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即将过半,年初一些旗舰机型也都相继露了面。在硬件比拼不再是主流的今天,我们零星看到了一些新技术闪现,比如双侧曲面屏、USB Type-C接口、显示无边框屏幕、快速充电技术、眼球识别以及双摄像头等等。也许有些功能并非刚需,但相对于手机行业沉闷的现状也的确能起到一些振奋作用。
相信熟悉手机圈发布节奏的用户都很清楚,每年的秋季才算是各个厂商的新品高发期。除了苹果新iPhone的发布之外,以围剿iPhone为核心的Android阵营将会发布各自的年度旗舰机型,究竟2015下半年哪些新机值得关注呢?我们不妨先来曝光一番。
iPhone 6s/6s Plus
其实自从iPhone 4之后,苹果的保密措施可谓是彻底崩塌,去年年末开始就不断有关于iPhone 6s的消息被爆料。据外媒报道,iPhone 6s外观设计的改变应该不大,但机身厚度可能会比现在更薄,从6.9毫米降至6.7毫米。触控屏幕仍为4.7英寸,分辨率会从1334×750像素升级到1920×1080像素。至于iPhone 6 Plus屏幕则有可能升级到2K级别。
硬件配置方面,iPhone 6s与iPhone 6s Plus或搭载最新的A9处理器,内置M9协处理器,内存升级到2GB,采用1200万像素摄像头,系统层面将会搭载最新的iOS 9。
硬件参数上其实新一代iPhone 6s给我们的惊喜应该并不大,但传言称之前亮相新MacBook与Apple Watch的Force Touch按压技术有可能会加入到iPhone 6s触控面板下的背光层上。据悉,苹果要加入的这种按压反馈系统好处是淘汰掉那些复杂手势,比如那种双击或是长按呼出控制选项等等,这种体验要比传统的按键操作好很多。
三星S6 Plus/Note 5
有消息称三星将会发布一款代号为“Project Zero 2”的新机,最终可能会改名为S6 Plus。这款手机从外型上来看很像是那种屏幕变大了的S6。
据爆料人Marques Brownlee透露,三星S6 Plus外型上与三星S6 edge几乎没有不同,仍为双曲面侧屏设计,包括前置镜头以及传感器的位置也没有改变,机身侧边为金属边框设计,而背部依旧是那个略有凸起的摄像头。
目前有关于硬件配置的消息其实并不明朗,这款手机或许将配备5.4至5.5英寸2K触控屏(也有媒体认为会是5.7英寸),搭载骁龙808六核处理器,提供32GB存储空间,摄像头依旧是500万像素前置与1600万像素后置的组合。
每年的IFA大展上,三星都会发布最新的三星GALAXY Note产品。据三星执行副总裁Rhee In Jong透露,三星GALAXY Note 5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上市。
配置方面,三星Note 5可能会搭载一块5.89英寸的4K触控屏,机身厚度在7.9毫米,配备4100mAh容量电池,处理器或为自家的Exynos 7422八核处理器,同时装备新一代S Pen手写笔。
总的来看,三星接下来的两款重磅手机应该是围绕S6 Plus和Note 5展开了,前者的定位可能要比Note 5略低,主要是为对抗苹果的iPhone 6 Plus。
HTC One ME dual sim
继HTC One M9以及针对国内市场推出的M9+之后,又有消息传出HTC将推出一款One ME9新机。尽管这款手机还没正式发布,但目前HTC国内官网上已经出现了这款手机的身影,命名为HTC One ME dual sim。
这款机型整体与HTC One M9+相似,屏幕下方依旧配备了Home键,同时支持指纹功能。与传闻相同的是,它四周采用了金属边框设计,提供三种颜色可选。
硬件配置方面,HTC One ME dual sim或配备5.2英寸2K显示屏与指纹功能,搭载2.2GHz联发科Helio X10八核处理器,辅以3GB内存以及32GB存储空间,配备2840mAh电池,同时采用400万像素前置+20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此外,这款手机还拥有BoomSound双扬声器,支持双卡双待与双4G网络,运行基于Android 5.0的Sense 7.0界面。
第三代Moto X
TotaTech刚刚公布了一张疑似代号为“Motorola Calisto”的全新Moto X机身背部真机图。从曝光图中我们看到,它的后壳为木质材料,背部摄像头下方采用了双闪光灯,同时依旧设计了内陷式的Moto图标并加入了金属元素包裹。
据悉,全新Moto X可能会配备5.2英寸2K屏幕,搭载高通骁龙810处理器,辅以4GB运行内存以及32GB/64GB可选容量,运行Android 5.1.1系统,配备500万像素前置+1600万像素后置相机组合,可能加入光学防抖功能。同时内置3280毫安时电池,加入快速充电功能以及USB-Type C接口。
另外,Moto X第三代还可能会在背面设计上引入当年摩托罗拉鹅卵石手机PEBL U6的风格,并继续坚持可定制设计,支持更多的可定制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