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圈官方广告正式开始投放测试。针对不同用户,展示的内容也不相同。据悉,对于用户的分类主要依靠微信红包的大数据分类,2014年红包流量1000元以下的朋友圈集中投放可口可乐的,1000-100000集中投放VIVO的,10000以上的科技新贵和高富帅朋友圈投放BMW的。
朋友圈广告一出,群众呼声还挺响亮,刷出宝马广告的终于可以振臂一呼“谁xx说我是屌丝”。相对比微博第一条广告刷出了厌恶,朋友圈的第一条广告却好像秀出了优越。
有游戏就会有开挂的,在这,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装B的方法:把你的昵称改成宝马官方名称,头像也换成一样的,发一组一样的图片,截图。这样做似乎也可以以假乱真哦。
再延伸一下,你自己也可以在朋友圈打免费广告:把你的昵称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我的就可以改成百读社,头像换上标志,这样不花钱也可以正大光明的做朋友圈图片广告了。当然还可以改成“迈巴赫中国或路虎中国”然后截图出来炫耀也是很有可能有很多朋友为你这个土豪点赞或是以身相许的。
或者还可以这样做:先加一个人的好友,再把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改成宝马中国的,然后让他汇款到指定账户获得宝马MINI的试驾机会。试试吧,一定能捞到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腾讯你如何界定官方?不把用户的安全放到第一位也就算了,还把用户拿出来卖掉赚钱,实在是有些可耻了。
也许微博的广告确实让人觉得厌恶,但是微博的认证系统却是完善的。个人认证五个要求:清晰的头像,绑定手机,关注数30,分数数100,两个互粉橙V好友。新浪认证种类分“在职认证”,“职业资格认证”,“作品和获奖认证”三种,而材料要求真实,充分。这里说说材料:1)博主真实的身份证,及扫描件,及下面材料中的一种2)如果是在职认证:单位开立的在职证明,需要盖公章的扫描件3)如果是职业资格认证:相关部门或单位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扫描件4)如果是作品和获奖认证:相关部门或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扫描件。当然之后还有好友确认。不管微博如何让人厌恶,但是至少把用户安全放到了第一位。有理可求,出了事也能找到当事人。
然而实际上,在宝马广告出现后,确实有用户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换成了宝马,迷惑性很强。同样的道理,企业也可以花钱买一大堆用户头像,形成规模效应,进而达到宣传的效果,不仅会把用户卖掉,对微信本身也是一种透支,而随之的就是用户体验的降低,造成鸡飞蛋打两头空的局面。
朋友圈广告也许可行,但是一定要改进。安全和体验,两个方面,向微博学习的同时,腾讯也要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