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4年可穿戴设备还处于自吹自擂的时代,到了2015年可穿戴设备却不那么安分,可穿戴的触手开始伸向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等,一场基于可穿戴产品的科技幻想业已诞生。
以Misfit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正努力向人们展示可穿戴产品在移动支付、硬件操控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可穿戴设备不再和计步器划上等号。然而就现实而言,可穿戴设备的幻想并没有那么简单,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可穿戴俨然在做一场黄粱美梦。
智能手机的时代,可穿戴的机会还渺茫
经过一年的爆发期,可穿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亦不可同日而语,用户开始普遍接受可穿戴产品,投资者频频抛出橄榄枝。但和智能手机相比,可穿戴产品依然相形见绌。
可穿戴产品所幻想的应用场景在智能手机上早已实现并逐渐成熟。先从移动支付说起,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支付软件成了市场的主宰者,在国外有Square和Facebook二雄相争,国内则被支付宝和微信瓜分天下,智能手机往往成了这些移动支付软件的载体,以Apple Pay为代表的硬件支付也风生水起。再说智能控制,几乎所有的智能硬件都把手机当做最主要的控制平台,就连可穿戴设备也难免如此。而智慧医疗的发展仍处于服务阶段。
不少人预测可穿戴将是下一个科技潮流的主角,但不管预言能否成真,如今仍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可穿戴设备以配角的姿势做着主角的梦,厂商描绘的应用场景固然美好,然而主角的地位难以撼动,可穿戴的机会还很渺茫。
飘忽不定的可穿戴如何吸引开发者
在可穿戴厂商放出这些诱人的应用场景之前,手机厂商们也早有打算。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纷纷开放自己的手机接口,打造所谓的生态系统。树繁叶茂的手机厂商已经打出所谓的生态牌,而飘忽不定的可穿戴厂商该如何吸引开发者呢。
摆在可穿戴厂商面前的难题有以下几个。第一,手机厂商的生态系统相比可穿戴厂商更有吸引力,而且可穿戴产品本身就是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第二,不少可穿戴厂商都有开放硬件接口的打算,而可穿戴设备捉襟见肘的销量和保有量很难和智能手机相比。第三,可穿戴设备的正确方向是什么,从运动到健康再到与传统穿戴产品的融合,几乎所有的可穿戴厂商仍处于探索阶段,自身发展前景都不明确的可穿戴产品何以成为操控核心呢。
致力于智能硬件的开发者越来越多,相关的开放平台也日益增多。对于有野心的可穿戴厂商来说在销量成为短板,核心竞争优势受困的情况下,如何吸引开发者参与进来确实是一个难题。
可穿戴设备从简单到复杂的若干难题
假设可穿戴厂商有能力解决前面所述的种种壁垒,就可穿戴产品而言,想要实现未来的诸多应用场景,必定要从简单变得复杂。从第一部手机诞生到今天已经近20年之久,相比有些乳臭未干的可穿戴产品必须面临以下问题。
1、独立还是附庸于手机?
MOTO 360和Apple Watch可以说是目前最成功的可穿戴产品,即使如此它们依旧被厂商定义为“手机配件”,毕竟无论哪款产品都是为了丰富手机的功能,这一宗旨在华为、联想等公司即将发布的智能手表上依然遵循。当然这只是手机厂商开发的可穿戴产品,但对于Misfit、Jawbone、Fitbit以及国内的咕咚等主流可穿戴品牌而言,其产品依然难以脱离手机独立使用。而这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过度依赖手机无疑是在迎合手机厂商的生态系统,把自身定义为生态系统里的一部分,这显然不符合可穿戴厂商开放接口的初衷。而不依赖手机做一款独立产品,厂商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产品复杂之后的续航问题
不少可穿戴产品标榜其拥有一周以上的续航时间,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功能的简单,一旦可穿戴产品做得复杂续航便成了最大的槽点,比如MOTO 360.而可穿戴产品想要实现其幻想的应用场景在交互方式上必然有所革新,语音、触控等传统交互方式能否满足小屏幕的需要暂且不论,单纯是语音和高清屏幕对电量的需求在目前看来可穿戴产品的体积以难以适应。电池问题制约了智能手机的发展,而放到可穿戴产品上这一制约将更加鲜明。
除此之外可穿戴产品还面临着接入方式和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很多新技术很难在可穿戴产品上得到大规模应用,我们赋予一个小玩意太多的期望显得有些奢侈。
无论如何可穿戴设备的前景已经成了业内共识,但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一些可穿戴厂商的野心多少有些不自量力,切莫因为走得太快而错过了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