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腾讯在“互联网+”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时间:2015-04-30 16:07:24 来源:腾讯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腾讯

腾讯在“互联网+”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昨天下午,主题为“势在•必行”的2015“互联网+中国”峰会在中国钓鱼台宾馆召开,各地各方应如何搭乘“互联网+”之风,推进地方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融入到“互联网+”的生态圈中,行业中的每位人士都有话要说。

今年两会让“互联网+”成为了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让其变得更加方便和智能。与此同时,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在“互联网+”的进程中,腾讯要做的是“连接一切”。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会上表示,“互联网+”的思想内涵并非简单的加法,而是去连接一切。

同时他也指出,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与碰撞中,将会有新的“信息能源”产生出来。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 带来新的“信息能源”

互联网像电,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了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

提到“互联网+”,马化腾又给出了这样一番解释:“如果说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技术工具、是一种传输管道,‘互联网+’就是一种能力,而产生这种能力的能源是什么?是因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

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能,信息能源是靠“互联网+”激活,“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一切,如此才能彻底引爆和激发信息能源的力量。

马化腾谈到,未来的“互联网+”模式是去中心化,而不像过去是一个集市。我们是去中心化的,场景化的,跟位置有关的,千人千面,每个人需求都能实现。这样的话,才能最大限度的连接各行各业传统行业能够在自身垂直领域做出成绩的合作伙伴进行整合,这样生态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随着近三年移动互联网的告诉发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6.5亿,是全世界最多网民的国家。其中有5.6亿通过手机上网,中国的手机用户成为全球第一。在这种背景环境下,还有更多的领域能够和互联网相结合。

对此,马化腾表示,只有这样存在一个大的基础,才有可能形成5.6亿的人24小时不间断的和周边的传统行业保持实时连接,奠定了一个基础,才有很多的商机。这是大势所趋的,而且率先出现在中国,也是个难得的机遇。

打造“互联网+”生态圈

互联网+生态圈正在悄然形成,河南、重庆、上海率先加入到互联网+生态圈之中,这些城市都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就在昨天,长沙、无锡、大连、邯郸、常州、湘西自治州、益阳、盐城、襄阳、咸宁、开封、焦作、鹤壁、桐乡、临安、铜陵以及湖南省经信委与腾讯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成为互联网+生态圈中的一员。

马化腾表示,腾讯现在的定位很清晰、也很简单,就是做两件事情:一是连接器,二是内容产业。

他进一步指出,第一是做连接器,通过微信、QQ通信平台,成为了连接人和人、人和服务、人和设备的一个连接器。“我们不会介入到很多商业逻辑上面去,我们只做最好的连接器;第二是做内容产业,内容产业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做连接器和开放平台的内核在腾讯内部多有体现。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郭凯天也表示,腾讯“互联网+”创新中心有两个任务,第一就是搭建平台,与国内外共同探讨“互联网+”以及如何“+”的问题;第二是推动实践,通过创新中心的尝试和腾讯的产品,与腾讯众创空间相结合,在众多创新创业中推动和摸索,将“互联网+”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落实,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情。

关于众创空间,腾讯开放平台总经理侯晓楠做出了更多介绍。他表示,在过去两年腾讯考察了欧洲、硅谷、日本、以色列很多的孵化器,发现孵化器都是从以产业园等物理空间为主慢慢发展到具备一定互联网元素的孵化器。

从2015年4月28日这天起,腾讯正式把将自己创业基地升级为了全要素、立体式的腾讯众创空间。腾讯希望整合社会的力量,整合创投的联盟,把线下的加速和线上的扶持全部合为一体,为创业者打造一个立体式的众创空间。

微信也在“互联网+”中扮演着“连接一切”的重要角色。腾讯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表示,微信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了。微信已经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互联网的连接,微信成为了每个用户的“移动ID”。

“在完成人与人的连接之后,微信还能将人与实体社会、实体行业相连接。比如微信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支付,就是连接人与社会、人与实体商户的重要连接器。”吴毅说。

在过去的三年中,腾讯开放平台取得了很大成绩,马化腾评价说,在我们的平台上可以说是再造了一个腾讯,合作平台产生超过2千亿产值、分成数百亿。

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很多O2O结合的案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客和创业团队。对此马化腾表示,也希望每个城市提供更多的资源,一起把“互联网+”这个创新创业平台建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