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戴尔收购EMC对中国的影响:华为、联想可能受伤

   时间:2015-10-14 09:26:10 来源:凤凰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时间10月13消息,戴尔周一宣布以6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数据存储巨头EMC,这也成为科技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外媒发表评论文章,盘点了这笔科技界最大交易背后的赢家和输家,并分析将扩大其在中国的原有业务优势,而华为和联想在企业级市场或将因此而受创。

以下为文章全文:

戴尔宣布以6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MC。尽管EMC即将离任的CEO乔·图奇(Joe Tucci)在一份声明中自称公司未来依旧一片光明,但这笔交易却令本就处境不妙的众多EMC员工和客户雪上加霜。

戴尔收购EMC被称为是科技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但这笔交易却无法解决两家公司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他们仍在生产那些15年前深受用户欢迎的产品,但现在这些产品的销量几乎没有增长。纵观历史,戴尔和EMC均未能以产品创新或并购的形式来消除这种问题。

2013年9月24日,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奇在旧金山的甲骨文OpenWorld 2013大会上讲话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笔交易的硬件和输家:

赢家

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奇

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奇是这笔交易的最大赢家。毕竟,这位68岁的掌门人在今年2月就打算退休了,只是一直没有这样做。现在,他可以安度晚年了——据Equilar报道,他将获得2720万美元的补偿金,如果他在这笔交易宣布之前退休,则只能拿到大概12.4万美元——图奇很清楚戴尔将会继承EMC的遗产,也很清楚戴尔将保留哪些业务,卖掉哪些业务,以及将哪些人裁掉。

图奇在一份声明中称:“我对我们在EMC创造的一切感到非常自豪——EMC原本只是波士顿一家卑微的创业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规模的世界级科技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图奇相信,这笔交易将有助于EMC所有利益相关方适应新形势。“但是,我们看到当前行业的变革潮流是前所未有的,若想顺势而为,我们就必须创建一家适应这种新时代潮流的新公司。我完全相信,EMC与戴尔的合并对我们的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和股东而言都是共赢的结果,”图奇说。

戴尔公司创始人及CEO迈克尔·戴尔

作为戴尔公司创始人及CEO,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也将享受“胜者为王”的荣耀。他曾在2013年以大约25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戴尔公司的私有化,并在当时的交易中负债120亿美元。

戴尔在10月11日就开始为这一交易造势。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这将创造一家全球领先的公司。这种私有化结构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灵活性。我们会继续带领戴尔公司进入与IT行业发展最为相关的一些领域。这笔交易只会加速这一进程。”

银行

戴尔目前正与一些银行保持接触,计划至少募集资金400亿美元以完成这笔交易。这种商讨肯定对这些银行有好处。据彭博社报道,戴尔接触的银行包括摩根大通、巴克莱和瑞士信贷等。

此外,不少投资银行也将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不错的收入,比如摩根士丹利、Evercore Partners、Needham & Co、摩根大通、瑞士信贷、巴克莱、美银美林、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证券以及高盛等。

对冲基金Elliott Management

从去年开始,EMC就面临着来自Elliott Management的巨大压力。Elliott Management是一个旗下管理着27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持有EMC 2.2%股份,并要求EMC完成其所持81% VMware股份的免税分拆。毫无疑问,Elliott Management也将因这笔交易而赚得盆满钵满——毕竟,EMC当前股价比收购传闻最早曝光时高了近30%。

Elliott Management高级投资组合经理杰斯·科恩(Jesse Cohn)表示:“Elliott很高兴通过追踪股票从VMware的上升势头中受益——我们既受益于戴尔重组过程带来的协同效应,也受益于VMware股票今后更好的流动性。”

EMC的竞争对手

EMC目前正与大量发展迅速的创业公司和传统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在迈克尔·戴尔对两家公司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据彭博社报道,这笔收购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客户可能无法获得最优质的服务,毕竟EMC的员工们更关心自己是否会失业。这将给EMC的竞争对手创造机会,他们将凭借更好的服务和价格,追逐EMC和戴尔的现有客户。

输家

EMC员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戴尔完成对EMC的收购后,合并后的公司将背负着高达400亿美元的债务。考虑到当前高风险债券(junk bonds)高达7.73%的利率,那么戴尔承担的利率有可能达到8%。因此,在收购完成后的18至24个月内,这家公司必须想方设法支付每年32亿美元的利息。

与此同时,许多EMC高管将会被戴尔的高管所替代。同样的一幕还会发生在EMC的许多业务部门身上,包括财务、人力资源、采购和IT等。

我们可以从惠普收购康柏的交易中一窥科技行业并购对员工的伤害。2002年,惠普以2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康柏,现在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当时是惠普CEO。

