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从批准的政府采购清单里撤除了某些世界领先的科技品牌,与此同时批准了上千个本地制造的产品品牌,据悉这一举措是回应之前披露的广泛存在的西方国家网络监控,也有人称这一举措是为了保护中国本土科技行业。
这一举措可能导致一系列科技公司遭受重创,首当其冲的是美国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公司,根据路透社官方数据分析显示,2012年思科有60个产品位于中央政府采购中心(CGPC)的采购清单上,而截止2014年底,这一数量已经减少为零。智能手机和PC制造商苹果也受到影响,此外还有英特尔旗下的计算机安全解决方案McAfee公司和应用交付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思杰系统公司(Citrix System)。
这一采购名单上的产品涵盖了中央政府的常规支出,产品数量在两年的时间内从2000多单位一跃接近5000个单位,而这一增长几乎都与本地制造商有关。被批准的外来科技品牌的数量减少了1/3,在这次“大裁员”过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安全相关产品勉强存活下来。
采购中心的一名官员表示,选择本地制造商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纯粹的数量就很庞大,此外国内安全科技公司能够比海外竞争对手更多地提供产品保证。
中国政策方针的转变与前美国国家安全局技术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在2013年泄露的监听项目秘密文档有关,这些监听项目主要是由与电信公司合作的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及欧洲政府运营的。
“斯诺登事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高层领导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这样说道。“从某种角度说,美国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国的担忧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个CGPC采购清单细节地将产品根据品牌和类型进行分类,它是由中国财政部批准的。但这一名单并未细节透露购买的产品数量,且不与本地政府或者国有企业、军方企业进行绑定,后者运行自己的采购审批系统。中国财政部对此拒绝发表评论。
一名英特尔发言人表示,公司已经与中国和美国政府不同高层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对话,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苹果和思杰对此未予置评。
安全不是借口,而是目标
行业内部人士还认为CGPC名单内容的转变是一个更广泛的战略目标,目的是为了帮助中国科技公司在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里更好的发展,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2015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预计将增长11.4%,市场规模达4656亿美金。
也有人认为中国这么做是为了培养中国本土科技行业并支持这些行业走向海外。此外,还可以发展基于消费的经济,而购买本地科技的机构和公司也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支持更广泛战略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外来公司与本地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参与科技转移,当然本地公司也受到了相同的网络安全条款的约束。为政府、国有银行以及私有企业提供信息安全产品的北京明朝万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王志海认为中国市场非常公平,尤其是与美国市场相比,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的华为科技,就曾因美国安全隐患而无法进行商业经营。
王志海说道:“虽然目前中国的信息安全仍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对信息安全的整体认知仍有不足,但在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我们应该能够达到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