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数字阅读领域,掌阅坐拥5亿用户,一直是行业的领军品牌,而对于掌阅来说,比用户量、新书上架速度、精品书数量等指标重要性丝毫不差的,则是掌阅对中国古典文化无法割舍的那份执着。
掌阅公版小组成立于2014年4月,一年多时间里,这支国内为数不多的为了弘扬国学而成立的队伍砥砺前行,推出了70多本掌阅公版书籍。近日,掌阅公版书负责人王珂在世界读书日之际介绍了掌阅公版一年来的心路历程,以及未来的规划远景,值得国学爱好者们了解关注。
以下是掌阅公版负责人王珂的介绍:
大家好,我是掌阅编辑部的王珂,我给大家介绍一件掌阅一直在做的事情,叫“掌阅公版”。
题目是取自我们掌阅公版的一句口号,叫“掌文学为公,阅经典之版”。首先,“公版书即公共版权图书,指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他人士发布的作品,使用时不会侵犯作者的版权,图书进入公共领域有一个期限,这个期限在各国长短不一,在中国是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
【中国的古登堡计划】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一个公版书计划就是1971年由迈克尔·哈特发起的古登堡计划,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图书馆,所有书籍都是由志愿者完成。也就是说古登堡计划完全是一个公益性的,他所有的书都由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完成它的数字化归档,同时也是免费提供给全世界的人去阅读。截止到2012年古登堡计划的藏书数量达到了4万余册,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个计划里面所含有的中文书籍数量是微乎其微的,据我了解只有台湾一个大学的教授,带着他的几个学生加入了大概几十本的中文繁体书籍。所以当时觉得很可惜,不过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2014年4月份的时候,也就是去年,公司决定要做公版书。
【要数量还是要精品】
首先老实讲,掌阅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但同时我们又是一家做阅读的互联网公司。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直以来对阅读,对文字,对书籍其实都是抱着一种比较崇高的敬意的。当我们面对这一本本流传了几千年下来的文学古籍时,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草草编排一下,就直接上线提供给我们的用户,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我们是可以很快速的把我们公版书籍的数量扩充到几千本甚至上万本,但真这样去做的话,那掌阅和其他家同类型的公司又有什么差别呢?!所以经过考虑之后我们决定要去做“掌阅公版”这件事情,并且要做好!因为互联网公司总是做产品,所以我们就想把“掌阅公版”做成我们第一个基于内容的产品。
【如何分类】
大家知道做产品的前期是要做很多工作的,比如用户调研之类的,那大家看这个图,比如这个Logo,这是我们从十几个相关的设计里面最终选定的设计。还有这个,所有我们要去做掌阅公版的初衷、理念和本意都浓缩成了这句话——“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这个就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接着我们把所有国学类书籍的类目,还有相应的比较知名的作品全部都列了出来,其实针对国学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就是按朝代去划分的,但最终我们讨论后决定还是要用这套,就是按照经、史、子、集、类从这5个类目去做,同时每一个分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小分类,当我们把公版书籍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小分类来展示给用户,现在的话数量还不够多,所以现在就先用这5个类别。
当我们把类目定下来之后我们就开始去设计我们公版书的展示形态。它们每个封面上都有掌握公版的Logo,然后呢每一类目的书它的封面样式是一样的,但是每一本又会在底色、相关元素上有些区别。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这个封面的设计,是因为我们觉得封面是用户的第一感觉,不见得国学类的书籍就一定要做的非常死板,其实可以把我们文化传统上很多的小的元素细节全都展示出来,就是希望能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眼球,让他产生一种想打开看下去的欲望,所以这是这套书的展示形态。
【掌阅自己的风格】
然后我刚才说的那些全部都是公版书的一些外部的东西,但我们真正做有别于他家,要有一些自己的风格,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一定要从内容入手,所以在这块我们也考虑了很多。
大家知道做公版书做国学,传统出版社像中华书局,像上海古籍,他们都非常非常的专业,他们在弘扬国学方面也做了很多的贡献,那我们跟他们去比有什么优势呢,我们的公版书做给谁看呢?几次头脑风暴之后,我们发现用户可能分成这几类,一个是他有很专业的这种国学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人可能懂一点又不是很懂,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太懂但想了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那些不太懂想了解国学,但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的学习,或者说只是想了解一些国学知识,这样的用户的需求,所以最终我们把掌阅公版定位成了“国学普及”。掌阅公版所有书籍内容方面从选题、审稿、校队、点注、翻译、编排、附录编写,文本整合等,全部都是由组员一力承担的,同时公司其他的部门也都给了非常非常大的支持。
