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美国大型私人股本公司黑石在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的新办公大楼将迎来一家大租户,它就是印度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Flipkart,后者刚刚签署了一份意向书,要租用150万平方英尺的空间作为其新办公区。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12日报道,这份合同标志着,印度移动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正在推动印度的经济增长。 黑石房地产投资负责人图希恩·帕里克说:“初创企业的数量大得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位于海得拉巴的印度商学院在其中期就业情况报告中指出,该校新近毕业的学生中,有38%加入了高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包括亚马逊、Facebook、Flipkart、谷歌、印孚瑟斯、微软等企业”。
印度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引起了投资者的兴趣。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期一份报告指出,“印度电子商务腾飞的时代终于到来。在线零售额在以每年140%的速度增长,更重要的是,Flipkart等印度企业以及亚马逊等全球运营商正在发展适应印度经济独特挑战的业务模式。”
最近几个月,外包和软件等板块在股市的表现一直最为强劲。去年,印度股市上涨了30%,成为全球表现最抢眼的股市之一,但今年的涨幅预计将不及去年的一半。
就连印度令人瞩目的有利于基建的预算案以及随后的降息,都未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但与中国相比,印度互联网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激发投资者的兴趣。
一家知名国际私人股本公司的高科技投资主管表示,印度互联网“是一项20年都没有兑现的承诺”。20年前,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中国会如此大跨步地超越印度。
这名高管表示,如今,“中国和美国主导着互联网”。的确,几乎所有市值不低于1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都是美国或中国企业,市值50亿美元(或以上)的50家左右的企业也是如此。在印度,约有1.5亿至1.85亿人口使用移动互联网,而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约有7亿。据麦肯锡估计,到2025年时,印度才可能达到或超过中国当前的水平。
所有那些本该使印度处于最前沿的特点结果都变成了拖累。由于讲英语的印度一直很开放,而且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寻求削减成本的外国跨国公司驱动,印度的互联网其实与印度关系不大。遍布印度各地的跨国公司实际上扼制了当地运营商的发展。
不过,这种局面终于开始发生改变。印度的移动互联网正着手解决“买得起”和“连得通”的问题。用不到25美元就可买到一部手机,关税也达到了世界最低水平。此外,各种应用的印度地方语言版正在开发当中。印度有很多种地方语言。
虽然英语仍是精英阶层使用的语言而且被人们广泛用作第二语言,但为了使移动互联网真正普及,人们必须能够用他们运用最自如的语言访问互联网。
受到中国互联网产业崛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把目光转向印度,押注这个他们眼中的“第二个中国”。但事实上,印度经济和中国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互联网产业的泡沫也非常值得警惕。
Twitter在印度完成了第一笔收购。
阿里巴巴(Alibaba)对印度一家数字支付公司投资5亿美元。硅谷风险投资基金给班加罗尔的初创企业开的支票越来越大。而在他们之前,亚马逊(Amazon)去年就向这个国家投入了20亿美元巨资,其印度竞争对手Flipkart在最新一轮融资中估值约110亿美元。印度的科技产业领域或许还没进入泡沫模式,但它无疑正在泡沫化。
很容易找到看好这些投资的理由。去年,印度互联网用户约为3亿,多数分析师认为,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5亿,仅次于中国。其中大多数人将通过手持设备上网。印度已经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其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将尤为迅猛,这正是上月Twitter收购手机营销初创公司ZipDial的部分原因。
印度大多数电商企业还没有实现盈利,但许多公司的用户增长可谓令人印象深刻。券商里昂证券(CLSA)预测,到2018年,在线零售市场整体将增加2倍至440亿美元。虽然目前获得大量新投资的企业类型通常并没有多少独创性(从购物网站到打车应用),但它们至少已在国外经过充分检验,令投资者放心。
从更深层次来说,印度的混沌经济往往被视作它的一大弱点,但乐观者从中看到了优势。据推断,印度在线企业将蓬勃发展,因为线下竞争对手不但规模小,而且一盘散沙。Flipkart的价值已经远超印度任一家实体零售商,分析师认为其营收也将迅速超越它们。
这种超越同样会出现在其他行业。以家具行业为例,由于缺乏像样的店铺,在印度买书架和沙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难事。能想出怎样在大众市场销售家具的在线零售商——无论是Flipkart,还是家具电商Urban Ladder等小众企业——可能会成为这一行业的主宰者。面对如此令人振奋的前景,就连印度的老派富豪都忍不住要参与进来。塔塔集团(Tata group)前任董事长拉丹·塔塔(Ratan Tata)本周宣布了他的最新科技投资,对象为汽车门户网站CarDekho。
然而,这股资金潮背后的另一大原因与中国的相关程度要大于印度,这正是投资者们要开始提高警惕的地方。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在过去10年增长迅速,诞生了像百度(Baidu)、腾讯(Tencent)等科技巨头。许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对印度将成为中国第二押下重注,其中包括一批在印度几乎毫无经验的对冲基金。
其他方面,阿里巴巴上周决定收购Paytm25%的股份,Paytm是一家位于新德里的移动支付平台。此举促使市场猜测中国其他互联网公司可能会很快跟进。关于哪家印度初创企业将赢得“印度的阿里巴巴”这一头衔的争论貌似将继续,至少等到Flipkart实现一项轰动性的传闻计划——今年或明年申请在美国上市。
但还是有必要再次指出,印度与中国是不同的。印度经济规模较小(印度为2万亿美元,中国为10万亿美元),而且要穷得多。在印度做生意仍然很困难。亚马逊与Flipkart的效率是很高,但它们仍须面对陈旧的基础设施以及费解的规定。
期望印度电子商务基本实现“移动先行”模式,也是基于不可靠的假设。只要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印度12亿人口中讲英语的估计仅有10%。印度纷杂的语言在移动设备上操作起来会非常糟糕。除非这点得到改善,否则印度市场可能要比其外表上小得多。
另有迹象显示印度还有更紧迫的问题。印度最新这波风险投资潮意味着实力较弱的企业正获得与一流企业一样多的资金。这增加了竞争,致使企业更难获得客户和聘请到优秀人才。投资者阴郁地抱怨着资金消耗的速度。经纬创投(Matrix Partners)的里希·那瓦尼(Rishi Navani)说:“投资者过度兴奋,这是有危险的。有些估值不太正常。”经纬创投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基金公司,该公司从2006年起在印度经营业务。
所以,如果投资者兴高采烈地认为印度会出现中国式的增长,将大笔资金投给印度初创企业,结果会怎样?你可能会说,他们多半会受骗。然而这种繁荣的风险对那些羽翼未丰的企业也会造成损害,诱使它们不顾自己的能力夸大成本和增长率目标。这些企业的潜力是深远的,但不是无限的。
而且如果印度初期的资金泡沫破裂(这种事常有),这个国家的互联网经济希望将随之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