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神圣小米联盟 雷军创造的新“贴牌”经济

   时间:2015-07-13 09:17:25 来源:商业价值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4年年底,小米募得10亿美元,估值达到460亿美元,一度成为全球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公司,远远超出5年前雷军自己100亿美元的预期。小米用5年的时间站上了风口,“我在金山的辛苦远远超过了小米,金山更像是逆流而上,而小米则是顺势而为。”雷军说道。如同当年电脑家庭化造就的联想,家电普及化造就的海尔,移动互联网成就了小米。

传统时代的公司就像拥有几十年生命周期的松树一样,而互联网时代的公司更像单体生命周期短暂的竹子,只有连成一片的竹林才能获得更长的生命周期。

小米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建造着自己的帝国,如同个体竹子不断寻找竹笋形成竹林。小米科技旗下的天津金星、天津顺米、小米投资(Xiaomi Ventures Limited),雷军旗下的北京瓦力和顺为资本,沿着硬件、软件、内容三条线开始布局。在这个过程中,雷军明确了小米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除手机、电视、路由器3大业务外,其他业务均采取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就像他经常说的那样,“不站队,不排他,希望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

小米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雷军在公开场合做过多次表述,参照物也在不断变化:Google加亚马逊、同仁堂、海底捞、Costco,到现在的“新国货运动”时期的索尼,他的口号不再是让传统硬件产品智能起来,而是提升中国制造的产品工艺。硬件生态布局伴随着新国货运动浩浩荡荡的展开,这场运动中不仅有前沿的智能硬件,更包括了对传统成熟产品的改造。事与愿违的是,就在软件、内容布局高歌猛进的时候,小米硬件层面的布局呈现出尴尬的局面,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封闭,把很多厂商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云蚁科技合伙人达声蔚)

小米模式的疯狂繁衍

“小米的成功不是因为我们这帮人多厉害,而是小米模式很厉害。”雷军有个计划,5年内在各个细分领域“复制”出100家小米。事实证明,小米模式的确孕育出了智能硬件领域中的一股力量,这股势力就叫做小米生态链企业。

小蚁摄像头包装盒上清晰地印着“小米生态链旗下产品”,表明自己是小米生态企业的一员。

这些公司大多命名为“某米”,他们接受小米的A轮投资,生产小米品牌的产品,同时拥有自有品牌,售出产品后和小米分成。投资主体主要为天津金星投资有限公司、小米科技、小米通讯,投资金额不详。据工商资料显示,小米通常能获得较高的占股,例如Yeelight的生产商为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金星在注册资本中占到了35%;小米智能家庭套装的生产商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金星占股31%。

和小米生态链企业接触最紧密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小米生态链部门,由小米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刘德领队。该部门负责发掘、投资优秀的硬件产品团队并将其发展为生态链企业,顺为资本CEO许达来认为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公司能提供优质的优质创业公司,顺为负责智能硬件的团队和小米生态链部门,有紧密的合作。“我们以周为单位来沟通。从项目的讨论,到立项、实施,两家公司的人密切配合,在智能硬件领域实现无缝合作。”

雷军的很多想法都承载着他在金山、卓越时的尝试,金山作为游戏、软件公司一直是各大公司生态链的组成部分,雷军很熟悉这套玩法,

“我原来是别人生态链的组成部分,今天我要做平台厂商,关键就是在生态链,没有生态链的支持根本做不起来。”

现在他终于有机会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生态链的每一个公司、产品都是雷军经过反复考量得出的,哪些产品使用小米品牌,哪些不使用,做什么产品,做成什么样,甚至每一个使用场景都需要反复琢磨。云蚁科技是对外公开的生态链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没有使用小米品牌的,云蚁科技合伙人达声蔚表示,“小米的团队看了我们的摄像头之后觉得很喜欢,我们做的东西,当时在市面还是比较稀有的,不是一个特别大众化的东西。另外跟手机之间不是强相关,初期跟小米粉丝的契合度不高。”

