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大热的“互联网+”,业界却在进行一股概念之争。我认为,企业应该更多地从中寻找可以承担的责任及可以拓展的商机,而不是在概念上斗嘴。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对于每一个IT、互联网人而言,可以说都是欢欣鼓舞的事儿。
但是,当我就这个话题进行采访时,却获得这样的反馈:有些企业认为“互联网+”与某企业的理念很近,因而表示不就别家的话术来谈,而另外更有企业表示“互联网+”概念并不合适,而是应该以企业互联网来定义。
另外,我还就这样的话题与一些外商去沟通,发现多家企业并未对此有太多的准备。
对于业界的这种反映,我表示十分遗憾。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层面的核心战略,为什么还不去关注呢?况且这里面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认为,“互联网+”将全面激活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这将为IT和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商机,企业完全有必要在“互联网+”战略的指引下,去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案例、技术、产品等。
不去研究、不去参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企业真是目光短浅,糟透了。
有人说,国家战略“互联网+”与目前业内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很类似。
我却想说的是,双方大不同。
在前线认为,“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虽然两者的共通点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来颠覆传统行业,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思维”更多考虑的是新兴企业的利益,而丝毫不顾及传统行业的最终归属,“互联网+”则完全不同,它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新兴技术来帮助传统行业实现升级换代,而非破坏性地颠覆。初衷可能一样,但是结果完全不同。
在前线认为,国家力推“互联网+”,基于这几点:
一是“互联网+”更加完整地概括了中国IT及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态势,把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热点。中国互联网相关产业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大有可为;
二是国家为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有更高期望,除了鼓励互联网行业自身发展壮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之外,更鼓励和期望互联网产业携手传统行业实现革命性的骤变;
三是互联网产业应该负担起更多责任,事实上,如今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做很多工作,“互联网+”战略则为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企业营造更大舞台;
四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爆炸式增长,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提升国计民生的发展进程中;
五是“互联网+”代表着国家创新战略更加接地气,也表明该战略在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