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构建健康良好生态环境,开展对于各类违规、扰乱生态行为的整治工作,微信团队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包含运营规范、处罚公示、辟谣中心等几项主要内容,其中辟谣中心一项在当下“网络谣言千千万,微博微信占一半”的背景下格外引人注意。
网络谣言一直是互联网发展中令人圈等等一直如影随形,话题不外乎突发事件、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几个方面。诟病的弊端,传播介质从早期的邮箱、聊天软件、论坛到现在流行的社交网络、微信朋友更让人不安的是,网络谣言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流传效果更广、变形严重,极大扰乱了社会秩序,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偏爱“阴谋论”的国家,辟谣往往没有谣言深入人心。就手机领域而言,谣言也着实不少,角度很多,甚至还有媒体报道过不少耸人听闻的新闻,那下面我们就实际给大家分析几条新闻真假。
真的:常用智能手机易痴呆
我们放眼公交车和大街上,低头玩手机的年青人比比皆是,少数几个没玩手机的人大多耳朵上也塞着耳机,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低头族”现象。
针对这个现象,韩国首尔心理医生金大真认为,由于“低头族”过度使用数码产品,将损害大脑将信息转为长期记忆的功能。此外,神经外科教授金荣辅谈到,人的右脑主要处理直觉、想象及情感思维,左脑则处理理性推理、线性思考、实况调查思维。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主要运用左脑,倘若长期偏用左脑会令右脑退化,造成削弱集中力、记忆广度,最终连认知能力也会退化,也就是说,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会令右脑退化,出现记忆力、专 注力下降等早期痴呆症的迹象,称为“数码痴呆症”。
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智能电子产品对于脑部仍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影响最为严重,有的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起来。所以现在正在玩手机的少年朋友们,一定不要在脑部发育的重要阶段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得不偿失。
假的:Wi-Fi杀精,影响孕妇
近来网上有一条传闻:阿根廷研究人员将29名男子的精液放在连接Wi-Fi的笔记本电脑较近处,4小时后其中25%的精子停止活动;若将精液放在离电脑较远的地方,则只有14%的精子停止活动;若放在关闭Wi-Fi连接的电脑旁,则不会产生影响。联想起之前有关孕妇要求邻居关闭Wi-Fi的报道,关于Wi-Fi的安全性一时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但实际情况是无线路由器的功率远不及手机的一半。中国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摩尔实验室做过检测,无线路由器最大发射状态下信号强度为14.32dbm,而手机通常在33dbm左右,是其两倍之多。
那这种功率下的Wi-Fi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中国研究辐射的权威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做过一个实验,将Wi-Fi放在距离秀丽线虫(秀丽线虫对环境变化非常灵敏,是一种理想的模型生物)非常近的地方,对它持续辐射30分钟,如果发生异常其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都会发生改变,遇到强辐射时它可能会停止运动,甚至出现其他的异常情况。在Wi-Fi打开后,可以看到秀丽线虫的运动速度瞬间达到200伏每米,但是这个时间非常非常短,马上就进入一个稳定期,平均值是31.9伏每米,秀丽线虫的行动一切如常,没有因Wi-Fi信号出现异常情况。
所以Wi-Fi信号并不会对普通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对于对孕妇而言,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相关学术研究证明Wi-Fi信号会影响孕妇健康。至于阿根廷科学家有关Wi-Fi杀精的结论是在精子细胞脱离体内的正常环境下得出,实验设计并不科学。
假的:充电玩手机会致死
在诸多手机的传言中,电池充电一块可谓谣言集中的重灾区,包括手机不能整夜充电、电量用完后再充电等等,其中最让人不寒而栗的要数充电玩手机致死这一条了,那事实果真如此吗?
2013年7月,南航空姐马爱伦在给自己的iPhone充电时触电身亡;今年6月,太原市尖草坪区东圪垛村18岁的小飞半夜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被电流击伤致死,脖颈及脚底各有一处被电流烧焦的黑印。两则新闻看起来都证实了充电会致死的情况,但根据事后的调查,两者当时所使用的都是不知名的第三方充电器,并非苹果的原装充电器。所以我们只要使用厂商认证的充电器和电池,那么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当然,为了防止电路老化、空间潮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我们给手机充电时最好放在床以外的地方。
假的:低电量打电话辐射更高
前段时间,微博上流传一条信息:手机只剩一格电的时候或是充电的时候最好不要打电话,因为此时的辐射是平时的1000倍。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通常人们说的手机辐射强度是指手机发射出来承载着语音和数据信号的电磁波的功率。这个强度与手机的剩余电量没有任何关系,但和手机信号的强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手机的辐射强度其实是由基站控制的。每个手机都会不断地向最近的基站发送信号,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弱,造成通话无法正常进行,基站就会发出指令让这只手机增大辐射强度;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强,为了减少手机间的相互干扰,延长通话时间,基站就会命令手机降低辐射强度。因此,一般来说手机信号越弱,辐射越强。这个流言的始作俑者应该是混淆了手机“一格电”和“一格信号”的两种情况,才会传出这么不靠谱的说法。
当然,目前的手机都有可能出现最高辐射是最低辐射的1000倍甚至以上的情况,但那只是因为作为对照的最低辐射值基数很小造成的。一部质量合格的手机,即使在最高辐射功率下使用,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真的:手机刷脸支付将成现实
今年3月在德国举办的CeBIT展会上,马云现场给公众演示了一把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通过刷脸为嘉宾从淘宝网上购买到一张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让刷脸支付这项颇为前卫技术现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于刷脸支付这项技术,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特别是关于其识别准确率方面一直争论不休,为此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在2014年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约在97.52%。马云展示的Smile to Pay技术是蚂蚁金服和Face++Financial合作研发的,人脸识别准确率高达99.5%,同时运用“交互式指令+连续性判定+3D判定”的技术,其人脸识别防伪攻击的能力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虽然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双胞胎识别难度大、人脸随时间推移改变导致认知困难等等问题,但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刷脸支付一定会像指纹支付一样普及开来,让“靠脸吃饭”变为可能。
结论
现实生活的改变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科学力量的伟大与神奇,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一些利用人们知识盲区广泛流传的谣言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在目前流传的诸多手机谣言中,无外乎都利用了人们对于健康担忧的心理,但如果我们能在听到小道传闻后去小心求证而不是大胆传谣,或许整个网络的舆论环境就会大不一样。而对于我们自身,也不能停下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认知,不能以墨守成规的心态去解释当下发生的一切。
毕竟,谣言的背后往往就是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