又将焦点转移到传统出租车运营管理,乃至整个中国的交通体系上来。

笔者相信未来5年内,中国租车行业定会有天翻地覆地改变,这种深刻的变化来源于对旧有制度的讨伐以及普通民众对新秩序的期望,显然,这不是一个打车app能搞定的事儿。事实上,互联网专车服务就像一个引子,给了当局一个出兵的理由。

  罢运风波:带血的份子钱

传统出租车司机罢工,理由之一是受到了互联网专车服务的冲击,其实,这只是压垮出租车司机的最后一根稻草,罢工爆发的真正原因是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最让人诟病的就是那些份子钱,那些血淋淋的份子钱。

“每天一睁眼就欠公司好几百元,工作十几个小时,其中六七个小时是为公司拼命。”很多网站都转载了这位司机师傅的心声,语言朴实至极,却折射出中国租车系统的问题。目前,出租车公司运营证都是靠“烧钱”得来的,他们先是从相关部门的手中花大价钱买来营运证,再聘请或转租给司机运营。业界常说的份子钱,就是因司机无力一次性付清几十万的营运费用而向出租车公司支付的本息。这种操作模式和房贷分期付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加赤裸裸。消费者贷款购买房子,好歹政府要卖地、开发商要盖房,消费者也能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商品,但司机付出了大量的份子钱,换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合法”身份。或许,众多的专家会再次出来辟谣,详细论证“份子钱”符合国情。但不可否认,中国90%的腐 败都来自于“审批”,这是一种特权行为,审批最实质的内容就是收钱,具体到出租车行业的审批就是“运营证”,收的就是份子钱。

专车服务的兴起和出租司机的罢工重新燃起了公众对“份子钱去哪儿”的兴趣。据国内媒体报道,司机缴纳的高额份子钱被某地出租车企业用来承担40个项目的成本,变相帮助企业分担各种经营风险和管理成本,甚至一些企业的公关费、交际费、办公费都要司机来买单,更让司机感到无法承受的是,份子钱不断上涨,浙江某城市的份子钱较前些年有了10%的上涨,而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利润率常年稳定在10%左右,是航空服务公司的两倍,一些大城市的出租车企业高管年薪更是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这些人最大的技能就是搞来“相关部门的行政专用章”,他们成为人生赢家,赢取白富美,而出租车司机却成了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永远奔跑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却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显然,这样的模式并不健康,事实上,任何健康的商业模式贩卖的都不应该是权力。

黑车洗白,只欠春风

黑车在中国由来已久,几乎任何的城市都不会杜绝黑车,他们一方面增加着个别人的收入,一面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适当的时候亦能顶个罪名什么的,但不可否认,黑车始终行驶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笔者之于黑车的看法是,90%的黑车司机都是以赚点外快为目的,只有少量的黑车是违法之徒,这是由人性的弱点造成的,和黑车本身没有关系。

针对屡禁不止的黑车,笔者认为互联网专车服务实则是一种非常好的整合工具。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就是信息分享,不仅可以分享用车信息、价格信息,也能收集黑车司机的身份信息、违法行为信息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评估“黑车”的运营资质,既保证了消费者的行车安全,又能对传统出租车市场进行冲击,从而真正突破“份子钱”的壁垒。不过在具体操作层面,可能还需要更详细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手段,但整合专车、招安黑车却是非常利好的大方向。或许,普通百姓早就厌倦了拥堵的交通压力,但又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贷款买车,而且要付出高额的保险费、保养费等等。如果专车服务、拼车服务能更好得普及,相信对整个社会环境来讲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互联网专车app不仅仅是黑车洗白的一次契机,也是促进中国交通系统升级的重要工具,也正因如此,交通部和央视、中国之声等相关部门和专业媒体多次公开力挺“专车”服务,最解气的说法就是“专车是创新服务模式”。确实,专车服务相对于普通出租车业务,服务质量更高,车辆本身都是20多万元的中高档轿车,司机也一改传统的哥的邋遢形象,因为有足够的利润,他们基本不会出现抢单、挑单、绕路的行为,在一些专车上配有充电的接口、少许的矿泉水,专供婴幼儿使用的儿童座椅等等,据说这些已经成为未来专车的标配,当然,要是能提供”车震“服务就更好了。相信这样的服务会对固有租车秩序形成鲶鱼效应,出租车公司是时候要思考提供高质量服务,让利的哥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