张峰曾经是英伟达南京的总经理,参与生产了小米1这款手机生产,对于小米模式深有感触。2013年在雷军向他抛出橄榄枝后,张峰毫不犹豫的加盟了小米生态链企业,那时生态链部门还没有成立。他告诉《商业价值》,“成为生态链企业的时候,还没想好以后生产什么产品。后来,雷军提出来能不能做个移动电源。一方面,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移动电源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移动电源质量参差不齐,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同年,全球范围内笔记本业务下滑明显,大家都开始减产。小米很快意识到186标准型号一定会有全球的尾货,第一时间找到三星、LG购买大量的电芯、IC用于小米移动电源。

(绿米联创CEO游廷筠)

生态链企业中大部分属于超早期的投资,很多公司甚至都不能被称为“公司”,只能算是个团队,在小米投资前并没有完整的产品。这种投资行为在业内并不多见,当互联网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时,往往是在创业公司厮杀过半后,投资或是收购该垂直领域的前几名,其中不乏很多防御式的打法。小米的投资更多是以抢占入口为目的,很少投资极客类产品,更多的是大众化产品,如移动电源、耳机、插线板等。销售业绩、流水、盈利状况都是投资人考察创业公司的重要标准,显然这些东西生态链企业都交不出来。小米投资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从投资方向上,刘德看好6大领域:手机周边;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优质资源制造;极客酷玩产品(如平衡车、运动相机);生活方式类产品(如插线板)。当然,仅仅符合这6大领域还不够,还需要满足以下3个要求:第一,这款产品的市场足够大;第二,产品要有痛点,性价比低、缺乏公信力等等;第三,产品可以被粉,被用户追逐热捧。

硬件产品的超早期投资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高风险。寻找优秀的团队与小米生态链部门共同定义产品,使用小米的模式来做,加上小米品牌的影响力,足以降低这一风险。在小米生态链产品总监夏勇峰看来,国内智能硬件团队对于产品的定义能力不强,需要小米的团队帮助这些公司来一同完成。“联合开发的方式是最能保证产品成功率的,其中很多产品是要贴小米品牌的,我们一定要把好关。”相比之下,硬件孵化平台太火鸟对于孵化项目并不过多干涉,给创业团队足够的空间,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线上交流,只有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才会坐下来当面讨论。

小米系硬件产品另一大保障是,生态链企业相比其生产的产品而言都是“大材小用”,小米智能家庭套装(4件套)的研发公司绿米联创的前身是设计智慧楼宇的,绿米联创CEO游延筠接触刘德4次以后,彻底转变了想法,“我就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互联网主义者,不管是公司还有我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要转型。以前的东西虽然好,但是我们先把高大上的东西放一放,先做一些接地气的东西,能够迅速造福千家万户的东西。我们实际上忍痛把花了2000多万开发的产品放在一边,重新做。”

生态链企业中也不乏上市多年的大公司,去年9月,九安医疗成为了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一员。“我们先打的欧美市场,那个时候明确了不走传统渠道,在美国我们跟苹果合作,在中国跟小米合作。通过硬件产品的销售获取足够多的用户,从而探索医疗服务。”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说道。庞大的出货量给小米带来了海量的用户数据,有些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收集数据或是鼓励用户连网。小米体重秤是因为手环无法收集到用户体重这一重要数据,对于成年人来说,与身高不同,体重这一数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米智能空气净化器主体机做得十分简洁,如果想要看到屋内空气质量数据只能连接手机。

小米品牌的推力,让生态链上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迅速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对外披露生态链企业共有13家,贴小米品牌生产的产品共计14款。今年米粉节,在20.8亿元的销售神话中,小米生态链产品的表现可圈可点,小米智能插线板24.7万个、小米电子秤4.5万个、小米移动电源40.3万个、小米活塞耳机33.6万个、小米手机手环20.9万个、智能血压计1.6万个、小蚁运动相机3.8万个、小蚁摄像头7.1万个、小米空气净化器3.1万台以及小米自拍杆3.7万个。

紫米科技依靠小米移动电源这一主要业务在第一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人民币。近期,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可谓风头正劲,先是在去年年底斩获3500万美元 B 轮,估值超过3亿美元;今年4月,出货量突破400万;IDC近期公布的“2015Q1全球市场季度可穿戴设备跟踪报告”中,小米手环以24.6%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厂商。要知道这距离小米手环发布仅仅过去了不到1年,华米CEO黄汪在小米投资前是做智能手表的,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小米他不会这么快就做智能手环。“小米手环推出之前这个(智能手环)市场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卖得贵、用户黏性差等等问题,我们做的时候就想了个全新的定义,人体ID识别,也正是这个定位大大拉长了小米手环的生命周期。”

