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对自身所在行业有深刻认识,特别是对行业普遍性痛点的认识,这是网心科技CEO、迅雷CTO陈磊所认为的传统企业转型的先决条件。
8月5日,在2015IT价值峰会的迎宾红酒会上,陈磊做了名为“时髦与实用·互联网思维辨伪”的演讲。陈磊公开表达了自己对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看法,他认为传统企业要转型成功需要做好两件事:洞察行业和把控节奏。而要做到这两点,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互联网合作伙伴。
洞察行业:抓住痛点
转型总是很困难的。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既是对新机遇的把握,也是对自身业务的重新出发。这意味着,企业不但要看到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和新空间,更要明白当前的不足。转型一定是为了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是,将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陈磊建议所有想要转型的传统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行业的洞察。要清楚了解整个行业的每个环节,清楚它们的运作模式和内在逻辑,更重要的是同时要能找出现有模式中的不足,即通常所谓的痛点。当找出痛点之后,再有针对性的给出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真正含义。
陈磊举了一个他亲自推动的案例——田田圈,这是一个农药销售O2O平台,陈磊亲自担任它的互联网转型顾问,并为农药行业梳理出了几个特点:高毛利、赊销严重、传统渠道依赖性强,品牌粘性强。为此,在转型时田田圈把经销商和零售店做成联盟,一同用互联网营销的手段去降低农户的购买成本,提升渠道商的销售额,用业务的增长去弥补回单价的降低。
经过这种基于对行业洞察所做的改变,田田圈很快就获得了成功,3天即见成效,一位加盟商甚至一天的营业额就超过以前两年。这是在陈磊指导之下的一个成功实现互联网转型的典型案例,陈磊笑称,自己提到过太多次关于田田圈的事情,以至于被认为是田田圈的CEO,实际上他只是作为顾问角色帮助田田圈梳理了下业务逻辑而已。他认为田田圈之所以转型成功,就是因为对行业的洞察彻底,痛点抓得精准。
把控节奏:快和慢都有必要
除了找出行业痛点并加以解决之外,传统企业在转型中还需要注意对节奏的把握,防止过慢或过快的情况出现,这两者都将影响转型的成效。如果节奏没有把握好,会造成严重的企业经营和经济后果。
但实际情况是,太多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得过于缓慢,首当其冲的就是决策缓慢。因为对于这些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充满着机会,令他们迷失其中,在具体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最终收获的只是泡沫。对于这点,陈磊援引雷军的话说:“战略最核心的部分是知道什么不做,而不是知道应该做什么。”
不过互联网行业的主要基调依然是快,决策快,执行快,融资快。特别对于转型中的传统企业来说,快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转型必然对传统渠道的业务产生伤害,快速推进转型过程,能够迅速渡过这一阶段,将对渠道和业务的伤害降至最低。反之则会很危险,“如果时间拖得长,怀疑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怀疑也会越来越重。”
但陈磊也告诫说,有些时候需要慢下来,“当做的事情太超前,就需要慢下来,”他说,要慢下来等待行业条件成熟。
找到真正的互联网合作伙伴
无论是洞察行业,还是把控节奏,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都是有难度,单单依靠它们自身很难完成,势必要引入外部互联网人才。实际上,招不到优秀的互联网人才是导致转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陈磊在演讲中说:“任何时候,我都认为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我所在的网心科技从来不吝啬给猎头的回报。”在他看来,回报虽然高,但相对于这些费用而言,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传统企业的老板们,要警惕那些冠以“互联网教练”名头的人,这些人最拿手的事情,就是否定传统企业的转型努力,同时堆叠大量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名词,并借用一些耳熟能详的成功的案例来为企业“洗脑”,通过这些概念和理论来取得CEO的信任,而后再包装一些思路来来引导这些传统企业。但他们并不关心也没有能力关心落地执行的问题,反倒会靠贬低执行团队来赚老板的钱,当方案不能进行下去时,又放大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此掩饰自己在决策方案上的失误。
陈磊总结说:“互联网思维真的会害死一些传统企业,这并不是说互联网思维不好,而是传播的人动机不纯。”
为此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真正的互联网合作伙伴。陈磊指出了“真正互联网人”的几个特征:首先他是谦虚的,他会承认自己对传统产业的无知,愿意沉下心来通过实地研究找到行业的的痛点;进而,这些人会提供行之有效的实战建议,甚至是直接找出一套可以快速尝试的方法,而不是纸上谈兵说概念批评团队;当方案执行后,真正的互联网人还会继续跟踪,通过观察细节找到其中规律,不断加以完善和修正,小步快跑,快速试错,最终得出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方案。
陈磊说,这样的人对于企业而言才真的有帮助。
作为“互联网+”概念最早的提出者这一,陈磊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显然更为深入、独到。所有意图转型的传统企业,都有必要认真思考下陈磊的观点。毕竟正如陈磊在演讲中说的那样,传统企业转型,“失败之后会发生什么远比成功之后可以得到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