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将在印度设厂 “印度制造”叫板“中国制造”

   时间:2015-08-14 16:02:20 来源:新华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手机厂商小米近日宣布,将与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合作,在后者印度工厂生产智能手机。这是小米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小米手机。富士康此前刚刚宣布未来五年将在印度投资50亿美元,用于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

不只中国厂商,松下、三星和LG等韩日企业早就在印度设厂,相继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印度制造”似乎正在日益抢占“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

“印度制造”是莫迪政府的标志性战略,意图利用后发优势和低成本优势使印度成为工业强国。印度计划在2022年将工业产出在GDP中的占比从现在的18%提高到25%,并在生产部门新增一亿个就业岗位。

为实现该计划,印度政府推出一系列针对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少行政审批、简化税收制度等。在吸引外资方面,总理莫迪本人亲自充当说客,频繁出访,与各国企业家会谈,还曾先后接待来访的中国企业家马云和王健林。

与热闹的“印度制造”相对比,传统的“中国制造”目前面临需求偏弱等困难。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临界点50%,各项订单指数均小幅下降,显示国内外市场需求水平仍不够稳定。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日前发表报告说,中国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已逼近美国制造成本的基准指数100。中国制造业成本增加,首先在于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其次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了35%,第三是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对于国内外投资者而言,将制造业投资从中国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国家是资本逐利的天性决定的。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中国仍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数据来看,虽然2015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49.5%,但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1/3,仍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

中国制造业附加值偏低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制造业努力实现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正着力发展包括轨道交通、高端船舶、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在内的拥有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以完成到2025年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印度希望利用自己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优势进入制造业领域,特别是在中低端环节与中国制造业争夺市场。但莫迪政府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并非十拿九稳,在内部投资环境方面,投资者担心印度的官僚主义风气、复杂的税务法规以及不利于投资者的劳动法;在外部竞争方面,当中国在生产链条上向上移动时,印度仍面临越南等亚洲周边国家的竞争。

印度既要利用制造成本方面的价格优势,也要依托自身的传统信息技术优势和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才有可能在世界制造业格局的再次洗牌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