每本书除了古文和它的注释译文部分,我们在后面还加了这样的板块,叫“如是我闻”,所谓如是我闻就是我们考虑到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它是有很多扩散开的知识是可以帮助你去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的。如果你擅长古文,你可以去欣赏前面的东西,晦涩的地方我们给你翻译。那如果你不擅长,你可以直接翻到如是我闻部分看一些这样的小知识点。我们想做的就是即保留原著的精髓,又简化原著的难度,同时延伸意义,这就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
整个掌阅公版项目是由一个公版小组去完成的,组内成员都是汉语言文学专科出身,还有硕士学历的。所有人对这件事情,都抱有很大的热情和情怀,所以当大家在审校这些书时也会很自然的有感而发出一些心情,大家也会把这些内容整理起来,放到我们的公版书里,版块就叫“编辑手记”。
【如何做好红楼梦】
下面我以《红楼梦》为例讲一下我们是怎么做内容的。《红楼梦》这本书90多万字,我们审校了4遍!这本书前面有张人物关系图,是我们的编辑自己去整理的,区别在于它不像别的书那么复杂,而是做了简化,只把主要的人物提供出来,是简单明了一个版本。然后有套《金陵十二钗》的图,也是我们专门请插画师去为我们这本书专门手绘的,而且当这个插画师知道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之后,她以很便宜的价格把这套图连同她的手稿一起都给我们了,那这个我们稍候会裱起来挂在我们公司的墙上展示给大家。
重点要说的是《红楼梦》这本书每章的内容里有的这个插图。这套图是清代的一位国画大师叫孙温,他耗时36年,用了一生的心血去画了这一套红楼梦的工笔重彩的巨幅图画,一共200多张。这套图真的可以说是精美绝伦,是国宝,我们觉得这个绝对是要给我们用户去欣赏的,但首先我们会想到底这个东西我们能不能用,接着我们了解到这套图的真迹目前就藏在大连的旅顺博物馆里面,所以清明节假期的时候我们公版组的成员就亲自去了旅顺的博物馆去找到那的工作人员去沟通,沟通的结果很好,我们用这个图还是可以的,本来我们还是说到那边看一下真迹,最好是能拍一套下来,但是目前这套真迹已经被他们藏到他们的库里面了。
【读者的反馈】
掌阅公版从去年的4月份到今天将近一年的时间,一共上线70多本,累计到现在下载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而且我们全部都是免费的。
从我们第一本《孝经》上线,公版书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还有的用户是专门打我们公司的客服电话来说你们的公版书做的不错,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激励,让我们可以去坚持做下去。还有一些知名的作家为我们的公版书写了一些寄语,我们也非常的感谢他们。
除了做书之外,我们还为掌阅公版建立了官方的微博,还会去做一些营销的工作,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宣传掌阅公版,弘扬传统文化。这个是我们七夕情人节的时候要推的内容“才子佳人”,是古代的一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另外比如第一本《孝经》我们是在去年的母亲节上线的,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上线的是《楚辞》,教师节时我们上的是《师道》,其实我们只是想利用这些节日去挖掘用户心里的那一个点,希望能利用这个节日来引起用户内心一种对文化的共鸣。
【从掌阅公版到掌阅启蒙】
掌阅公版到目前的效果其实已经超出我们一开始的预期了,所以之后我们决定把“启蒙”这类书拿出来单独推一下。因为是“启蒙”嘛,我们就要把这套书包装成给小孩子看的最好的一个版本。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刚上线的三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当时这套书的展示形态和排版我们大概磨了有十几个版本,真的花了很大的工夫。最重决定用这种幼稚的水墨画风格来做这本书。因为第一你是给小孩子看的嘛,你要吸引他,另外水墨画其实本身又有一种古典的韵味在里面,它是有一点文化的东西在里面。然后书里是有语音朗读的,这个我们是找的业内知名的一个专门录国学的,叫白云出岫,他给我们录的音。同时这套书里的文字全部都有注音,还有注释,后面还有相应的小故事和漫画的配图。
我们做了掌阅公版,接着做了掌阅·启蒙,做到现在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可能会做的更好,因为我们又开始有了新的计划,比如我下一步我可以做掌阅公版·民国,掌阅公版·外文,接着我们可能会推出一个掌阅公版计划,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我们想在这些基础之上推出一个“全民公版计划”,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虑这件事情了,大家知道自古以来古籍的编纂其实就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永和大典耗时6年,四库全书,举全国之力,耗时13年。所以我们虽然有心去做这件事情但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来说,是真的有很多很多的困难的,所以将来我们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牵头者,带头人,我们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其实想做到的无非就是“举万民之力,弘我中华之精魂!”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也许有一天掌阅公版会变成一个全中国人民的公版计划,也许会变成一个全球华人共同的一项事业,那到时候我们会有相应的更符合这个高度的一些东西出来,这个就请大家继续期待。可能大家觉得我在吹一个很大的牛或什么,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梦想还是要有的吗。
最后点一下题,“掌文学为公,阅经典之版,赏天下文苑,品世间不凡。”
谢谢大家,我就介绍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