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乔布斯到库克,苹果的创新从显性时代步入隐性时代

   时间:2015-09-14 10:14:02 来源:百度百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库克时代的苹果和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一样,其创新能力依旧,而唯一的变化在于展示苹果创新能力的方式。乔布斯到库克,苹果的创新从显性时代步入隐性时代。

iPad Pro全面Surface化;iPhone没有One More Thing,使得苹果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产品最为密集的发布会,成为了各路评客吐槽者狂欢的海洋。然而吐槽并不简单,居心更是叵测。“乔布斯之后苹果再无创新的”吐槽死灰复燃,所引申出来的结论则是“苹果创新不足的衰败论”和“国产勇超先进的崛起论”。但是这样的吐槽是不能掩盖苹果本质属性的,当下苹果的创新能力依旧处于行业顶级水平。只是乔布斯到库克,苹果的创新从显性时代步入隐性时代。

再给出这个结论时,我们首先需要对“创造”和“创新”做一个区分。何为创造,何为创新?百度百科对其解释如下:

所谓“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来或者造出来

所谓“创新”:包含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这三层含义

由此可见,创新相对于创造,有着更为广泛的包含范围。创造是从无到有,而创新则更多的是从有到优,从优到卓越。而在此词义上,我们来看苹果此次所发布的iPad Pro、iPhone 6S、Apple TV等新品。这一波产品他们是完全符合创新标准的。平心而论他们也都是有着较大力度的更新与改变的。

iPad Pro虽然高度类似Surface,但是其所带来的12.9英寸的屏幕、Smart Keyboard、Apple Pencil等等,使得iPad产品线从消费娱乐属性步入企业办公属性,这是iPad产品线的重要改变与革新。而iPhone 6S则更是如此,其所带来的A9处理器、1200万像素摄像头、Live Photos、3D touch等等,对于iPhone产品线而言,这是不可否认的重大更新。特别是3D touch这一技术,从苹果的演示来看,其大大的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得操作步骤更为简洁,带来了手机交互的全新方式。3D touch对于多点触控似乎就是当年点多触控对于实体按键,其有着很大的较强的潜能可供挖掘。而Apple TV的改变,则彰显了苹果对客厅这一入口野心的开始显现。可以说,此次苹果各类产品线的升级是巨大的。

而即使将这些变化放到对苹果大开嘲讽技能的“索尼、三星、华为、OPPO、乐视、小米”这些手机企业中。苹果上述种种升级在与各方对比之下。综合而言:苹果依旧是当下无可否认的创新标杆,其依旧走在创新的最前端。

既然苹果依旧是创新标杆,那么为何我们还是在一直吐槽批评苹果,说其在乔布斯之后苹果再无创新呢?综合分析来看:我们吐槽批评苹果在乔布斯之后再无创新,实质上表达的则是苹果在乔布斯之后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出引发全行业新需求的新的产品种类。

对比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和库克时代的苹果,我们就会发现上述结论的正确性: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更多的是在推出新的产品类别,诸如推出iPod、iPhone、iPad等产品;而库克时代的苹果,则更多的是在完善现有产品的内在解决方案,为各类产品带来Touch ID指纹识别、64位移动处理器、Apple Pay、3D Touch等等。

库克时代的苹果和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一样,其创新能力依旧,而唯一的变化在于展示苹果创新能力的方式。乔布斯展示苹果创新能力的方式是用新产品创造行业新需求,而库克展示苹果创新能力的方式是用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乔布斯到库克,苹果的创新从显性时代步入隐性时代。

然而正是这种创新能力展示方式的改变,使得原本可以被大众轻易感知到的新变化变得更为深邃,使得各路吐槽批评也纷至沓来。然而分析各路吐槽,我们也能发现:对”苹果在乔布斯之后,再无创新“的吐槽,更多的是基于苹果产品品类而言的。吐槽者着眼于苹果在乔布斯之后没有推出在行业内创造出新需求的硬件,对苹果进行一波又一波的批评。

然而吐槽者这样的批评也是站不住脚的。且不谈上文已经提到的苹果创新从显性步入隐性的改变,即使在产品的新种类上,苹果的创新也是依旧存在的。在乔布斯之后,苹果也推出了Apple WATCH,虽然这款产品在当下毁誉参半,但是其发展路径,则于乔布斯时代推出的iPod、iPhone、iPa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广受欢迎的产品,在其发展初期,也有着一段辛酸泪,也是经过数代改进革新,才达到其万人膜拜的成就。由此可鉴,当下的Apple WATCH,在不断的改进革新之下,谁又能断定其不会再次改变世界呢?

既然这些理由都有些站不住脚,那么为何吐槽还是如潮水般涌来呢?腹黑一点的说。这背后似乎有着某些的居心叵测。吐槽者激情澎湃的吐槽所引申出来的结论则是“苹果创新不足的衰败论”和“国产勇超先进的崛起论”。虽然苹果有iPhone所占营收比例过大、消费者与投资者期望过高的危险是事实,国产在崛起也是事实,但是用居心叵测的吐槽方式来抹杀应属于苹果的创新,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