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5日起,人们的微信朋友圈里被“第一波广告的砸中”的事儿不停刷屏,不过号称大数据投放的微信圈广告已经被人们不断的“吐槽”,比如有人说:我感觉我很失败,不仅做人很失败,而且生活也很失败,微信朋友圈至今未收到宝马的广告,最可气的是只收到一堆卖不动的手机广告。
前几天看新闻说:微信圈年收入100 万以上的用户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 iPhone 6 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 vivo 广告;连红米都买不起的用户收到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但更有人疑惑这种说法:那我这个爱喝可乐,也确实在手机上下载过买车App,并关注过宝马X3的准客户为什么连当“目标用户”的资格都没有?
微信圈这个在短时间内就赶超微博影响力的社交工具,一直以私密性强、黏稠度高而长盛不衰,但也面对一个古老的问题:如何商业化?同时移动互联网广告被业内喊了很多年,但一直也没有实质的突破。所以微信圈广告在这个时候推出,并附上“大数据投放”的名头,把用户分为三六九等,选择性发送各种广告,首先极大的搅动了人们的好奇心。但此番投放的初衷却与实效大相径庭,理性来看此次投放的这种以“用户”分类的方式,其实与用户真实的经济状况或家庭需求并不存在必然关系,即使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用户信息而“精准”发送的广告,同样也存在巨大的误差。
AdTime分析称这次移动端大数据广告投放主要有几方面的局限。首先是客观原因,因为在微信圈做投放对广告主来说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尝试,汽车、手机、饮料,这些属性不同的商品是无法横向比较的,以此进行粗放的人群划分略显简单粗暴。比如爱喝可乐的一定买不起宝马么?用VIVO的就不喝可乐么?
另外,大数据广告的核心除了人群划分之外,前提是弄清楚你的需求是什么?你关注什么?你可能对什么感兴趣?而并不是硬塞给你什么。所以AdTime认为社交媒体移动广告应当从移动端来获悉用户的需求入手。比如几乎所有应用均有“分享至微信圈”这样的功能,在前提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知晓该手机还安装了哪些应用,比如有的用户安装了买车相关的App,有的用户安装了母婴相关的App,一些大学生会安装如“xx课程表”一类的App,这样就可以帮助广告主较为清晰的判别用户的大致身份。
但鉴于用户对于隐私保护的需要,在微信圈进行投放前可设置一种告知提示,比如问一问用户,你是否允许微信与您安装的某些App进行关联,并提示不会访问用户的照片、不会获取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对于那些愿意接受信息获取的用户进行一定的微信红包鼓励,对于那些坚决不接受任何形式广告的用户不进行投放。
事实上,支付宝已经将邮箱中的账单金额,与支付宝还款这两种应用进行了“跨应用关联”,以这种方式进行信息获取,相比用微信来获悉其他App安装情况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以上做法比较难以实现的话,AdTime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近水楼台的用户识别方式。那就是根据用户加入的微信订阅号,或发微信时出现的关键词来进行识别。微信订阅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获悉用户需求和对什么感兴趣这两个问题,微信发布出现的关键词更是能够实时而精准的判别用户的需求。
最后,AdTime虽然觉得微信圈的广告首秀谈不上真正的大数据投放,但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营销。按用户“财富等级”分别发送相对应的3种广告,其实是精准的掌握了朋友圈内人们的虚荣心,大家收到可口可乐的嫉妒收到宝马的,没收到的嫉妒收到的……人们越是八卦、越是好奇、越是在微信朋友圈内调侃乃至争吵,广告的辐射效应就越大。所以,这次微信圈的投放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品牌类形象广告,就像大品牌爱找央视一样,微信圈就像是移动端央视。总之,微信有庞大的高活跃度用户,第一次无论怎样做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