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追赶不上智能手机的潮流,富智康的业绩曾经一落千丈,但最近它似乎恢复了“元气”。
6月24日,富智康集团(02038.HK)发布盈利预告,预计2015 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1.2~1.35 亿美元(人民币逾8亿元),对应同比增长141~171%(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4,984 万美元)。对于盈利原因,富智康指出受益于综合毛利率持续增长。
摩根士丹利则发表报告表示,上调富智康目标价由5元升至5.7元。尽管手机终端需求放缓,但富智康仍可通过更佳金属机壳的组合、多元化客户基础、成本控制令其价值得到提升。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富智康的主要客户包括国内手机厂商华为、小米等,国际厂商则包括索尼和黑莓等公司,而在此轮业绩贡献中,国产手机厂商占主导因素。此前,富智康名为“富士康国际”,主要客户还包括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公司,与鸿海在内地的代工工厂富士康不同,并不代工苹果公司相关业务。
小米、华为成业绩助推器
摩根士丹利指出,预计全球智能手机今年增长16%,富智康可受惠于华为、小米增长等。
过去两年时间里,小米的品牌和富智康的供应能力结合在一起,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小米的一半产量来自富智康,而富智康一半的产品出货量也供应给了小米。2013年,富智康的智能手机产量为2500万部,去年则达到5000万部。而华为的销量也在逐步增长。
“预计华为在今明两年占富智康的销售收入各为16%及20%。”摩根士丹利分析称。
中金公司近日也发布报告称,华为有望成为富智康2015 年主要增长动力。自2014 年4 季度开始,富智康集团在华为的手机外壳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预计华为2015/16 年收入贡献有望分别达到15%和18%。
前不久华为也对外公布了上半年手机的销售情况。“华为手机首次实现单月销量过千万,这样的成绩之前只有苹果和三星才能够做得到,而现在华为也做到了。”华为消费者业务中国区总裁朱平表示,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为5000万部。
事实上,从销量到品牌,从国内到国外,华为、小米所代表的国产客户正成为供应链特别是代工厂商争抢的对象。
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小米已成为台湾手机代工企业第二大伙伴,今年订单约6800万台,苹果仍以2.2亿台居冠,小米正以黑马姿态拉升台湾手机代工的出货量。
而在富智康的业务中,小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跟小米合作一年后,2014年其收益提高了37%,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同时公司净收入也创2007年以来最高纪录。销量的涨幅甚至超过母公司鸿海6.6%。而在今年,甚至是加大马力投资印度工厂,为小米业务提供充裕产能。
此前,因为国际厂商代工业务的低迷,富智康曾创下自2005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规模亏损。曾在一次采访中,富智康主席童文欣说道,公司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弥补之前巨大的损失,重返成功之路。2013年3月21日,郭台铭亲自前往创建仅三年的小米公司拜访,而在当时,小米只是默默无闻的小公司。
“客户群不断拓展有望弥补全球智能手机OEM 厂商和国内OEM 厂商市场份额下降带来的损失。”中金公司分析员林荣彦如是说。
业务调整减少“代工依赖”
“只要愿意把利润拿掉一点,把单子拿回来,鸿海的营业额就会增加了,不过这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事情,鸿海现在不会去做。”在去年的一次股东大会上,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未来希望至少能有10%的利润增长空间,甚至可以以15%为努力的目标。郭台铭坦言,如果真的要玩成本价格的游戏,鸿海有自信。但目前的鸿海不会为了争取营收成长,而去做杀价竞争的游戏。
鸿海在2012年起开始启动转型计划,郭台铭承诺往后几年鸿海必将持续成长,且引领的动能非来自单一产品客户,而是全面结构性转变所诱发的成长。
这种理念也影响着富智康近两年的发展。
以往,前三大客户对富智康营收的贡献曾达到80%。而现在富智康的主要客户包括了华为、小米、魅族等多家品牌手机厂商,前五大客户占营收的70%至80%。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本报记者表示,客户群不断拓展有有望减少富智康的风险。
而从印度建厂的动作看来,富智康也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据了解,富智康已将印度手机厂商Micromax Informatics纳入为自己的客户,目前,Micromax正在和三星争夺印度市场排名第一的地位。
除此之外,中富智康也在通过增值业务提供公司利润。 童文欣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手机组装之外,富智康今年还将销售高利润率的元件,因此今年的利润增长将超过营收增长。
中金分析师林荣彦指出,富智康集团盈利超预期主要因为对国内智能手机OEM 厂商零部件销售增加(主要是金属外壳)。虽然销售增速可能趋缓,但是预计公司有望通过升级金属外壳优化产品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率水平。而采用该项技术的华为和魅族高端业务发展正在带来上行空间。
彭博社统计的分析师平均预期显示,富智康今年营收将同比增长6%,而净利润将同比增长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