(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

雷军本人对创业者来说也是很大的加分。金山、卓越时代的雷军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融资,他发誓要搞明白投资人心里到底怎么想,开始去做天使投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双重身份让雷军能够很好把控两类群体的心理,大部分接触过雷军的创业者、投资人都对他评价很高。在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看来,雷军经常谈风口是因为他谦虚,小米的崛起绝不是偶然,“雷军只有一个,后来很多人想尝试都没有成功。”

爱空间创始人兼CEO陈炜认为自己是在用小米模式改造家装行业,A轮融资方只考虑顺为一家。听完陈炜的介绍后,雷军希望他能把工期缩短到20天,价格压到699元/平米,同时对爱空间的产品细节也提出了自己建议。“我当时就觉得豁然开朗,不管投不投我,我都觉得值了。”创业者对于雷军有种天然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的建立和雷军的管理风格不无关系。雷军在管理自己投资的公司时,并不会直接让对方汇报近期的工作情况,而是会换一种方式,他总是主动询问创业者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不需要他来做些什么。1 MORE总裁谢冠宏告诉《商业价值》,“作为投资人来讲应该雷军算是最好的了,又投钱,又指导,又支持,又愿意分享,所以也是相当大气。”

智能家居是下一个风口,这是业内普遍的认知。智能家居会被哪个产品引爆,谁也不知道。擅长寻找风口的雷军自然不会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落在后面,在他看来提高押宝成功率的方法只能是在尽可能多的框里都放上1个鸡蛋,小米正在用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方式描绘智能家居未来的样子,“假设我们未来潜在有20个亮点,我们把20个亮点通过投资的方式投上,也许未来20个亮点只有10个亮点是真正的未来,这10个亮点连接起来就是未来的版图。”刘德如是说。

体验第一,规模第二

 
 
一位记者在媒体沟通会上对小米移动电源提出了质疑,雷军不由分说冲回办公室取了当时还没有公开发售的最新版移动电源,1万毫安容量的产品在体积上只相当于一盒名片。他走到记者中间,“你们摸一摸这个产品,它的手感特别舒服,1万毫安能做这么小,恐怕也只有我们了。你再看看这根数据线,也是改良过的,比以前要好很多。”

雷军是个典型的产品控,对于不完美的产品忍耐度很低,他想要改造的产品太多了,即便是小米自己的产品他都会觉得还不够极致,他曾主动向张峰提出,充电宝能不能再小一点,这才有了最新一代小米的移动电源。小米移动外壳是全金属材质,为了把铝筒挤压做成很美观、便宜的工艺,张峰做了110个模具,一次一次改,每一次铝筒的模具都要一万多,“花一两百万做模具谁都出得起,但是没有人会在一个铝筒上做110次,因为我们要做到极致,就是每个细节要做到让你惊艳。”张峰告诉的《商业价值》。其实,改造国货一直就是雷军心愿,他反感别人用“物美价廉”来评价小米,“物美价廉仿佛成了中国制造的一块遮羞布,好像是产品做得不怎么样就说自己物美价廉,我们做的是工艺品。”

凡客2010年最疯狂的时候有30多条产品线,SKU高达24万个,除了百货和服装,连拖把都卖,每开一条线就能多5000万销售额,因为大规模扩张,凡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直到现在还没能彻底翻身。作为凡客CEO陈年的多年好友以及凡客的投资股东,正是凡客的前车之鉴让雷军意识到要克制贪婪,投资是雷军最擅长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小米在核心业务上的专注,也为小米赢得了时间,很多硬件产品都能同时开工,快速将小米系列的产品推向市场。“我们生态链上有20几家公司,一年至少要出一版,今年再投20家公司,相当于就是每个月都有一款,每周都有一款。”小米生态链产品规划总监孙鹏告诉《商业价值》。除此以外,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避免管理天花板的到来,刘德表示,“小米只有2500名工程师,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去年小米生态链系的已经有2000名工程师了,2年后这个数字可能会变成2万。如果这些工程师都是小米内部的,那会让一个公司的效率大大降低。”

