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版支付宝能否革了微信的命

   时间:2015-10-16 10:04:0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0月14日,这天刚好是我本命年生日,很荣幸的是这天晚上支付发布新版本9.2版,在此新版本中,主要是添加了“生活圈”功能,另外添加了“阅后即焚”功能,这两项都是典型的社交功能。马云的社交之心不死,在“来往”半死不活,“钉钉”专注企业服务后,这里又推出支付宝社交化,这份坚毅和执着,我想地图南端的马化腾肯定是寝食难安啊。

针对新版本,肯定会引起多方各种维度的讨论,我这里仅从社交的角度来讨论一下,支付宝能否革了微信的命呢?

为了分析逻辑更加清晰,推荐大家读一下刘润的《苹果和微软,谁在吊打谁?》,可自行百度。

文中作者说,微软和苹果之争其实基础路线之针,微软走的是“高功耗、高性能”的X86构架,苹果走的“低功耗,低性能”的ARM构建,两者的发展都是在往“低功耗,高性能”这个中点跑,只是两者从赛道的两头各自出发,谁先跑到中点,就谁赢。此本的分析和其它内容,我就不赘述了,我仅仅引用这个两头往中间走的逻辑,来分析微信和支付宝。在我看来,微信和支付宝之争,很像微软和苹果之争。

微信和支付宝之争,是社交和电商之争,一个是“重电商,轻社交”,一个是“轻电商,重社交”,两者都想走上“重社交,重电商”的中点。微信里有很多关系:朋友、同学、同事、家人等等,但是这些关系的价值挖掘,腾讯一直想通过电商变现,这也是腾讯坚定的投资微店、口袋通、扶植京东微店的原因。腾讯特别想把众多的关系链中梳理出交易关系链,通过自己的关系优势来做电商,把关系商业化。而支付宝有的只是交易关系链,单一买家卖家关系,缺乏朋友、同事、同学等其它关系,阿里一直想通过大量高频的电商关系,来拓展其它社交关系,把电商社交化。这就是我说的双方都在从社交和电商的赛道两端往中间走。

而社交的重要性和电商的重要性,对彼此双方公司来说,我就不啰嗦了。护城河、竞争壁垒,攻其必救,这些战略部署安排,在双方智囊团的推演下,这其中的风景不知道有多么波澜壮阔。我做为一个对社交有点研究看热闹的路人,我是这么看的:

以前我撰文分析过社交的本质,我说微信是牢牢占据在熟人(或半熟人)社交的咽喉上,任何一个社交软件都会遇到微信的阴影,但是我没有分析,熟人社交有什么特点,这里就给大家补上。

熟人社交以“维系关系”为主,而维系关系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交流和交互。交流是指大家的沟通,比如说我跟你打个电话,聊个天,发个消息,发个邮件等等;交互是指大家有一个互动,比如说我们约了喝个酒,吃个饭,逛个街等等。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互动的时候,还伴随着一些利益行为,比如我买个单,我上门拜访带个水果篮,或者两瓶酒几条烟。这在现实中叫“走动”,关系越走动越亲。那放到微信上,这就是为什么IM功能在微信设计中是第一个菜单,因为交流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关系管理。朋友圈是给了大家一个交互的渠道,点赞和评论是双方的互动,而微信红包的设计天然的解决了“走动”中的利益诉求,君不见,微信红包发来发去,大大拉近了你和朋友们的关系吗?有微信红包的群很活跃吗?

viewfile.jpeg

而新版支付宝,加的功能“生活圈”本质上,是添加了“交互”的功能,而“阅后即焚”,是完善的“交流”的功能。最后的逻辑是支付宝要建立熟人社交。不得不提一下,在生活圈朋友动态里,加上了“赏”的功能,这点深得我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赞就太简陋了,你的100个赞,还不如收个10块钱打赏呢,三个月前,我们的产品还在研发中,我和我们的团队讨论,说下一版我们的社交朋友动态里一定要加上“赏”,以后就别求赞了,直接求赏,现在我们的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而支付宝已经上了这个功能。另外支付宝可是妥妥的实名认证,这个熟人关系更硬更可靠。

支付宝完善了维系熟人社交的功能后,就可以革微信的命了吗?当然没有,想想微信刚推出的时候,费劲的从QQ、邮箱、手机通讯录导关系,历尽很长时间,好几个版本,才形成自己的关系链,而支付宝虽然有了维系熟人关系的能力,但是他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关系导入,支付宝能用的就是手机通讯录,旺旺的关系太偏买家卖家了,估计后续的运营中,支付宝就会大力鼓励导入关系了,当然手机通讯录关系能导入,就可以了。当用户关系链形成,支付宝就做好了冲击微信的蓄力,支付宝有很多的运营手段可以把用户关系链导入,比如上传手机通讯录添加关系的,支付宝手机充值打9折,我相信阿里的运营能力。当用户关系链形成,阿里就可以重点运营生活圈,当支付宝生活圈运营起来,微信的朋友圈我想就要谢幕了,阿里就打出了最重的一拳。

现在是双方从两端往中间走,当然期间的路途很坎坷,微信想在关系链中梳理交易关系链,但是微商在朋友圈中不受待见,基本屏蔽。支付宝想在交易关系外,融入熟人朋友关系,一直不得法,当那一家能最先处理好交易关系和熟人关系,并且能巧妙融合的时候,那时候谁革了谁的命,就很清楚了。

最后表明一下态度,我当然我是希望阿里的社交能成功,毕竟在中国,微信的阴影实在是每一个做社交人的痛。打不败没关系,势均力敌也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