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马逊还在中国看另外两大机会:一是电子阅读器Kindle。二是向第三方提供配送服务。
跨境电商业务为亚马逊中国带来二次机遇
“我的答案是60分钟前。”在回答媒体关于“您最近一次和贝索斯探讨中国业务是什么时间”的问题时,亚马逊全球高级副总裁迭戈· 皮亚琴蒂尼(Diego Piacentini)这样回答。
“中国”无疑已经成为这家全球第一电商企业内部的核心关键词,2015年,亚马逊在中国迎来了第二个10年。在第一个10年中,亚马逊在中国已经错失电商行业的第一把交椅,眼睁睁看着中国本土电商的迅速崛起。
“我们过去应该加大对中国的投入。”皮亚琴蒂尼说,亚马逊为过去在中国投入不足感到后悔,但这样惨痛的教训至少让亚马逊在印度市场上不再犯错:亚马逊以20亿美元的投入进入印度市场,在不到2年的时间便迅速占据了印度电商第一的位置。
跨境电商时代的到来,让亚马逊在中国看到了第二次机遇。
亚马逊中国总裁葛道远认为,跨境电商的竞争终将回归商业本质—丰富的选品、可信赖的品质、透明的价格、稳定及便捷的跨国配送体验。
拥有最丰富的国际品牌供应商资源和全球化运营体系的亚马逊,在跨境电商领域似乎已经握有先机。从去年11月上线“海外购”产品以来,亚马逊中国已经看到销售数字的猛增。再加上“海外直采”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中国消费者对产品品类丰富度和送货快捷度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
但这样的机遇稍有不慎便会稍纵即逝。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电商第一集团早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在跨境电商领域叫板亚马逊这样“国际大佬”的实力,并已经开始开始在跨境电商领域进行布局和发力,与亚马逊相比,本土电商的优劣势同样明显:文化、本土物流体系占优,国际品牌供应商资源不足则是软肋。
电商行业的战火已经燃烧至跨境电商领域,“蓝海”很快变成“红海”,各方角力在未来势必将变得更加激烈。
跨境电商贸易为亚马逊在中国带来第二次良机
仿佛一夜之间,“海淘”成了中国人嘴边习以为常的惯用语。随着跨境贸易的发展、境外旅游的日益便利以及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 国外大量的优质商品不断刺激着国人的购买欲望,巨大的需求也推动了跨境电商贸易的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全球贸易格局报告,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 31.3%。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超30%。
2015年,亚马逊在中国进入第二个十年,在第一个10年中,尽管身为全球第一的电商企业,亚马逊中国业务却一直不温不火,在本土电商的迅速崛起下,亚马逊中国并没有能成为中国电商行业的霸主。但下一个十年,随着跨境电商这一新“蓝海”的出现,亚马逊在中国迎来了第二次机遇。
从事跨境电商业务,亚马逊的优势十分明显:丰富的国际品牌供货商渠道和庞大的跨境物流体系。
目前亚马逊在全球拥有14大站点,与成千上万的国际品牌已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仓储物流环节,亚马逊在全球已建立起超过100个运营中心,能够将商品配送至185个国家和地区。
亚马逊中国新一轮战略将重点放在如何将海外优质商品送到中国买家的手中。从去年11月上线“海外购”产品线以来,目前“海外购”商店的选品已达到近300万,比去年11月上线 时增长近40倍,覆盖25大品类,与亚马逊美国直邮中国的品类实现对接。
今年5月,亚马逊中国首次披露海外购业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销售额提升幅度达到300%。
除了海外购的商品来源为亚马逊美国网站外,亚马逊中国还在开拓海外直采业务,即通过大宗进口的方式,将中国用户最为感兴趣的热门商品品类进口到中国,通过亚马逊在中国建立的仓储、物流系统,以更快捷、更有效率的手段将商品送到用户手中。
亚马逊中国公关副总裁张飒英介绍说,“海外购”和“海外直采”分别形成两个抓手,通过“海外购”,亚马逊可以获得用户的购买数据,了解哪些商品品类是用户最感兴趣的,然后再在这些商品中进行筛选,列入“海外直采”的范围。
“海外购满足了用户对商品选择丰富度的要求,海外直采则满足了热门商品更快捷高效送达用户的需求。”张飒英说。
但亚马逊也并不拘泥于“需求驱动”这样的模式,负责亚马逊全球供应商管理的副总裁苏珊· 塞德曼(Susan Saideman)对腾讯科技表示,亚马逊也会勇于尝试推广一些尚未获得市场行为认证的全新商品,例如一款名为“Fresh Paper”的延长冰箱中食物保存期的产品,在全球范围都是全新产品,亚马逊内部讨论认为这可能成为一个热卖品类,便决定在未获市场验证时,便向全球市场进行推广。
在亚马逊海外购和海外直采业务快速推进的背后,是亚马逊在从供应商谈判,仓储备货、物流运输等一连串流程链上的“深耕”。
塞德曼表示,其团队中一部分人常驻欧洲,主要负责欧洲一些著名品牌的供应商合作,在物流仓储环节,亚马逊已于去年顺利入驻上海自贸区,为海外直采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做铺垫。
中国团队的重要性及来自本土电商的威胁
尽管亚马逊拥有无可比拟的全球供应商资源和国际仓储物流网络,在从事跨境电商贸易方面已然占得先机,但稍有不慎,亚马逊仍有可能错失这一良机,亚马逊中国战略能否真正落实到位,中国电商环境、政策等外部的不确定性会给亚马逊带来多大影响,都是未来亚马逊需要应对的挑战。
首先,作为一家在中国的外企,亚马逊要面临历来外企在中国都要解决的难题,与总部的沟通协调、机制的制定执行如何提高效率。亚马逊中国的决策,总部是否认可?总部下达到亚马逊中国的决策,是否一定符合实情?
