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电商公司的新闻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外表光鲜的外卖市场乱象丛生,12家餐馆共用一张营业执照,火爆的外卖APP送的居然是黑快餐。二是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刚在北京启动,马云刚刚慷慨激扬地宣布今年的双11会正式迈向全球化,把阿里要做成“E”WTO——就是网上的WTO,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就致信美国贸易代表署,请求将淘宝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两件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事情,却同时引发媒体和网民的关注,虽然小的只是在送外卖,大的涉及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却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电商公司不能牺牲操守去跑马圈地抢市场。
淘宝在其发展初期,并未对打假设立较高的目标,以至于淘宝店家一度假货泛滥,直到现在,淘宝售假仍然是让大家头痛的问题。现在,到了国际化的时候,阿里终于要自酿的苦酒自己喝。而外表光鲜的外卖APP,随着“BAT”的全面介入,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无疑是今年中国互联网最火爆的领域,俨然以O2O行业的代表自居,但包装得再高大上,外卖派送即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还是改不了外卖配送的本质。如果一开始就规范自己的行为,成本必然会比较高,发展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不能快速跑马圈地引入风投,资本运作都会面临考验。所以,现在外卖APP就选择了带病生长,对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采取视而不见,甚至是纵容的态度。
牺牲操守,固然能带来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在互联网行业口碑比什么都重要,一旦出现信任危机可能让企业瞬间倒闭,因不诚信而带来灭顶之灾的互联网企业不在少数,就连携程这样的行业标杆,在去年数次传出用户数据被泄露的消息之后,业绩都受到了影响。可以说,在互联网行业口碑决定一切,一个好的口碑,可以让你一夜之间爆红;一个坏口碑,也可以让百年老店一夜坍塌,其病毒式的瞬间传播效应,是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不能比拟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少是游走在制度边缘,打着政策和法律的“擦边球”发展起来的。不过,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阿里巴巴够大了吧?今年的双11,阿里CEO张勇更称,全球将包括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海外大牌在内的4万多个商家、3万多个品牌和600万种好货参与,有效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并与欧美上百家顶级零售商达成独家合作,在双11前夕大规模集结入驻天猫国际。
然而,就在阿里巴巴踌躇满志走向国际化,售假的历史就被抖了出来——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再次致信美国贸易代表署,表达对淘宝网销售冒牌服装问题的担忧,请求美贸易代表署将淘宝再次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同时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还向美国证交会(SEC)主席Mary Jo White发出一封类似的信件。这对感觉到国内电商市场开始饱和,希望全球化,争取国外成熟市场的阿里巴巴无疑是当头一棒。事实上,在2012年之前美国贸易代表署一直将淘宝列入“301个特别恶名市场”名单,让阿里巴巴的海外活动面临风险。
一大一小两件事情,告诉我们企业不能牺牲操守换取成长,企业要踏踏实实地发展,不能总是靠投机取巧,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