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P2P网贷平台该不该做刚性兑付?

   时间:2015-05-05 14:26:46 来源:创事记作者:张伟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投资有风险,理财虚谨慎。”绝大多数理财人士对这句话都耳熟能详,但当投资风险真的发生,比如亏本了,甚至本金都收不回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再心平气和。那理财平台是否该对投资风险负责?负多大责?该不该刚性兑付?近期这个话题成为了火热的P2P行业的讨论焦点。不久前,就有两个知名P2P平台的老总在一个讨论会上为此争了个面红耳赤。

所谓刚性兑付,可以理解为当理财产品到期后,理财平台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产品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平台需要兜底处理。

投资人认为刚性兑付是“理所当然”,但P2P行业里对此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认为,投资人信任你,拿出了真金白银,P2P平台就必须为风险全部买单,100%本息保障;另一种态度则认为,投资本就有风险,投资人应风险自担,P2P平台不该刚性兑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个事情不能“和稀泥”,因为涉及到众多的投资人和数千亿的投资金额,本文就从法规、行业、P2P平台、投资人等众多角度进行分析,来说明:P2P平台不该刚性兑付。

一。从政策法规层面上来说,刚兑不符合监管要求。

对于P2P,银监会曾经明确了十大监管原则,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要明确P2P机构不是信用中介,也不是交易平台,而是信息中介;”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P2P平台的定位就是撮合贷款方和投资理财方。若P2P是信用中介,那就需要为贷款方的信用做背书,如果贷款方违约,P2P平台就需要代其履约。但银监会明确了P2P的信息中介定位,这也就是说,P2P平台只需要将贷款方的信息进行完整充分地披露,供投资人参考和选择,而没有义务进行代偿。

二。从P2P平台角度来看,刚兑是不可持续的。

金融天生具有风险,其本质就是风险管理,即便是风控严格的银行,也有一定的坏账率,P2P平台就更加难以避免。如果P2P平台选择为坏账兜底一次两次或许可以,但不可持续,因为它的收益和风险严重不对等。

从业内的标准水平来看,担保费基本上是3%,算上P2P平台自身的收益水平也不超过5%,而如果选择刚性兑付,其风险成本则是100%。5%的收益,100%的风险,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举例来说,P2P平台上线了一个100万的贷款项目,一年投资收益率为10%,P2P平台自身最多的收益也就是5万,一旦贷款方到期不还款,P2P平台选择兜底,就需要为投资者支付100万的本金和10万的利息。

5万-110万,这中间就是105万的资金窟窿,P2P平台需要做22(=110/5)个成功的项目才能抹平1个坏账!更直白地说,P2P平台上每22个项目中只要有1个出现坏账,就会赔本。如果P2P平台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和本身收益并不足以覆盖风险,就只能选择倒闭或者跑路。

三。从行业角度来看,刚兑只是权宜之计。

刚性兑付本质上没有消解风险,而是将风险延后。长期积累下去,必然出现大面积集中违约。一旦出现债务危机集中爆发,对整个行业是将是毁灭性打击,到时候出问题的恐怕不仅仅是个别小平台,甚至通过担保、小贷等泛金融机构的传导,将波及整个金融行业,甚至产生金融海啸,危及整个社会。

四。对投资人来说,刚兑只是饮鸩止渴。

从表面上来看,刚性兑付可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依赖有保障的金融产品,对风险本身则本能抗拒,逆向选择承诺刚兑的平台。投资者漠视风险,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最终将导致损失惨重。

五。从社会角度来看,刚兑提高了无风险收益率,无形中增加融资成本。

刚性兑付就等于否认风险的存在,将P2P的收益率等同于无风险收益率,进而抬高资金价格。社会上这种无风险收益率的提高,对于实体经济和对于政府的运作来说都不是有利的。只有让风险暴露,降低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才能够让资金流向实业发展需要的地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金融的本质来看,P2P平台不该刚性兑付。但现实中,不少平台都对外宣称“100%本息保障”,有些平台明白这个道理,但也无奈选择兜底,这有三个现实原因:

首先,国内的P2P行业竞争激烈,而且存在很多不成熟、不规范之处。据第三方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接近2000家P2P平台,打上“100%本息保障”的旗号更容易拉拢投资者。

其次,有些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还没有完全尽到责任,也就是对贷款方和项目的信息披露不够到位,投资者无法得到详尽的信息来判断一个项目的风险情况,P2P没有做好信息中介,只能承担起信用中介的责任。

最后,国内的投资者与“合格投资者”距离尚远。多数投资人风险意识薄弱,没有真正明白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而一味追求高收益,忽视了风险考量。

举个直观的例子,国内有些投资房产的,房价上涨时不会给开发商分享投资回报,但房价下跌时,他们却会拉起横幅向开发商讨损失费。

面对这样的投资者,P2P平台为息事宁人也只能选择兜底,这也就倒逼整个行业选择刚性兑付。因为你不做这样的承诺,就没有投资人用户。

所以,从金融的逻辑和本质来看,P2P平台不该做刚性兑付,但在现实面前又不能不做。在这样的环境下,P2P平台应当如何生存呢?只能严格进行风险控制,尽可能地获取优质资产,最大化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布局不同业态分摊风险,增加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