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隐身中美互联网论坛揭露了它的三个弊端

   时间:2015-09-29 16:05:0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美互联网论坛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比拼营销的阵地,但善于营销的小米却失踪了。为何?

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西雅图召开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比拼营销的阵地。但善于营销的小米却失踪了。为何?

据媒体同行和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也参加了本届中美互联网论坛。300多人参加的“盛会”,有消息传出的当然只是部分人。而小米之所以没有消息传出,也应当与小米这次行事颇为“低调”有关。

问题是,根据有关数据,小米在国内已经坐上手机销量的头把交椅,而在世界范围内,小米的手机销量也已经排名前五,按照小米重口碑、重公关、重营销的风格,再参考小米在国内的一些表现,这样一家公司本来是不应当如此低调的。当然,你可以认为,小米的低调与没有成为随习近平主席参见论坛的主要互联网公司有关,笔者则认为,这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小米事实上并无自身核心技术。

小米靠手机业务起家,以当时看来低价的高配置终端硬件产品几乎是击溃了中国的山寨机市场,国内手机市场重新迎来了塑造品牌的时代,可以说小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然而,从当年的山寨机泛滥就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上游元器件量产的不断扩大,手机硬件生产的门槛并不高。有元器件、有代工厂、有简要设计方案,厂商实际上等待产品贴牌上市就可以了。

MIUI确实值得一提,因为自安卓智能手机出现以来,无论多高的硬件配置,都解决不了机器卡、慢的弊病,MIUI的出现,在一开始使得安卓机的使用能够比较流畅。但首先来讲,MIUI后期创新乏力,用户反映越来越难用;另外,根植于安卓系统的MIUI本身就对安卓系统没有明显变革,这恐怕也是叫做UI(用户界面)的原因。

如此看来,在小米的核心手机业务上,小米本身却都没有过硬的核心技术,而在论坛上曝光率极高的百度,有自身的搜索引擎技术;360,有其核心安全技术;腾讯,掌握着IM平台的核心技术并在社交领域有相当的地位;中科曙光在高性能计算机、云计算解决方案等方面都掌握着核心技术……而这些企业的这些技术,同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作为一家事实上的硬件厂商而并未掌握核心技术,在笔者看来,这会是小米底气不足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小米的企业诚信近来受到质疑。

也就是在本届论坛召开之前,小米刚刚发布了新机小米4c,而新机的发布则又一次将小米推向了负面舆论的风口。

一些媒体认为,小米在手机屏幕和摄像头广告图右下角添加的文字——“小米保留引入相同品质和技术指标供应商的权利”,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和对契约精神的轻视。特别是在小米的一份题为“诋毁国产手机者不属于这个梦想的时代”的声明发布之后,更激化了部分媒体和网友的情绪。

因为,在之前发布红米Note 2的时候,小米确实存在所用屏幕及摄像头与广告内容不符的情况,当时,也有很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曝光。

基本的诚信态度应当是企业的根基,没有这点便奢谈其他。而在两次类似的事件中,小米的处理方法是有失妥当的。这样看来,没有作为主要企业参加论坛的小米确实不适合高调亮相,这有可能会激化质疑情绪。

再次,小米的国际化程度其实并不高。

小米的真正崛起,其实还要从“红米系”手机的出现来算起。此前,小米在国内已经具备了一定口碑,但并未在销量上有特别优异的表现。

配置相对较高、价格又在千元以下的“红米系”帮助小米实现了销量的爆破,在横扫山寨机市场的过程中,“红米系”也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了。

但“红米系”也给小米带来了一些困扰,就是本来就定位在中端市场的小米,在“红米系”加入之后,主要瞄准的就只有中低端市场。红米可以帮助小米在国内凭借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但在欧美市场则很难得到品牌认可。这也是小米此后想要发力高端市场的原因,只不过小米的高端战略被后来者乐视和360奇酷打断。

小米在亚非拉地区倒是有着一定的认可度,但自从小米和爱立信在印度打响“专利”之战后,情况也并不像原来那样好了。

在笔者看来,小米目前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两点:

一是,资本。小米现在并不缺钱,可以做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搞各种项目,只是,这样反而会导致精力的涣散。

二是,营销能力。从一开始,小米的营销能力就可圈可点,帮助小米积累下了大批“米粉”,同时还有产品口碑。但一家公司不可能只靠营销活着,因为真正的好口碑仍然会来自好的产品,一但产品创新乏力、质量又不够过硬,就算营销搞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小米在中美互联网路论坛上的低调,暗含着小米手机销量“盛世”的危机,或许小米该更多的去考虑如何才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久、更好。毕竟,诺基亚“庞大帝国的衰落”,似乎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