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翻版,现实社会中,在社会的阴暗面暗藏有诸多“地下黑职业”,而在网络世界里,也同样有“黑职业”的存在。近日,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好搜(www.haosou.com)根据360大数据的结果,发布了一项名为“新360行”的职业报告,根据360网络犯罪大数据显示,互联网的普及也成为了网络诈骗产业链滋生的温床,隐匿其中的10大“黑职业”首次被曝光。
图: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诈骗报案数量与人均损失图表
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4920例,报案总金额高达1772.3万元。如此之高的网络诈骗报案数量,以及超过千万的报案总金额,不得不让全社会警醒——这是一个破坏程度与负面影响力不亚于现实社会中黑恶势力的团伙,也是网民上网时不得不提防的陷阱。
十大网络黑职业分工明确呈组织化倾向
根据360大数据显示,网络诈骗团伙主要分为开发制作、批发零售、实施诈骗和分赃销赃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员配置,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组织严密。
事实上,网络诈骗团队早已有之。早年间,这些分散在各地的手握黑客技术的人各干各的,而从2013年以来,这些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开始趋向组织化、团伙化工作。
图:十大黑职业组织分工图
更有报道指出,2014年是网络诈骗团伙的分水岭。网络黑色产业链从过去的黑客攻击模式转化成为犯罪分子的敛财工具,甚至呈现出集团化、产业化趋势。通过盗取多个网站数据库,获取网民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资料已成为黑产人员的惯用招数。
贯穿这一“组织”的,主要有这一产业链的四个严密环节,包括木马开发制作、木马批发零售、诈骗过程实施、分赃销赃。而在这些环节之下,又有分工细致的十大“黑职业”,包括:钓鱼编辑、木马开发、盗库黑客、钓鱼零售商、个信批发商、电话诈骗经历、短信群发代理、在线推广技师、团伙会计师、ATM小马仔。
这十大“黑职业”各干各的活儿,通常只与上线单线联络,彼此之间不认识,相互之间不打听,有如严密的帮派组织。正因为有这样的特点,在对这一产业链实时调查打击时,单点切入往往难以查明上下游情况,更容易打草惊蛇。
今年一季度报案涉案金额达1772.3万
据《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诈骗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1~3月,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4920例,报案总金额高达1772.3万元,人均损失3602元。其中,PC用户报案3773例,报案总金额为940.5万元,人均损失2493元;360手机用户报案1147例,报案总金额为831.8万元,人均损失7252元。
另一组数据更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一黑色产业链的猖獗。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PC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7422万个,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恶意程序样本82.4万个;共截获安卓移动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409万个,比2014年全年截获的新增恶意程序样本量还多83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信息泄漏是网络诈骗得以猖獗的重要原因,仅2011年至2014年底,已被公开,并被证实已经泄漏的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就多达11.27亿条,内容包括账号密码、电子邮件、电话号码、通信录、家庭住址,甚至是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这一数字相当于12306信息泄漏事件的8669倍。
正因为“网络黑职业”的存在与泛滥,致使网民在上网时无法作到“天下无贼”。360安全专家提醒网民,只要是在网络上活动,就务必留意自己的隐私信息与个人账号安全,同时使用像360这样可靠的安全软件,全面做好自我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