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知道“知道日报”全新改版 打造专业化的知识平台

   时间:2015-01-29 10:07:13 来源:ITBEAR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笔者发现,继百度知道首页重大改版后,其旗下的专业品牌栏目“知道日报”也进行了一次全面改版,不仅在视觉设计和页面阅读体验上有重大变化,栏目发展方向似乎也透露出不小的改变。同旧版相比,新版明显更具“专业范儿”,也增强了“平台化”色彩。

据之前媒体报道,知道日报是百度知道于2013年8月底着力推出的一个品牌栏目,根据百度知道上人们每天搜索的问题信息,筛选出来大家所感兴趣的题目,邀请相关知识领域内的专家撰写解答。每天为人们推送7篇高品质的“泛生活领域”专业内容文章。有百度知道大数据保证选题的“关注度”,权威专家保证内容的专业性,知道日报自创办以来阅读量持续走高,目前,PC端和App端的日均浏览量已超过400万。

知道日报此次改版,无论从设计,内容安排,还是细节处理上,都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通过这个栏目改版案例,我们也可以来分析下,互联网知识内容平台如何通过改版凸显栏目特色,吸引用户关注,传递品牌形象和价值。

专业化呈现

打开知道日报的新版首页,和旧版相比,第一感觉就是变“专业”了,页面变得更加干净和整洁,顶部头图展示,文章图片整体放大;内容的分类规整;期数的突出体现,slogan的明确提出,都让改版后的日报显得更加专业、时尚、可信赖。

(1)    一致化展现,加深用户印象

旧版日报页面头部仅仅展示了“知道日报”文字以及对它的简单介绍,虽然这样能让人们对知道日报有一定的印象,但由于长文字难以成为视觉焦点,很难让用户对文字内容形成强烈的感知。而新版知道页面则用大图覆盖了整个页面的头部区域,让人一打开就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加深了对知道日报的品牌认知。而清晰的大图也会让人产生“专业权威”感,增加人们对日报内容的信赖。

同时,此次日报页面头部采用和新版百度知道首页一样的设计形式,在图片和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增强了日报品牌与百度知道品牌印象的“延续性”,形成用户对知道日报及百度知道“专业化”的一致印象。

(2)    卡片化设计,信息分类化处理

新版知道页面采用了流行的卡片化设计方案。而在新版日报页面,当期内容,特约作者及合作机构,日报往期回顾被拆分开来,以“卡片”的形式单独展现,内容得到了重新的聚合和重组。

告别之前沉重的页面,由众多个体内容组成的页面会变得更加生动和个性。同时,卡片化的设计也方便日报今后在移动端实现相似的展现,强化两类终端上用户对栏目品牌形象的统一认知。

对于信息的整合方面来说,新版放弃了旧版将数十篇文章集中在首页列表展示的方法,而采用了“按期编排”的形式,用户打开知道日报,看到的就是今天日报所推送的7篇高质量文章,如果想查看往期文章,则可在页面的右上角点击“前一期”进行查看。这样的方式凸显了日报“每日推送”的特征,更加具有专业媒体的色彩,同时也方便了用户进行查看。

平台化运作

可以发现,新版知道日报还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增加了对作者和合作机构的展示。在旧版中,对于知道日报特约作者的展示区域只有首页的页面右侧,虽然这也是对优秀作者进行的“曝光”,但却有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受展示区的限制,页面上只展示了4个作者,对其介绍也不能深入、详尽。新版对此做了专门的改进,除了知道日报首页右侧展示作者的“传统区域”外,同时也在详情页右侧展示作者,而且在每篇文章的底部,都会有专门的模块对该篇文章的作者进行详细推介,这就让每个撰稿者都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更好地激发作者的撰稿热情,多一分对“知道日报特约作者”这一身份的主动认同。

同时,新版还增加了对合作机构的突出展示,目前“知道日报”的合作机构共有61家,它们提供的优质内容可以在知道日报这个用户规模十分庞大的渠道上被推荐和传播。在旧版中,“知道日报”并没有对这些机构进行宣传展示,而新版则增加了这一部分,将其放在知道日报首页和内容详情页的右侧。点击还可进入该合作机构的网页中。

由此可以看出,知道日报应该是希望将自身打造成一个优质知识内容的聚合平台,接入更多的优秀作者和合作机构,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泛生活领域”专业内容。

在人人都能“发声”的网络社会,在“不靠谱信息遍地”的互联网世界,优质内容只有在大型的、有公信力的平台上进行传播,才能具有普遍的影响力,而百度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平台。通过“知道日报”的这次改版也可以看出,“知道日报”锐意打造一个专业的“泛生活领域”优质内容聚合平台,相信今后,它定能为互联网优质内容的聚合与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