在亚马逊中国更换主帅后,事情似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2014年7月走马上任的亚马逊中国总裁葛道远曾执掌亚马逊英国,他有着和总部如何沟通协调的丰富经验。
亚马逊中国目前有5000名以上的员工,其中外籍员工不足百分之一。
葛道远曾对媒体表示,这个数字意味着亚马逊中国是完全仰赖中国自己的团队来领导和管理。
“以我为代表的少量外籍员工实际上只是帮助我们的中国同事和亚马逊的全球其他市场去对接和沟通,让我们能够更便捷地从亚马逊全球市场取得资源或支持。”葛道远说。
葛道远把自己在亚马逊中国的角色看作是“桥梁”:搭建起中国团队和总部的关联,这样的角色定位,或许更有利于亚马逊中国未来的发展。
一个例子能够说明亚马逊内部对中国团队的重视。亚马逊副总裁、国际供应商管理团队负责人苏珊 塞德曼(Susan Saideman)在上任不到两年的时间内,7次到访中国,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挑选负责中国的团队。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在谈到她如何领导其部门时,这样说。
两年前,Susan从玛氏食品高管的位置空降亚马逊,开始领导一个全新的部门:国际供应商管理(Global Vendor Management)。这个部门成立的大背景是:亚马逊国际化的电商平台已然形成,同时跨境电商贸易近年来迅速发展,亚马逊内部意识到,需要成立一个独立的部门,用于协调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以及它们的商品在全球市场的供应。
“过去供应商管理都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塞德曼说,“就是美国团队负责美国的供应商管理,中国团队负责中国的供应商管理。”
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想要直接购买国外品牌商品时,亚马逊成立的这一全新部门就担负起了如何让国外供应商的产品,顺利对接来自海外市场的用户。
“在我搭建美国团队的时候,我也直接从亚马逊中国聘请了几位同事来加入美国团队,因为我认为他们对中国市场、对于中国消费者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可以给我一个更好的支持。”塞德曼说。
按照葛道远的设想,亚马逊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为中国消费者购买国际正品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和最佳电商平台。但在实现这样的目标前,亚马逊需要认真对待已然硝烟弥漫的中国电商行业,阿里、京东在亚马逊过去“打盹”的10年中,已经成长为实力雄厚的电商企业,尤其在中国这两家本土电商巨头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现在,中国电商企业已经雄心勃勃地开始进入跨境电商业务,京东“全球购”业务3个月前正式上线,首批上线商品超过15万种,主要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该业务。
开启平台招商模式的天猫国际,截至去年底,已有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5400个海外品牌进驻天猫国际,其中30家店铺单店成交都超过千万元。
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对于亚马逊中国来说,专注跨境电商业务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本土商品的电商业务。
“其实两者的关系是增加而不是替代,我们会把全球选品增加到亚马逊中国网站,而不是替代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选品。”皮亚琴蒂尼强调。
除了跨境电商业务以外,亚马逊还在中国看到了另外两大机会:一是电子阅读器Kindle。二是向第三方提供配送服务。
“亚马逊在全球包括在中国,建立了非常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皮亚琴蒂尼说,“我们希望这个物流运输体系不仅是我们自己使用,也可以提供给我们的卖家,尤其是在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把物流能力提供给国外的卖家,也提供给中国的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