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和紫米创始人谈谈关于小米移动电源 你应该知道的事

   时间:2015-07-24 09:35:20 来源:雷锋网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昨日雷锋网对小米手环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做了回顾,不太矜持的记者在标题中用了“炸裂”一词。很难想象如果让他来形容小米移动电源,会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因为后者在一年的时间里卖了一千多万个移动电源,坐实了行业老大的位子。

和紫米创始人谈谈关于小米移动电源 你应该知道的事

在小米做这件事情之前,移动电源可以说是红海一片,同时它几乎没有品牌认知。所以做这件事的逻辑本身就非常符合小米生态链的布局。不过若想将产品打造成爆品,只有市场逻辑显然是不够的。

可以看到在市面上,无论是69元10000mAh的移动电源、还是金属外壳的移动电源,都并不鲜见。而除了“小米”这块金字招牌以外,小米移动电源在产品层面还做了哪些努力,促使它脱颖而出?这才是雷锋网记者更为关注的地方。

张峰是紫米科技的创始人,以下是他与雷锋网记者之间的对话(有删减):

Q:小米移动电源立项的背景是什么?

Q:在13年中下旬的时候,移动电源已经很普及,因为手机的电量基本上都不够用。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关心谁的移动电源是好的,最初我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调研去得出答案,然后将它们推荐给消费者。可后来发现市面上合格的产品很少,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能不能自己来做这个事情。

Q:在你看来,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张峰:首先是看电池,在手机的供应链上,能提供好电池的厂商并不多,而移动电源基本上不会用这些厂商的东西。另外,当我们拆开市面上的移动电源,很少能看到配备了温度感应的产品。要知道锂离子电池充电是有温度范围的,未在范围内充电的话,锂离子会析出结晶,刺穿电池的隔膜,从而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还有主芯片也很重要,很多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会将电池保护、充电保护这些芯片做到一起,也就是所谓的三合一、四合一芯片,这些都是有安全隐患的。

Q:小米移动电源是怎么做的?

张峰:我们有一颗独立的电池保护芯片,无论外部发生什么情况,只要电流过大它就会断开。另外,做这种电池保护芯片的厂商其实很多,但主流的手机厂商只会选用那么两三家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安全是小概率事件,很难用实验测出几家的区别,因此被市场证明是检测安全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我们选择芯片厂商的重要依据。

Q:如何解决电池行业的电池容量虚标的问题?

张峰:在我们选择的供应商中,除了松下以外,都是苹果的供应商,而松下是特斯拉的供应商。所以这方面我们是有保障的。有些厂商来谈合作,说他们有多少博士,工艺有多先进,我们是不接受的,因为相对于电池行业来说,我们是门外汉,所以我们更认准已经被市场检测过的厂商。

Q:如何提高移动电源的转化率?

张峰:首先声明一点,我们并不追求最高的转化率,因为做安全保护的话,原则上是会影响转化率的。比如说我要加一个芯片的话,就会多出两个MOS管,这样的话就会产生损耗。另外,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尽可能找好的方案商,比如TI(德州仪器)。

Q:保证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如何将体积和重量做下来?

张峰:我们现在10000mAh的电池比上代产品就要小很多,原因是它用了高密度的电池。这方面有几个难点,一方面是安全,一方面是成本。

Q:安全是供应商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成本上的提升却并没有影响价格,这是为什么?

张峰:小米移动电源现在采用的电池,是松下量产的最高密度的电池,它其实在我们研发第一代时就有,不过当时对我们来说成本很难承受。现在的话,随着出货量的增加,配套的结构件、金属件、包装、电路等这些成本都有适当降低,所以我们也能够在电池密度方面承担更多的成本。

这也给我们造成一定困扰,因为世界上能做这种规格的电池的厂商只有三家——松下、三星和LG。选择少了之后,谈判的余地也就少了。不过采用这种电池,会明显减小移动电源的体积,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也是值得的。

Q:小米移动电源在提高充放电速率上是怎么考虑的?

张峰:我们充电是2A的口,所以充电速度算比较快。但日常使用中还有其他因素会干扰充电速度,第一,如果你选择的充电器不是2A的肯定就充不了2A,第二,那些比较长的充电线,线损会比较大。

我们认为给移动电源充电用2A,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用2.1A还是主流需求。因为一方面,根据用户的反馈,移动电源能在一晚上完成充电就好。另一方面,将电流拉得太高,充电时会严重发热,这会给用户造成困扰。

Q:小米移动电源的金属外壳是如何实现的?

张峰:这个非常难,因为在小米移动电源的铝合金内部是有结构的,并且结构是在大面上。当我们做阳极氧化的时候,就很容易从正面看到它的暗纹。为了解决这些暗纹,我们调整了很多次结构,在量产之前,光铝合金的模具就至少报废了100套,最后才总结出用怎样的结构,什么厂商,怎样的流程才可以。

Q:多弧面的设计又是怎么回事?

张峰: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设计是两个平面加两个半圆,实际上是由多个小弧面拼接出的过渡效果。这样的话,就不会有明显的交界,从正面看过去没有突兀的“颧骨”,因此不会反光。 这和金属外壳一样,都是设计驱动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