在小米看来,制订协议、开放标准,接入大量第三方公司反而会影响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雷军想靠自己和生态链企业的力量搭建出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庞大的移动设备出货量,让小米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已经开打的智能家居大战中,小米没有选择简单粗暴、一切朝出货量看的方式,而是希望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智能家居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对于智能家居的定义也发生着变化。2014年,智能路由器是智能家居入口的结论被迅速炒热,路由器也被划为小米三大核心业务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小米路由器来带动其他智能硬件销量的美好愿望也逐渐破灭,小米不再刻意强调路由器的核心地位,更多时候路由器和其他智能硬件之间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路由器被定义为家庭数据存储中心,手机才是智能家居的操控中心。

小米路由器负责人、小米用户体验总监唐沐办公室对面是华润地产正在施工中的大楼,这座大楼身后有一个蓝色的小房子,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蓝房子的样板间里搭建了小米所有的智能硬件产品,小米智能家居和公寓、孵化器的合作也陆续展开。此外,路由器部门还会帮助生态链企业进行产品优化,小米智能插座并没有按常规划入小米生态链部门旗下,而是由结合更为紧密的路由器部门负责。

智能家居概念火热但难有杀手级产品出现,消费者对于购买智能硬件的意愿并不强烈。小米要做的是首先让消费者能买得起,或者说让消费者愿意花少量钱去体验新产品。小米智能家庭中的每一个产品都延续了其高性价比的路线,小米运用自己的内部资源来扶持生态链企业,并一律采用小米模式,产品价格低廉,从单品的比拼上更具杀伤力。小米耳机生产商1 MORE的创始团队来自富士康,曾负责生产iPod播放器、iPod Hi-Fi音箱、Kindle电子书等多款电子产品,“当时我跟我的团队讲,现在我们做一个很伟大的东西,49块的耳机,他们全部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蛮牛的团队,却要进来做49块钱的耳机。”谢冠宏如是说。

Homekit向达到苹果要求的第三方厂商打开大门,为其提供完善协议、通用数据库、庞大的iOS用户群,不过想要达到苹果的审核要求,往往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和Homekit的对接工作。为了让小米智能家居各个设备之间实现高度互联互通,深度整合MIUI,实现硬件上的IF/THEN模式,不是仅仅“把遥控器放在手机里”而已,小米决定让生态链企业专注于产品的研发,由小米智能家庭团队来负责和硬件产品的互联互通,小米多个部门协助打通供应链环节和销售渠道。“智能硬件的软件部分,云端、芯片、模块都是我们来做的。当然有一些企业也会自己做一些软件,要看这个企业的能力吧,或者说他的业务逻辑比较复杂,需要他自己做比较多的定义。通用的部分是我们做,怎么样跟小米设备的互联互通,他们各个企业之间怎么互联互通这些以及怎么样保证体验。”小米智能家庭App负责人高自光向《商业价值》介绍道。通用软件将会直接影响着智能硬件的体验,怎样连接设备,连上以后怎么保证稳定,远程控制怎么实现实时反应。用手机4G网络控制连接着家中路由器的智能设备,大多会出现一定延迟,主要原因是内置芯片不够强。在操控小米智能家庭中的产品,用户并不会感觉到延迟。

普通的硬件变为智能硬件很容易,但一定需要一个用户的强需求小米才会去做。很多小米员工家中都有小米空气净化器,他们习惯在到家前的半个小时开启强劲抽风模式,把家中空气净化过滤一遍,保证踏进家门的第一口空气是新鲜的。智米CEO苏俊告诉《商业价值》,“现在很多智能家居只是开放、松散的联合,我一点也不担心这个战略集团跟那个战略集团宣布的所谓的合作,全都是松散的联合,无数的障碍和坑是跨不过去的。”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小米生态系统涵盖硬件、软件、内容三个层面,其中和手机结合最紧密的软件布局起步最早,据不完全统计,投资企业多达58家,接入MIUI的软件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去年3月,迈外迪获得小米科技B轮融资,小米和MIUI用户在公共WiFi环境下无需输入密码,便可以快速使用WiFi网络。MIUI整合了很多用户黏性高的产品,用户无需额外下载App就可以享受服务。去年11月,由陈彤牵头用10亿美元打造小米内容生态。当时在陈彤加入小米的发布会上承诺大家,“半年之内,内容翻天覆地”。半年后的今天,雷军用“巨变”来评价小米的内容生态。和小米合作的视频网站超过了100家,小米电视电影数量达到了7728部;电视剧4906部;动漫4190部;纪录片2039部。

