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大的坑是什么

   时间:2015-04-02 13:51:13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金错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5年,金错刀频道会启动一个创业公益项目——《创业狠问答》。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除了肯定互联网在国民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把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这一热议话题推升到新的高度。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书籍、课程,老生常谈已无意义,但真正提及转型大坑的经典案例却少之又少。今天,我们不妨借用转型先驱的血泪来警醒自己。

狠问题

@孙晓辉:我是一名传统陶瓷生产商,过去主要通过省市代理、经销商等渠道销售,每年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近两年以来,我明显感受到互联网对陶瓷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不仅销量下滑严重,更致命的是找不到有效应对之策。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和报班学习,使我对互联网产生敬畏之心。我尝试在天猫开店,通过开通直通车、购买钻石展位大搞促销,同时使用企业服务号、直达号,但对提振销量微乎其微。后经人指点,我发现自身掉进陷阱才导致转型失败。那么问题来了,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有哪些大坑?

狠回答

1蔡明:绝大多数转型都是假的

蔡明(科宝·博洛尼创始人)说:

传统企业转型要想成功,首先必须自宫,但绝大多数情况自宫也未必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准确自宫之处。如果我砍掉博洛尼橱柜业务,那我立刻死翘翘;如果我去掉不痛不痒的10%成品家具,充其量只是割掉一个手指头,表面上看用户感受不到好处,但砍掉的10%成品家具恰恰是对用户利好的60%(普通用户家中60%是成品家具,40%是定制家具),这样用户才会感觉爽。

二是传统企业转型必须有技术准备,看图、设计是家装入口,一张三维效果图成本高达600元,为实现免费帮用户设计,只有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才能降低成本。比如,我们收集2010年以后全国56万个户型,调出用户户型图后立刻呈现三维效果图,用户在已有上千张效果图中选择中意的一张,11秒自动实现家庭实体空间图,中意背景墙原封不动(尺寸不变)变成用户家中背景墙。

三是传统企业转型必须另起炉灶,比如陈炜在企业精装修之外独立发展爱空间。大多数传统企业的思考方向是如何延续原有命脉做得更好,而不是完全另起一摊,结果只有慢慢等死,要知道转型的本质是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四是绝大多数转型都是假的,2013年10月我在员工大会上反复强调,“千万不要以为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传播”,很多企业只看到雕爷、爱空间被广泛传播,但往往忽略背后的真功夫。所以他们转型只是在互联网上传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行动,转型必须在成本结构、价值链上做出改变。

2陈炜:最大的坑是以为做好营销能一夜成名

陈炜(爱空间创始人)说: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大的坑是以为做好营销就能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如果没有真正地把产品做到极致,只是在互联网上传播,就轻易宣告自己转型互联网成功,没有解决用户需求一切都是假象。如果用“如虎添翼”来形容传统企业转型,那么互联网传播只是一双翅膀,真正的核心是老虎,即产品。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核心是口碑,口碑是衡量公司生存的唯一标准。转型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打发、糊弄用户是传统企业的常态,如果只是简单地增加成本和改变宣传策略,不根本性改变基因、思想、文化,传统企业的变革之路收效甚微。互联网公司从一开始便确定服务用户的主基调,从上到下贯穿以用户为导向的思想和文化。所以口碑是贯穿在从上到下的各个环节中,一开始不惜成本,努力提升运营效率,始终把用户满意作为终极目标。

3

张荣耀:转型之败在于“勾结”扭曲利益机制

张荣耀(荣昌e袋洗创始人)说:

传统企业转型之路之所以艰难曲折,不仅是商业模式,背后还有整个公司管理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因素。今天传统企业转型转不过来,根本原因是与扭曲的利益机制勾联在一起。比如,人民币上涨就意味着资源上涨,资源上涨意味着权力上涨,因为资源掌握在权力手中,人们继续当公务员,传统企业更难招到合适人才。资源要素扭曲已经严重干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企业,包括制造业和零售行业,同样干预投资行业,很多投资人也变成讨资源、跑IPO资格、跑潜规则。

传统企业转型必须具备用户思维,从政治角度就是群众路线,说移动互联网是工具简直是胡说八道,移动互联网是价值观,自由、开放、平等、共赢。所以移动互联网转型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得有移动互联网产品;二是梳理利益链条,协调各方利益分配,这点至关重要;三是重新理顺供应链。对传统企业而言,想做好这三方面尤为不易。

有些企业一定要学聪明,与其自己做,不如去投资互联网企业,自己做的话钱很快就烧没了。很多企业歇菜,不是说他们真的马上就会死,而是股东和团队意识到他们3年后会死,所以全都趁早离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