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阿里而言,通过轻资产模式来维持高利润和支撑高市值才是王道,至于缩招后对应届毕业生何种影响,则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
9月1日,原本属于大学生高高兴兴开学的日子,万万没想到,阿里在这天给众多大学生来添堵。
当天,阿里招聘官网发布关于2016年校招的最新通知,提及由于集团人才战略调整,阿里2016校招名额确定缩减,按原定名额有很大概率被录取的同学,将不得不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阿里缩招:应对集团瘦身
有媒体报道,阿里校招人数从3000多人锐减到400人左右,校招名额缩减85%。由于阿里校招的顺序依次是“内推—实习生—校招”,内推渠道已占据一部分名额,阿里每年800—1000名实习生,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拿到Offer,优先级靠后的校招录取名额不容乐观。
在我看来,阿里调整校招名额主要由内外两重因素所致。对外,近一个月来全球股市动荡,对阿里市值产生巨大影响。从7月下旬开始,阿里股价迎来史上最大滑坡,股价从84元高度下滑到75美元,即便是8月12日发布一份“靓丽”的2016年Q1财报,股价迎来小幅回升后仍止不住下滑趋势,直接跌破发行价,最新股价仅为63.91元。
资本寒冬来临导致不景气,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者,都必须勒紧裤腰带过冬。阿里上市后营收压力增大,一直没有爆发式的新增长点来支撑高市值,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也分拆外卖和91桌面等非核心资产,以降低自身风险,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行业进入新的整合期,业务和人员调整不可避免。
对内,阿里人员控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今年4月,马云在阿里在京员工大会上表示,3万员工规模对阿里来说已经足够,今年的目标是整一下队形。“之前,我说阿里在102年关门那一天,我们的员工数不能超过五万名员工,但是现在我们自己参股的、投资的员工加起来,已经三万多名,所以剩下我们还有一万六千名员工,我说菜鸟拿去了五千人,海外已经拿掉了五千人,我们剩下来只有四五千名员工,请问我们怎么混后面的八十七年。”
马云进一步表示,“有些部门人太多,我们需要移到新的部门,有些部门人少,要从其它部门去拿。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我们的效率,用技术、用数据去创造未来。”
今年1月,阿里集团曾披露,截至2014年12月31日,阿里共有34081名员工,同比增长63%。早在3月初,阿里整合淘宝、天猫、聚划算为一个大平台开始,包括职能部门在内的基层人员调整已然启动。
我认为,马云表态和阿里Q1财报透露出两大重要信号:一、阿里曾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略尝试,现有部门架构、人员调配存在优化空间;二、阿里最新财报不及分析师预期,或与团队执行力下降和内部文化腐朽密不可分。
事实上,阿里正在逐步完善电商生态系统和金融生态圈,人海战术时代已然过去,今年阿里的组织重心放在优化人员结构上。尽管不会进行大规模裁员,但阿里必将提高人才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员工人数。
有知乎网友表示,对于一个3万人的企业而言,即使在扩张期正常校招人数在1000+左右,稳定期则下降至500+,而阿里此前经历过疯狂扩招阶段,对于后续校招名额的侵占产生直接影响。对处于人员调整敏感期的阿里而言,必须从源头控制人才质量,通过校招渠道而来的大学生很难立刻上手干活,需要经历一定的成长期,与阿里提供的相对高薪酬和福利并不匹配。
无论是BAT还是创业者,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保证企业的利润。对阿里而言,通过轻资产模式来维持高利润和支撑高市值才是王道,至于缩招后对应届毕业生何种影响,则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
阿里校招并非最佳选择
资本寒冬的到来,几家欢喜几家愁。与阿里遭遇类似,今年美团校园招聘也大幅缩水,原定大举招牌技术、产品、商业分析、UED四类人才,迫于预算压力下架所有产品职位。
本月初,传统门户凤凰网也启动裁员计划,全力转型移动,重要原因之一是门户价值被严重低估,最新市值仅为3.53亿美元,与发行价11美元相比,4.59美元股价跌幅超过50%。外传凤凰裁员规模高达40%,后来官方澄清PC端是转型重点,总体人数控制在5%以内。
尽管阿里缩招势必对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市场产生影响,但对人才紧缺的创业者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据悉已有投资机构将展开联合校招。美团、爱奇艺、滴滴快滴等公司向阿里校招落榜学生伸出橄榄枝,美图、酷派等公司甚至为应届毕业生开辟绿色通道。不得不佩服这些公司强悍的执行力,为吸引人才加入也是蛮拼的。
我认为,通过校招渠道进入阿里固然是件值得庆幸的喜事,证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得到大公司认可,在阿里这个大平台的历练也将加速人才成长,以运营见长的阿里培养出一大批运营人才,前段时间一个在阿里工作3年的妹子分享阿里运营经验,俨然一副专家作派来传授经验,阅读量和点赞数获得双丰收。
但是,无论是阿里缩招的不可抗力,还是自身瓶颈所致,没有加入阿里绝对不是件遗憾的事,更不是人生的世界末日。毕竟东方不亮西方亮,阿里并不适合每个大学生,去哪儿、美团、滴滴快的等二线互联网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创业公司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届毕业生同样能获得快速成长,前提是你肯学。
事实上,与今年缩招让学生累觉不爱截然相反的是,去年阿里曾被一大票学生“戏耍”。阿里是互联网行业最早启动校招的公司,8月提前批同学开始面试,9月进行大规模校招,结果直到12月还在补招,相当一部分拿到Offer的同学放弃阿里,让上市不久的阿里尴尬不已。
据我总结,应届毕业生拒绝阿里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钱少。有人在知乎吐槽阿里薪资没有诚意,13K*15在BAT中可算是最低,甚至与二线的互联网企业相比都不具备优势;阿里产品经理岗位要求高,很多应聘不上的大学生只好转运营岗,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其他公司的产品岗,一年下来阿里运营比其他公司产品少赚好几万。
二是文化和价值观。与其他公司级别高的人员终面不同的是,阿里委派没有任何技术或产品背景的HR参与面试,他们的权力非常大,具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完全推翻之前面试官作出的评价,而且面试主要围绕价值观展开。从HR在面试中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出阿里浮夸腐臭的官僚文化,以及崇尚价值观的洗脑主义在公司盛行。
从应届毕业生择业心态来看,企业知名度是首选因素,阿里是大学生最为青睐的互联网公司,缩招导致面试无法进行和实习生离开,继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巨大争议,也就见怪不怪。阿里缩招的本质是从企业利益出发,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固然诱人,但它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大学生如何选择就是见仁见智。
你认为阿里好就施展出浑身本事,挤破头也要进阿里;你对阿里不满就选择其他互联网公司,抓住机会快速成长。无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实习才是王道,我祝福受到阿里缩招影响(包括好与坏)的年轻人找到满意的实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