(智米CEO苏俊)

软件、内容布局上的水到渠成主要依赖于小米手机、电视(盒子)庞大的出货量,可以说,小米的生态根基在于硬件的积累。而小米昔日最强悍的硬件能力,在智能家居大战中并没有延续以往强劲的势头。起步于2014年的硬件生态布局多少有些尴尬,直到今天,小米智能家庭接入的智能硬件数量屈指可数,接入的厂商均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反观国内其他几家智能家居平台,京东于今年3月发布智能硬件报告,报告显示已经成功对接300多款产品,正在对接的产品也有1000家。海尔U+更是计划在今年接入1000万台物联网产品。对于大多数智能家居平台来说,发布会上一张密密麻麻写满接入智能硬件品牌的PPT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小米却只能在发布会的开始,一遍遍播放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宣传片。

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比较类似,大致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消费者通过售卖智能硬件的电商网站购买产品,第二步将众多智能硬件产品整合到一起,方便操控。其中,电商平台主要有小米网、百度未来商店、京东等,聚合多种产品的如小米智能家庭App、京东微联、微信物联等。小米网已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电商,主要集中在以小米核心业务的周边电子消费产品,虽然SKU数量不比京东、天猫这样的综合电商平台,但屡次出现爆款单品。

小米生态链投资与运作一直采取开放的态度,雷军也在多个场合提到欢迎所有的创业者来洽谈合作,一旦双方在价值观、产品理念、用户匹配度上存在较好的契合度,小米通过占股不控股的投资方式扶植生态链企业。然而,伴随着一笔笔生态链投资小米在硬件布局上的封闭态势也逐渐显露。小米拒绝像苹果等公司一样,将自己的粉丝、资源开放给认证合格的第三方公司,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记者浏览小米网后发现,网站的第三方硬件产品大多为耳机、音箱等非智能产品,销售的智能硬件均为小米或小米生态链产品。国内智能家居公司不约而同的站成两队,小米阵营和非小米阵营。非小米阵营的智能家居平台之间似乎并不存在排他性,家电厂商可以同时接入多个平台。不仅如此,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于今年3月与Homekit、百度、阿里、京东等一系列智能家居接口实现对接。在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中,小米显得格格不入。

对小米充满敌意的还有创业公司。“这个东西太难用了,我们真应该花时间重新做一个,市面上90%以上的东西都要重做!”今年米粉节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在手中的遥控器频频失灵后向在场的人抱怨道。这句有意或是无意的话,的确映射出小米的产品策略,他们不做从0到1的创新,只做从1到N的改造,只要有机会就会改造体验不好的产品。每当小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会使出低价这招杀手锏,几个回合下来创业公司就败下阵来。太火鸟创始人兼CEO雷海波告诉记者,“小米投资的往往是大众化,走量大,有入口地位的产品,我会告诉创业团队不要和小米直面竞争。我相信我们投资的配奶机,小米就一定不会做。”

(青米科技CEO林海峰)

大疆无人机副总裁潘农菲公开向雷军喊话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引发了热议,很多创业者纷纷转发文章表示潘农菲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几年前在小米科技创办之初,小米科技的雷总到腾讯大讲堂做了演讲。他对腾讯进行了一次喊话,他当时的原话是他希望腾讯一年之内不要做手机,他说一个大象应该做的事情是挑战另一个大象,不是做踩死蚂蚁的事情。几年过去之后,小米现在已经是一个450个亿美元估值的公司,他们前两天发布一款新的产品是49块钱的一款插线板,难道中国真的缺一个几百亿美元的公司去做插线板吗?”潘农菲提到的做插线板的公司正是青米科技,这家公司投资方为天津金星和北京拓普高新,可以理解为是小米和突破电器共同投资,其中突破电器负责核心技术输出。

