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为何微商一线城市遇冷 农村火爆

   时间:2015-05-27 10:38:04 来源:百度百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尽管微商一次又一次被主流媒体曝光各种问题,但各种“全球微商大会”仍然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各地召开。当下的微商生态明显呈现出一线城市见冷,二三线以及农村逐渐走热的发展趋势。去年下半年至今,各大平台纷纷开启“电商下乡计划”,但在农村微商越来越抢占电商平台的风头。

信息不对称微商易生存

一线城市微商已经很难做,尤其是微商们最擅长的美妆品类,面膜之类在一线城市已经很难开展。

其一,一线城市用户更依赖品牌

由于资讯的相对发达以及物质的相对丰富,一线城市用户对于产品尤其美妆类产品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功能性需求转变为品牌依赖。很明显标志为用户在线上线下购物越来越将品牌店作为入口,尤其美妆品类,相当部分用户越来越依赖某几个品牌。

如此,微商类似的OEM品牌在一线城市是很难切入。用户对产品以及所在品类的信息度往往不次于微商各级代理,如此微商惯用的用户教育方法在此基本无效。

其二,主流媒体不遗余力的微商曝光

铁哥春节回家曾调查过数十位90前后的农村用户手机App,其中很少有装新闻类产品,即使安装也鲜有打开,横行于手机内的App基本是游戏类产品。

农村用户的生产生活节奏使得用户自身对新闻是相对迟钝的,如此也就从侧面直接解答了,为何微商在三四线甚至农村地区并未受到连日负面新闻的影响。

而一线城市的用户对资讯的敏感,使得微商在一线地区基本面临灭顶之灾。

除了营销微商胜在何处

此前不少分析文章认为微商胜在传播,诚然微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熟人社交属性在营销方面固然是有优势。而除去传播,铁哥更认为微商胜在电商交易的简化。

传统电商模式下,用户钟意某产品需要经过选单,填地址,付款,收快递等流程,而在微商中整个交易被极大简化为:选单,微信或电话联系卖家,收单,见面付款。

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要明显大于一线城市,而这种信任关系除了在营销中占尽优势之外,还将传统电商的线上付款直接省略为线下结算。三四线以及农村用户的手机支付尚在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更多的应用场景使得在用户手机中,支付软件并非必备App。如此再让用户以线上支付必然会降低购买欲望,而农村的强信任关系也使得代理商可以采取收货后付款的交易模式。

除此我们还要看到,不少代理商并未采取快递方式发货,而是直接亲自送货。原因很简单,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节奏较慢,朋友之间聚会是常事,于是亲自送货当面收款这种传统电商不敢为的交易形式才在微商中应用起来。

从根本上看,微商简化交易环节,对传统电商是个极大的颠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微商在一线渐冷,三四线以及农村地区日渐火爆的局面。

微商未来真能颠覆传统电商?

根据上文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微商的灵活机动性,以及蚂蚁雄兵式的营销手段对于传统电商是有着一定的冲击的,但铁哥认为即便简化交易环节,微商要对传统电商产生冲击以下三个坎是必须要面对的。

其一,信任坎

微商之所以多选择面膜作为代理产品,除产品本身属快消品,且毛利比较高之外,这类产品价格比较低,而在强关系社交环境中,用户对低价产品的防备心是很弱的。这也是即便没有任何信用评分系统,微商还能大肆开展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微商要真正对传统电商产生冲击,不可能永远选择低价低端产品,如果价高,靠代理商的强关系社交是很难支撑其发展的。

传统电商的信用评价体系使卖方卖货并不仅仅靠刷脸,而是靠以往销售历史,复制能力自然强于微商代理。

其二,代理坎

微商销售主要采用类似传销的层层代理机制,每一层每一个代理商通过自己的熟人关系进行产品销售。如此问题就来了,依靠人海战术的销售模式其人工的消耗问题如何解决。

此前微商选品多为面膜之类的高毛利产品,但这种高毛利且快消的品类是很难支撑整个微商发展的。微商若要继续发展甚至对传统电商产生冲击,就必然要选择低毛利商品,如此层层代理的利润就势必被摊薄,整个微商依靠利益捆绑的层层代理之间的关系也面临坍塌风险。

其三,产品坎

由于缺乏信用评分体系以及代理人之间的强利益关系,这就使得微商选品的首要条件即为利润高。利润高之下,一切才有的谈。

如此,质次价廉产品自然横行于微商圈内。铁哥与微商团队曾有过沟通,不少也认为不少微商产品确实败坏了整个行业名声,但也表示有利润率压着,价廉很容易质次。

如果微商在发展中不注重产品把关,当消耗尽熟人间的信任关系之后,微商末路也就到来。

本质上讲,微商对于传统电商确实是一种颠覆性的电商形态,尤其是对交易环节的简化。但微商自身如果不收敛草莽做法,吸取传统电商的长处,整个微商是时刻面临倒掉风险的。

千万别,一招好棋人为被下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