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14点04分,网友@看啊就是這只猫 发布微博并@中国电信(微博)上海网厅,称收到流量不清零的执行通知,电信用户10月开始套内流量可延至下月使用,同时附加“关于印发套餐内流量单月不清零实施方案的通知”截图。
离工信部“提速降费”时间表的节点11月底只有70多天了。提速目标应该问题不大,电信联通光网城市的新闻不断,而只要升到光网,起点就是10M,升级到100M成本也增加不了太多。但降费的举措似乎还差了点:月2G流量50元的套餐,移动联通还没推出(如果不考虑赠送本地流量包、闲时流量包),普适的流量不清零服务也还未正式推出,不管怎样,已经发展到总理直接指挥、工信部直接下时间表,运营商还不完成的话就“太不像话”了,何况三大电信运营商从上到下,都是应试教育的好孩子,上面有指令,几乎肯定能完成,不管是不是合理,应不应该(多亏没有引入“360度考核”,否则会暴露不少考核扣分项)。如国资委直接干预运营商的营销费用,明知不完全合理,但也能无条件执行。
回到月套餐“流量不清零”,或者说是可零成本结转下月(转赠他人类似),这实际是打破了运营商原有套餐“契约”,作为短期促销可以,如果长期使用实际上是打破了运营商原有的套餐结构,这表面上对用户有利,但实际上掩盖了运营商的套餐存在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是这些问题,而不是“套餐流量到期不清零”。
这些问题包括:
1、套餐种类太多、同一款套餐内包含档次太多,表面看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实际用户更不知道选择哪一个了。
2、未申请套餐标准资费及套餐外资费明显偏高,导致套餐内外资费差距巨大,用户超出套餐后不敢多用,有剩余时又觉得吃亏。
3、超出套餐流量额度后,难选择合适的补充流量包,甚至没有补充包可选。
4、套餐中同时捆绑多项业务,用户很容易出现“语音用不完,流量不够用”(或相反)的现象。
5、海量在用的历史套餐用户,很可能保持了申请套餐时的高资费。
6、未能形成行业有效竞争局面。
以上这些问题只要解决一部分,用户的体验就会加速朝良化方向发展。问题是这些问题,没能象“流量清零”那样让总理指导,而是受舆论引导最终上升到总理表态,还写入了国务院办公厅的“提速降费”指导意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