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区陆续进入志愿填报的高峰期。针对考生和家长的填报困惑,许多互联网公司推出了各种辅助报志愿的"神器",其中既有百度等传统互联网巨头,也有IPIN这样的创业公司。
要知道有痛点就有商机,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报志愿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痛点,这个痛点的关键在于:他们对全国高校和专业情况的不了解,对其他人的报考情况更是无从获知,这就导致他们在填志愿的时候无从下手、不敢下手。
互联网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的核心基本都是大数据。通过大数据还原历史情况,通过大数据告诉你其他人的报考情况。这能在一定程度解决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你如果寄望于他们给出的结果真正完全匹配每一个人的精准需求,可能还尚需时日,甚至并不可能完全实现,因为报志愿过程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产品,以及考生应该如何使用这些产品?
为什么是大数据?
要弄清上述问题,首先就要弄明白高考报志愿的核心问题:"志愿撞车"。
"撞车"究其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你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准备报和你一样的志愿。
举个例子,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以往的录取线经常会误导,大家时常会报一些去年分数比较低的学校,由于这样想的人多了,今年的录取线反而高了。
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大家很容易想到大数据,因为某种程度上,大数据具备预知的能力。而预知的结果,能够帮使用者做更合适的判断和决策。比如,在国外,不少公司和政府已经应用大数据来提高流感预测的准确性、显著促进购买意愿等等。
一个比较典型的个案就是Target超市以20多种怀孕期间孕妇可能会购买的商品为基础,将所有用户的购买记录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构建模型分析购买者的行为相关性,能准确的推断出孕妇的具体临盆时间,这样Target的销售部门就可以有针对的在每个怀孕顾客的不同阶段寄送相应的产品优惠卷。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并非意味着大数据是万能的,而且很多时候,真正的结果是逆向发展的。因此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更多理性的判断。
大数据如何产生作用?
那么大数据具体是如何解决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的?
以手机百度为例,考生只需要在手机中的百度应用中输入"高考",就跳转到一个"高考志愿填报助手"页面中,这就是一款典型的大数据类的产品。
考生只需要输入成绩和地区,就能够获得十所相对适合自己分数和大学推荐,并且可以实时了解到具体学校的报考难度,为最终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这个过程,大数据有两个层面的作用:
第一:最大限度的还原往年的考生和录取信息,设定几个关键参数,让考生对各高校分数线有直观的了解,在大面上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现在有非常多的基于这个层面的APP应用,但是可以看到这些应用参差不齐,需要广大家长和考生进行筛选和判断。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考生在搜索和点击的过程,其实也是把自己的分数以及关注学校的情况分享给其他同学的过程。当使用的考生越多,收集来的大数据结果也就越接近最终考生的报考情况,给考生的建议和参考也相对更精准。
比如高考助手中有一个热力图,不断的通过网民输入关键词背后的判断,进而动态的判断大家关注点,从而实现预判。百度实际上就是利用对网民需求的动态分析,为考生提供高校推荐、高校报考难度预估以及专业推荐等信息。
这种虽然无法非常准确的知道每个人真实的感受与想法,但是由于加入了更多实时的内容与观点,所以相对来说更加靠谱一些,而这也是大数据发展的一个方向。
因此,我们要再次提醒每一位考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使用互联网产品辅助报志愿是有必要的,但确实要更理性,毕竟900万考生是一个群体,而你是一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