Broadlink CEO刘宗儒说得则更加直接,小米的本质是封闭的,它的封闭在于所有合作的企业都必须是小米投资过的生态链企业,“这就是一个完全极端的封闭。因为你投资的企业做了,其他同行肯定会把这家公司当成敌人,至少是竞争对手,而且它的价格杀伤力使得这个行业很难产生良性循环,所以它的封闭是有一种伤害性的。”

想必雷军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进入2015年以来,雷军几乎在每场发布会中都会提到“小米只做三个业务,手机、电视、路由器。”言外之意是,三大业务之外的厂商赶快来找小米合作吧,求合作之迫切可见一斑。年初的小米Note发布会上,推出了售价22元的智能模块,传统家电只需加上这个模块后便可化身智能家电。遗憾的是,小米智能家庭平台上还没有家电厂商的身影,即便小米12.66亿元入股美的也尚未有明显的改变。

对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小米并未正面给出回应。坊间流传的说法大致有2种,美的也有自己智能家居平台,小米在和美的之间的合作恐怕掌握不了绝对的话语权,好比恋爱容易,结婚却很难。小米审核生态链企业的条件苛刻,例如3年内不得考虑盈利等,公司早期只生产一款小米系产品,一旦出货量不理想,将功亏一篑。这让很多对于小米影响力感兴趣的创业公司打消了念头,并且由于这些苛刻的条件转而对小米模式产生了很大的怨言。

(Broadlink CEO刘宗儒)

加入小米生态链似乎也不像表现那么光鲜,有时候必须要放弃之前的积累,转而生产符合小米需求的产品。智器是黄汪以前公司的品牌,当年Z Watch以699的的超低定价让整个市场哗然,此前智能手表的价位普遍定在1700左右。要知道,2013年国内智能手表出货量在10万左右的只有果壳和智器。小米在生态链的布局中选择了手环而非手表,意味着想要和小米合作就要暂停智器手表,转而研发小米手环。

(华米CEO黄汪)

小米开始鼓励生态链企业多主打自有品牌,例如紫米除了生产小米移动电源外,还有ZMI移动电源;1MORE除了生产小米耳机外,也有大量的1MORE耳机。谢冠宏向《商业价值》表示,“1MORE是我们的独立品牌,不然我们也不会支持Apple,也不会支持华硕。最近运气很好,有人出来骂骂,这是加一联创,这个不是小米。慢慢我们就变得越来越有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耳机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我们。”在公司利益和小米利益之间,首选是小米的利益,谋求自有品牌的发展也要在小米系列产品成功推出后才能做打算。生态链公司的自有品牌走的都是差异化路线,定位高于小米品牌,价格也会更贵一些,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认知上的误区。埃微手环创始人兼CEO祝红甲向记者表示,“如果小米当初想投资我们,我也会有些犹豫。毕竟,小米品牌的标签太深刻了,一旦贴了小米的品牌,公司发展会比较受局限,高端市场不认你,恐怕只能停留在低端定位上了。”

在封闭的生态下,可能将会给小米带来很大的风险。尽管小米生态链产品并非小米生产,但毕竟贴着小米的品牌,一旦其中一款产品出现问题,小米也会受到牵连。现在,网上除了骂小米手机的,也多了很多骂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插线板的言论。随着生态链产品越来越多,风险也会越来越大。苹果Homekit在这方面几乎没有顾虑,只开放接口给第三方公司,责任分得清清楚楚,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也是有该厂商独自承担,与苹果没有关系。

另一方面,封闭生态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想要使用小米智能家庭,就要购买小米品牌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任何选择余地。雷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未来一定会在投资之外,开放给更多的第三方公司。小米之所以在布局硬件生态时采用投资的强联系,就是为了严格控制质量、体验,一旦引入第三方公司,是否就违背了保证智能家居体验的初衷?其实,生态链计划一出,小米就已经和“开放”说再见了。

