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互联网金融企业盯上了微信这块肥肉

   时间:2015-04-22 16:20:01 来源:百度百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回顾过去的10年,腾讯与创新者的关系,从冷到热,正在发生变化。

曾几何时,“生、死、腾讯”成了摆在所有创业者、创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他们面临投资者的第一个拷问就是:“如果腾讯也做和你一样的业务,你怎么办?”悲哀的是,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无言以对。所以,曾经有媒体在封面文章的标题中喊道“狗日的腾讯”。

当时腾讯的标签是“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这种跟随战略遭到业界非议,也过分拉长了腾讯的战线。很多并非基于腾讯核心优势的追随产品占据了大量资源。

著名的“3Q大战”之后,腾讯开始真正做出了改变,变得开放,开始用力打造开放平台。从2012年开始,腾讯每年都举行一次“合作伙伴”大会,持续传达“做创业者最合适的合作伙伴”的信号,希望创业者能更积极开放地看待腾讯。

三年过去了,腾讯的开放战略颇见成效。截至2014年年底,腾讯开放平台上的APP应用数量为240万款,创业者总人数达500万,实现独立上市和正在上市流程的公司超过10家,被收购上市公司超过10家,合作伙伴总估值超过2000亿元。

毫无争议,微信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马化腾曾开玩笑地用“把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来形容腾讯的开放战略。他说,“回归到自身最核心的平台定位,为所有的产业提供基本的零配件工具,让他们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更方便,在这个大浪潮中飞得更高、更安全。”

如今,腾讯正在迎接新一次的大开放,那就是从“APP应用”到“微信公众号”,这个转变,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而言,门槛更低,效果更好,当然,竞争也更加激烈。

微信公众号靠什么干掉APP?

那么,微信会不会成为新一代的APP Store?公众号会不会替代大批轻度的手机APP?这是创业者、媒体一直热衷讨论且争执不下的辩题。

平心而论,就成本而言,相比APP,开发微信公众号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APP的开发成本高,开发一款APP应用,起码要考虑IOS版本,Android版本,还要适配各种手机机型,开发成本极高,而微信公众号,分分钟搞定。

第二,APP的推广成本高,由于用户需要下载一个APP才能够使用相关服务,APP推广难成了许多创业者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微信公众号只要关注就可以了。

第三,APP的留存率低,用户下载了一个APP,后期留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每个用户的手机内存都是有限的,而微信公众号则不涉及这个问题。

就效率而言,APP和微信公众号也不可同日而语。

举个例子,最近大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从2013年开始,各家纷纷推出具备理财与借贷功能的APP,并且大力推广,但注册用户数并不乐观。与此同时,有一些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不推APP只推微信公众号,效果反倒不错。

我在两个月前,写过一篇关于玖富旗下品牌悟空理财(去年9月上线,如今注册用户居然已近320万,成交额超过30亿)的文章。那次主要写的是人物,关于他们的创始人李治军,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当时我就问他,你们APP叫什么?我下载一个试试,他说没有APP,只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我当时就很惊讶,业界无人不晓的黑马、估值过亿美金的悟空理财,居然只是一个微信公众号。让我更惊讶的是,玖富旗下6-7个移动金融产品都采取了类似策略。我真是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对微信的信任。

玖富CEO孙雷,对微信公众号之于移动金融的重要性这点认识异常深刻,曾在不同场合反复表示,“玖富就是建立在腾讯微信上的移动金融平台,旗下所有产品都要先上微信,借社交特性进行产品的设计与传播,之后才会考虑独立的APP应用”。正是依靠微信粉丝,玖富成了行业第一家注册用户破千万的平台。在粉丝经济的强力支撑下,玖富在移动金融领域的发展迅猛,公司及旗下子公司近日获得1.1亿美元巨额融资。

微信如何成为移动金融资源整合平台?

自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就一片火热,资本追棒、投资者涌入、新晋创业者不断入局。那么除了成本、效率外,微信这个拥有8亿用户的强社交关系平台,还能为这个新兴行业提供哪些的“零配件”呢?

答案显而易见,打通了理财、支付、电商等各个环节的微信,为互联网金融金融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了最好的整合资源平台。与之相比,孤立无援的APP就显得缺乏吸引力。

2014年10月,资本市场的一个事件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主打产品上线不到10个月的口袋购物,获得C轮1.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15亿美元。而它的主要卖点就是基于微信的微商和微店。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样说明了这一点,微信在国外市场还没有得到普及,企业推广移动端业务主要依靠APP。美国移动金融领域发展得比较好的公司,如Prosper、Lending tree等通过APP从移动端获取客户的比例最高也就是50%左右,而国内移动金融方面做得较好的公司,如玖富在移动端获客比例可以达到93%,而且客户粘性、活跃度都更高。

关于合作和开放,马化腾说“腾讯未来将聚焦在最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内容产业等业务上,其他要交给合作伙伴。”腾讯的姿态已然摆出,通向风口的梯子已经搭好,先行者也在这里尝到了足够多的甜头。对于后来者来说,愿不愿意融入这个移动金融大生态,在这个目前为止最好的整合资源平台上有所作为,那就要看企业自己的选择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