据CNN报道,在菲奥莉娜1999年最早担任惠普CEO时,惠普和康柏的员工总数为14.81万人。在2002年两家公司合并之后,有3万人丢了工作,占员工总数的20%。

如果戴尔和EMC的员工总数达到17.78万人左右,而最终裁员比例也为20%,意味着最终将有3.556万人被裁。2015年初,EMC的员工总数为6.8万,而第一季度已经裁员1500人。《福布斯》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戴尔的员工总数为11.13万人。EMC在马萨诸塞州拥有大约9700名员工,其中许多人恐怕会被裁。

两家公司的现有客户

对EMC和戴尔的竞争对手有利的地方,恰恰也是对现有客户的不利之处。在短期内,由于大量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EMC和戴尔员工更关心如何保住自己的工作,针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不过,这笔交易的核心理念是,客户想要在一家公司获得能所有满足其计算需要的服务。但这种想法可能只是管理层的一厢情愿。实际上,这种一站式服务只会让客户支付更高的价格,也使他们无法享受到技术改善带来的好处。

马萨诸塞州房地产市场

为了支付巨额利息,戴尔还不得不减少在房地产方面的费用。据《波士顿商业杂志》报道,在马萨诸塞州Route 596二级市场挂牌出售的房产中,大约32%属于EMC。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lliers International发布的报告,这其中就包括霍普金顿总部、哈德逊以及附近马尔堡、威斯特伯鲁、索思伯勒和诺斯伯勒周围380万平方英尺(约合35.3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幸运的话,在EMC被裁的员工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对于找不到工作的EMC前员工,他们有可能会出售手中的房产,从而让当地房价面临更大的压力。不过,这笔交易对两位CEO和银行家们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因此,最终只有1%的人能从中受益。

对中国科技行业影响

合并增强在中国市场优势

据调研公司IDC预计,交易将使戴尔和EMC在中国数据存储市场的合并份额超越华为,升至行业第一。EMC在去年占据中国存储市场的龙头地位,不过在今年上半年其已被华为超越。华为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数据存储市场的份额为16.8%,排名第一;EMC的市场份额为15.2%,排名第二;而戴尔则以5.3%的份额排名第六。

由于刚宣布不久,中国政府目前尚未就戴尔收购EMC发表置评。香港伯恩斯坦(Bernstein)公司分析师阿尔贝托·莫尔(Alberto Moel)认为,由于EMC在中国存在着足够强大的竞争对手,所以该交易不太可能会面临中国监管者强烈的监管障碍。戴尔和EMC的联合将会增强这两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但它们还远未到能够控制整个市场的程度,莫尔说。

中国近年来开始越来越多的向外界展示反垄断肌肉,其中有些案例甚至并不涉及中国公司。中国监管者去年阻止了全球三大集装箱货运公司欲组成货运联盟的计划,而该计划此前均已获得美国和欧洲监管者批准。在2013年4月,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Glencore PLC)在获得欧洲和美国监管者批准五个月后,在同意出售其一处铜项目的情况下,终于得到北京的许可,成功收购矿业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

企业市场:华为和联想将受创

虽然中国监管者不会阻碍戴尔和EMC的结合,但它们的联盟却可能对中国科技行业两大玩家——华为和联想产生一定影响,因为这两家中国公司均拥有进军海外的野心。

联想在过去两年运营着一家与EMC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为中小企业生产数据存储产品。IDC中国区主管凯蒂·富奥克(Kitty Fok)认为,戴尔的收购意味着联想与EMC的合作关系将很快终结,未来联想只能去寻找别的合作伙伴。

对此联想发言人回应称,已在收缩与EMC的合作关系,并称这与戴尔的收购无关。

“为了符合我们的战略,我们已在缩小与EMC合资公司的运营规模,而且我们认为,戴尔收购EMC并不会对联想的未来计划产生影响,”联想发言人说。

意欲在中国及海外增强其企业业务的华为也将会面临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分析师称,戴尔与EMC的结合将会带来更丰富的存储产品组合和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虽然戴尔和EMC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全是NetApp、惠普和IBM等美国公司,但华为也在逐渐成为其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重要竞争对手。

华为发言人目前尚未回复置评请求。

目前,华为和联想均在寻求成为企业计算市场的全球性主要玩家。为此,联想在去年斥资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而以向运营商提供电信设备起家的华为,近年来也在努力扩大其企业客户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