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工业思维基因难除?乐视生态玩法杨元庆还是没懂

   时间:2015-05-29 14:53:37 来源:ITBEAR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昨日,联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Lenovo Tech World,杨元庆在会议发言中谈到了与乐视贾跃亭最近在微博的论战,他表示,竞争对手采用低价和模式上的竞争,而联想通过此次科技创新大会证明,创新有不同玩法,可以在市场更有吸引力。

那么杨元庆举联想之力所开的这次创新大会,向外界证明了联想的创新能力么?贾跃亭所谈的乐视生态,杨元庆到底有没有读懂呢?

联想的工业思维玩法会因为一次会议改变么?

联想的Lenovo Tech World,似乎就是为了回应贾跃亭对杨元庆固守工业时代思维的嘲讽。正如杨元庆所说,希望让大家看到,创新有不同的玩法,可以在市场更有吸引力。5月28日的Lenovo Tech World,为杨元庆的后工业时代的玩法做了一次注解。联想有哪些创新性的玩法呢?

首先,签了范冰冰,这位范爷今天成为联想产品的代言人。这个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是创新,不仅是范冰冰,黄晓明等一大拨明星经常出席乐视的各种活动,明星资源无形中就已经成为乐视生态的一部分,在乐视最新推出的乐视超级手机中,黄晓明等明星更是开通了自己的专属频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各种明星的歌曲做铃声,高清美图做壁纸。联想的这个做法估计要被乐视笑了。至于任志强、潘石屹等大佬的驾到,虽然有点高大上的感觉,但实在不算创新,再加上任志强开的一个玩笑,“联想擅长组装机器。”估计联想本就已经后悔了。

其次,联想的产品和模式是巨大的创新么?Lenovo Tech World上,联想不仅发布了自己的创新计划,更发布了两款创新产品,一个是名为“SmartCast”的智能手机,配置了内建式投影器和动作感应器,在桌面上投影虚拟屏幕,并可通过其进行输入操作以及使用应用程序。还有一款名为“MagicView”的智能手表原型机,采用两个屏幕。其第二块屏幕利用光学反射原理,使得使用者可以看到是第一块屏20倍的虚拟屏幕。不过笔者想问问,这两款产品离普通用户有多远?那一年才能进入普通用户手中?这或许是乐视与联想不一样的地方。

此外,在会议的外围,联想也发起了对乐视发起攻击。联想旗下一家公司斥资6200万元购买了le.com的域名。而此前乐视高层早就看上了le.com,毕竟这是适合乐视集团的最合适的统一域名,但因为价格分歧迟迟没有搞定,不料被联想“横刀夺爱”,简直是赤裸裸的挑战。试想一下,未来联想若启用le.com搭建了旗下某个品牌的官网,不知情想访问乐视,购买乐视手机的人误进了这个网站,结果却被满屏的联想手机给吸引了,转而买了联想手机,那时是乐视是不是会悔不当初没有砸下那6000万买了le.com。可以说联想收购le.com,即保护了自己的品牌域名,又狙击了对手。

乐视生态有什么不一样?

按照杨元庆微博的说法,乐视的竞争策略只是靠砍底价、搞补贴,并不新鲜,真的是这样吗?从Lenovo Tech World来看,杨元庆似乎并没有认真读懂乐视的生态模式。

联想依然拼钱砸研发,并且停留在工程师研发的阶段,而乐视已经进入“千万人不满 千万人参与 千万人研发 千万人使用 千万人传播”的CP2C模式,让用户也参与到研发、营销、传播的全过程,用户已经成为产品的使用者和品牌的所有者。

杨元庆还没有从自己的传统工业时代思维里跳出来,在他眼里,乐视的打法和前些年那些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的家电企业没什么两样。而贾跃亭的微博则更进一步说明了乐视生态的模式和竞争策略。

乐视开创的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模式,把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全链条打通,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从原材料、互联网内容、互联网服务到商品再到用户之间的各个环节,让流转成本最低。自主研发、自购自制内容、自建CDN、通过自有电商平台销售,这些都使得乐视能够最大限度的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更重要的,乐视之所以敢于公布成本清单并按量产成本定价,是因为乐视的商业模式并非通过硬件单点盈利,而是希望通过给用户提供内容服务来获取长期的收益。乐视建立了垂直整合的生态系统,乐视生态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乐迷生活圈,而包括超级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只是乐视生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帮助乐视获得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再将服务的价值最大化,获取长期收益。

联想的Lenovo Tech World,并没有说明与用户的关系,实际上,联想产品的硬件成本、服务成本、渠道成本、营销成本最终都需要消费者买单,但乐视提供的是一整套的生态服务,希望用户为长期的品质服务付费,还可以通过售卖生态广告,应用分发等服务获得回报。所以公布材料成本清单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恰恰相反,是乐视从自身的理念和优势出发做出的选择。

这些新鲜的玩法,杨元庆显然没有懂。且看杨元庆是否会出席6月16日乐视的生态玩法,亲身体会或许会懂得更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