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后,据媒体报道,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将对外披露具体提速降费的执行方案。其中最给力的中国移动预计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将下降35%以上,联通提速主要形式则是网速“免费翻倍”。中国联通也表示流量资费将下降20%以上。
在中国政府力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已经成为了经济的一个亮点。而电信运营商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运营商,降低网费无疑将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同时也将刺激社会创业成本的下降,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如何将好事做好,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是运营商的价格,中国的电信价格经历了一个完全行政控制,到在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定价过程,经过了多次调整。直到2014年5月9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放开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取消电信资费审批,所有电信资费将执行市场化调节。这意味着电信资费将完全市场化,由企业自主定价。同时价格要努力实现透明化。互联网+战略需要电信行业作为基础设施提供企业保驾护航,但是电信运营商作为市场化的国有企业,目前是否公益性的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出台前还没有确定,这意味着电信行业的价格下降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在政府的直接指令下降价,在过程上没有反映出市场调节的痕迹。当前中国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在发生变化,铁塔公司成立将成为铁塔和基站的所有者,而虚拟运营商被寄托了成为搅动市场鲇鱼的希望,但目前虚拟运营商发展不利,在政策上没有得到更多的支持。如果能够加快市场结构的调整促使运营商能够更多地创新经营模式,刺激价格下调,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其次,电信运营商的流量能否薄利多销,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目前宽带运营商大部分采取的是包月机制,这意味着固网宽带的流量消耗量与价格没有太大关系,这也是运营商头痛的哑管道问题,流量没有建立起一个价格分级的机制。
目前,中国电信行业的三大运营商日子都不太好过。呈现出净利润集体下滑的趋势。在国资委多次强调保证国企业绩的背景下状况尴尬。4月份,三大运营商相继公布了自己第一季度的业绩。在净利润上三家都出现了下滑,其中,移动净利润238.3亿元,同比下滑5.6%;联通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下降 4.47%;电信利润为50.46亿元,同比下降9%。电信行业的增长速度已经慢于GDP的增长速度。联通和电信在营收上也都呈现了不同层次的下滑。电信运营商受到了互联网企业OTT的冲击,传统业务辉煌不再,新的商业模式还在建立当中。当然作为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者和基础网络建设者,运营商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升级网络,这无疑将给运营商带来很大压力。作为基础网络建设者,如果不能够保证企业的健康经营,无疑也会给互联网+战略实施带来困扰。
再次,运营商也要承担起普遍网络建设的责任,不管是多么偏僻的地方都要保证基础网络,因此运营商采取了价格交叉补贴的方式对落后地区的网络进行了支持。这也是在降低价格方面面临的时机难题。
运营商曾经有过日进斗金的日子,在央企经营业绩排名当中名列前茅,但近年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因为运营商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在市场化程度上还是比较靠前的,而且经营环境变化比较大,经营的又是面对普通消费者的产品。这是运营商经常面对舆论压力的原因。运营商既有着市场化主体的一面,又承担了公益性国企的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因此笔者认为,要降低流量资费,就要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让市场的回归市场,通过增加市场主体让市场调节使得流量资费下调,另一方面考虑到运营商的公益性性质,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明确运营商的地位,通过未来可能的网业分离或者成立普遍服务基金等方式在保证普遍服务的基础下,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合理的价格,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