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小马bank半年无新标;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暂缓新标发行;齐商银行齐乐融融E平台久未上线新项目……眼看一个个出身优渥、背靠银行、当年以高大上姿态杀进网贷行业的银行系P2P平台纷纷折戟,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传统金融机构还玩不转普惠金融的P2P?在易通贷CEO康文看来,网贷行业术业有专攻,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本不该涉足P2P领域。
银行系P2P 背靠大树不好乘凉
自2013年开始,P2P网贷蓬勃发展,各路资本疯狂涌进网贷行业。随即业内开始根据平台背景分门别派——银行系、国资系、保险系和民营系。在P2P平台跑路、倒闭、坏账等负面新闻甚嚣尘上的时期,银行系P2P平台被视为“背靠银行大树”,赢得了众多投资人的信任。也有专家曾看好银行进入P2P,甚至认为未来P2P将是银行的天下,因为显而易见,银行在项目端和资金端同时占据先天的绝对优势。
但银行系P2P平台如今日子好过吗?
以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为例。首个杀入P2P领域的招商银行已经低调地暂停了小企业e家的新标发行工作。今年6月,该行发布公告称小企业e家近期将对e+稳盈融资项目进行优化,6月15日起e+稳盈融资系列项目将暂缓发布。据悉,小企业e家的投融资项目如今已由进行分销。
无独有偶,包商银行小马bank上线仅半年多就遭遇“滑铁卢”——核心团队离职,新标项目自去年11月左右中断,近半年未发新标。而且小马bank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农商户和农牧民的客户群与母体包商银行重合,也成了该平台尴尬所在。
与小企业e家、小马bank类似,虽然目前齐商银行的齐乐融融E平台官方公告在持续更新,但是投资项目已经很久没有上新。在推荐投资项目中,所有项目都是正在回款中或者已经完结的项目。
除了上述几家银行系P2P之外,兰州银行的E融E贷、江苏银行的融e信等银行系P2P平台都没“乘着凉”。
深究原因 模式转变成鸿沟
银行系P2P为何全线折戟?曾有报道称,这与银行旗下P2P平台的尴尬地位有关。
目前银行系P2P所做的还是建立在传统的贷款业务的基础上,互联网只是一个售卖渠道,银行系P2P更多是直销银行的概念。而贷款业务,借款人一旦借钱不还,银行就面临刚性兑付风险,所以目前银行系P2P实现盈利的微乎其微。一旦亏损超越底线形成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就会改变现有模式或者直接打包变卖。况且部分银行系P2P的模式僵化,导致产品供应不足,创新跟不上需求,发标暂停或许正处于模式的自我评估与修改期。
更有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从业务模式上讲,由于监管政策的约束,部分银行自建自运营P2P平台已被监管机构叫停,而是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运营。
易通贷康文:网贷行业术业有专攻
银行系P2P陷入困境,而在易通贷CEO康文看来,这都源于“术业有专攻”。
康文认为,P2P与生俱来就与银行不同。从业务规模、业务形式、风险控制等多方面来看,P2P都与银行的传统业务完全不同。“所谓银行系P2P,除了银行为平台做背书外,其实没有任何优势。术业有专攻,P2P行业也是如此。传统银行‘嫌贫爱富’,偏爱大企业和大额融资,而P2P覆盖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都是小额借贷,这是传统银行不涉及的业务范围。”
康文还强调,银行与P2P是两种业态,生硬嫁接的必然结果就是失败。
P2P行业还个是新兴行业,目前整个行业的成交额在几千亿元左右,与金融行业数万亿元的体量相比非常小。目前P2P行业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易通贷作为“成熟投资人首选P2P平台”,一直坚守信息中介本质,坚持深耕细作,并期待更细致、执行力更强的网贷行业规则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