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不足半个月,美团和点评放出了第一个大招。10月19日,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团和大众点评计划融资目标为20-30亿美元,腾讯计划参与本轮融资。
这则典型的一句话新闻中后半句“腾讯计划参与本轮融资”意味深长。作为大众点评的投资方,腾讯在合并之后再次跟投似乎无可厚非,但中国互联网巨头中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存在——阿里巴巴,同样是美团的投资方,似乎在美团与点评合并之后,失声了。
此外,合并后如果两家还继续像之前一样争斗,融资能否成功存在很大变数。主流的观点是,完成合并才能融资到位。什么叫做完成合并?业务整合完毕,人员配置完毕,董事会席位分配完毕,而隐藏在过程中,便是大批量的离职和“被辞职”。面对着阿里巴巴重金砸向口碑网的暗手,以及未来可期的裁员,新美大及其员工,即将进入最危险的时刻。
阿里巴巴对新美大的诞生有不满?
对此,有财经评论人士认为,“美团与点评合并,阿里巴巴十分不爽”,因为阿里巴巴已经看不到自己控制美团的希望了。
从美团与点评依旧打生打死的时候重启口碑网,到合并之后的失声,阿里巴巴在控制美团,控制王兴这一点上已经失去了先手。
也许有人会问,阿里巴巴为什么要控制美团和王兴?这当然是与阿里系的重头,支付,离不开干系。打开美团安卓版的APP,细心的用户早就发现,第一次使用美团时的支付选项中,第一是微信支付,第二是银行卡支付,第三才是支付宝,而最为关键的是,支付宝是被折叠的,只有当用户主动点击之后才会显示。
“阿里为什么要控制美团和王兴?如果美团哪天做大了,直接美团支付了,支付宝怎么办?如果王兴直接在美团上卖衣服鞋子这些商品,淘宝天猫怎么办?”这位评论人士一针见血地表示。
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巴巴未来将对口碑网进一步加大投入,那么即将在合并整合过程中“被辞职”的美团与点评员工,似乎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下家了。
员工“被离职”,板上钉钉?
为什么说美团与点评的员工一定会在未来的合并整合过程中“被离职”,原因有二。
其一,互联网企业合并无法打破高层动荡员工离职的历史规律。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不做过多的赘述。对等合并,最终只能有一个老大,不是王兴就是张涛,当然也有可能是双方都被投资人赶走,被职业经理人取代。无论是哪种情况,VP这一层的动荡都将是最大的。以点评的酒店事业部为例,所做的工作与美团一比,只占小部分的业务量。如果主导权在王兴手中,他会保留点评酒店事业部吗?如果最终张涛主局,他能以什么理由留下点评酒店事业部?如此看来,未来点评和美团酒店业务的负责人无论如何都会走一个。
其二,基层狼性团队的纷争和流失危机。
在整合中,即便有高管“被离职”,他们也将获得丰厚的补偿,至少衣食无忧再创业或自如地寻找下家,而基层员工则不然,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地推团队。
优秀的地推团队,都是在狼王带领下的狼群,他们有极强的执行力。现在合并后的美团和点评面临一个大问题,他们在很多城市,有两套战斗力都很强大的地推团队,而这些地推团队的地域性很强。
广州的地推团队,熟悉的必然是广州本地的商户,让他们去北京,他们就未必做得好。因此,不能流动的两个地推团队在同一个城市中,必然要裁掉一个,但裁掉哪一个?无从得知。
合并为了融资,裁员也是为了融资?
高层动荡和裁员必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即将到账的融资。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张涛其实在并购之前,一直没有放弃融资。今年上半年大众点评一直在通过一些渠道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向私人银行客户发售以代替融资,但效果并不理想。
美团也是因为9月份融资不利,才最终在背后投资人的撮合下与点评抱团,共同获取融资。而今新闻中20-30亿美金新融资也佐证了美团点评合并是为了更好地融资这一观点,而接下来的融资,也将成为促使合并后的美团与点评高层动荡与裁员的导火索。
财经人士表示,“现在计划的30亿美金的融资,一定是在完成合并之后,才会完全到位。不可能先把钱打到账上,万一合并失败呢?到时候还是各干各的,那这30亿两家要怎么分?最关键的是,如果美团点评还像之前一样,投资人根本不会投。”
合并-整合-裁员-新融资到账,这才是此次合并的后续发展路径。合并-继续竞争-新融资到账?那投资者费尽心机在刘强东的婚礼上“密谋”的合并将意义全无。