刘宗儒认为小米这一步棋走错了,正是雷军投资人的背景害了他。“雷军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平台、粉丝,选择去投资一个企业很快把它扶植起来,获得很高的估值。他如果没有走这条路,按照更长远的想法来看,跟合作企业共享粉丝,就像苹果那样的做法,小米手机、MIUI的黏性会更高,进而吸引到业界最好的企业。如果这样的话,小米真的有机会成为IOT里面的一个巨头,但是现在它在产业链上的敌人太多了,处处都会走得很艰难。”

生态链就是小米的未来

小米的第一个5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但外界对它过高的预期,也让小米下一个5年面临更大挑战。小米最重要的根基——智能手机,同时遭遇市场增速趋稳,以及华为、魅族和360等诸多强敌环伺的恶战局面。在稳守手机战场的同时,小米需不需要继续扩大战场的规模,把自己的粉丝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雷军曾多次向外界表明小米不靠硬件挣钱,而是靠软件盈利。莫博士曾经就这个问题追问林斌,林斌只是无奈地回应“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其实,小米是希望像苹果一样,通过应用商店、云服务、音乐等服务盈利。苹果成功了,并不代表小米一定就能做到。安卓的付费意愿比苹果用户要差很多,很难想象红米的用户会使用小米的付费服务。但如果是一个智能家居的体系呢,是不是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如何持续吸引用户也是小米正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小米品牌把受众定位为发烧友,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初入社会的白领。虽然仍有大量的米粉,但是在忠诚度上和果粉还相差很远,最吸引米粉的往往是低廉的价格。当这类人群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可能渐渐会成为苹果、三星的用户。

对于小米来说,最大的困扰当属专利,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在专利方面缺乏积累。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其一篇关于小米专利的文章中指出,苹果的专利检索数是小米的1.3倍,爱立信是小米的2.4倍;爱立信的发明公布数是小米的1.3倍,小米是苹果的1.6倍;爱立信的发明授权数是小米35.7倍,苹果是小米的16.3倍;小米实用新型数是爱立信的4.8倍,苹果是小米的3.2倍;爱立信的外观专利数是小米的2.5倍,苹果是小米的3.6倍。

专利的短板让小米手机的出海战略举步维艰,不得不先从相对宽松的东南亚地区做起。甚至在2015德国汉诺威IT展上,小米的展台只有简单的几款生态链产品,包括手环、充电宝等,展出一天后便匆匆撤展。一名小米员工向记者透露,“欧美市场,那可是那帮老牌手机通讯厂商的领地。如果展出时候被他们拿走一台手机,那可就麻烦了。”林斌曾在一次内部聚会上表示,小米愿意支付专利费用,只不过不能支付那么高的金额,小米现在需要专注提升自己的议价能力。

最近几次小米重要的发布会上,雷军都会特意提及小米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情况。此外,小米、顺为与金山软件分别以961万美元、500万美元、499万美元购买智谷控股股份。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主要从事控股投资业务。2012年是小米申请专利的重要拐点,当年提交的专利申请达成257件,提交的专利申请为前两年申请总量的7倍之多。截止2015年6月18日,小米共公布发明2280件,发明授权为45件,实用新型为105件,外观设计为106件。小米副总裁林斌表示,“2015年,小米的目标是2000件,2016年则是翻倍4000件,2017年再翻倍达到8000件,这些全部都是专利发明,并不包括外观专利。”由于发明授权周期较长,为了防止在此期间被侵权,小米在2014年更是一口气申请了77件实用新型。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涵盖“通信、信显示、信号、客户端、充电”等领域,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水处理、终端、后盖、耳机、摄像头、手机、电视和插头”等诸多领域。

小米生态链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专利的申请丝毫不含糊,华米科技共申请专利发明9件,实用创新1件,最早的3件专利申请时间为2014年10月10日。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并未正式对外披露,不过据工商资料显示法人股东为天津金星。产品还在研发中就开始申请专利,该公司拥有发明公布3件,实用新型58件,均与净水器相关,因此外界推测即将推出小米净水器。

小米投资的Ninebot宣布收购老牌电动平衡车厂商Segway,同时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小米、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华山投资共同出资。收购后,Ninebot获得了Segway 400多项行业核心专利。

以上所有关于小米未来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小米的生态链。

 
 
附漫画:小米和它的对手们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